中小盘股补跌 基金进退维谷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小盘股补跌
  • 发布时间:2010-05-24 13:32
  “没什么好说的,最近公司内部悲观气氛比较浓,市场尤其是中小盘股未来还要继续向下。” 5月17日A股暴跌当日,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当天沪指毫无征兆地重挫逾5%,各大股指中,中证500和中小板指数领跌。这与2010年前4月中小板指数在大势震荡中仍频创新高的“不败神话”形成强烈反差。

  4月底至今,价格处于高位的中小盘股纷纷进入补跌阵营。“宝地”还是“雷区”?基金对中小盘股的分歧前所未有地弥漫开来。

  基金多空分歧升温

  5月17日A股上演“黑色星期一”,“熊市重演”的论调也不胫而走。某金融机构宏观经济分析师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当前内外经济环境不能和2008年相提并论,市场或许过于悲观。

  “国际上的主权债务危机,如果处理得当不足以威胁到全球。即便全球受到欧洲影响陷入危机,但中国已有应对经验,且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三个新兴市场国家,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可拿出资金大举投资的国家,因此中国掌握着主动权,不至于像2008年那样被动挨打。”

  随后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近期基金仓位止跌并在低位徘徊,也透露出“熊市”论调,只是市场情绪的一端。

  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研究员胡卓文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仓位测算显示,前期基金较一致看空因而减仓幅度较大,不过上周(5月10日~14日)相比前一周基金仓位变化不大,暗示基金市场空方力量有所收敛。

  “但不能忽视的是,上周基金仓位平均标准差在扩大,基金仓位变动在-10%与10%之间开始分散,这在前几周并不多见,显示基金内部多空分歧有所升温。” 胡就此分析,部分仓位灵活的中小基金可能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意愿。

  中小盘基金开始垫底

  2010年前4个月中,权重股一直是下跌的“急先锋”。不过,5月10~14日期间,权重股表现相对坚挺,而中小盘股则继续下跌。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发现,近期中证500指数基金、中小盘主动型股票基金收益排名垫底数目开始增多,而前不久这些基金还稳占收益排行榜前列。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中小板综指在4月23日创下6625.74点历史新高后,开始向下滑落,截至5月14日的三周时间里,下跌幅度近14%。在此期间,中证500指数也下跌近14%,高于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近10%的跌幅。

  中证500指数综合反映两市小市值公司的状况,3只以该指数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产品,也呈现加速下滑趋势。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广发中证500、南方中证500在约260只股票型基金近三个月排行榜上,均位列130~140名。近一个月来,加上此前成立的鹏华中证500,3只基金均位于跌幅前20名。在近一周(5月10~15日,下同)中,3只基金分列倒数4、5、6名。

  无独有偶,主动型中小盘基金的分化趋势也日渐显露。

  《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了2009年以前成立的4只中小盘基金,近一周,上投摩根中小盘、华安中小盘下跌约3.7%;金鹰中小盘与易方达中小盘分别下跌5.6%、5.1%。

  处于建仓期的中小盘基金,业绩差距开始显现。比如,同为2010年4月14日成立的中小盘基金,截至5月17日,近一个月光大保德信中小盘下跌近11%,而同期海富通中小盘仅下跌2%。

  海富通中小盘基金经理程岽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了其中缘由:“基金建仓起始日恰逢此轮下跌起点,配置了较低仓位的中小盘股,从而避免了大跌。”

  基金破解高估值“陷阱”

  自2009年底至2010年4月,中小盘基金一直是基金业绩榜单和发行市场的主角。现有15只中小盘基金中,11只在此期间发行,这暗含了基金发行市场对中小市值股票高成长性的某种共识。

  而如今,随着中小盘抗跌“神话”的破灭,这种共识暂时被打破。

  “中小市值股票的高估值源于市场对其高成长性的预期,一旦这种预期遇到挑战,其高估值也会受到挑战。”平安证券分析师蔡大贵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使中小企业高成长的持续性面临下调风险,加上价格上涨因素,中小企业在估值与盈利两方面双双承压。他就此判断,中小市值股票行进的路径仍然向下。

  诺德基金投资总监向朝勇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称:“纯概念的中小盘个股必须果断抛弃,有业绩支撑和估值优势的个股我们仍然长期看好并会加大投入。”

  但对于基金热衷于新兴产业的高成长预期,福建某资深银行理财师对《投资者报》记者表达了质疑:“不排除部分基金在利用中小盘股的高成长性作为噱头来引发关注,基金对于中小盘股高成长性愿望,会在普遍补跌之下落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