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事件致强冠老总下跪谢罪

  一杯酥油,一口怎闷得下;两腿着地,膝下三亿黄金碎;十数镜头,晚节如何得保;千家企业,强奸还被公示;百万生命健康,下跪何以谢罪?

  波及港台千余家企业

  9月11日,台湾强冠公司董事长叶文祥在新闻发布会上两度下跪道歉,甚至喝公司另外出品的全统烤酥油,证明自家产品没问题。并称愿用名下3亿元新台币资产进行赔偿,但台媒指其在“做戏”。

  此事件缘于震动港台食品界的“地沟油事件”。9月4日,台湾警方通报,经查发现涉案嫌疑人郭烈成经营地下油厂,用回收馊水油和皮脂油等混制食用油,强冠公司则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进并制成“全统香猪油”上市贩售。

  据悉,涉事的强冠公司在台湾食品界绝非等闲之辈,该公司于1998年就取得ISO-9002质量认证,2001年取得ISO-9001质量认证,2003年取得食品GMP认证。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公布的数据,强冠公司在台湾有235家下游企业,包括味全、味王、奇美等著名企业。

  除了郭烈成的地下油厂,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下辖食物安全中心已经证实:香港金宝运有限公司(下简称“金宝运”)曾为强冠提供两批共87.7吨猪油,单据上写明可供人类食用,但事实上,香港并无可合法生产食用猪油的厂商。此外,金宝运还从台湾强冠进口两款猪油至香港。据查,金宝运成立于2001年9月14日,已被捕的江桂才为金宝运董事。据台湾食药署的调查,强冠公司自2008年至今,7年共进口56批共2385吨香港猪油;另在强冠厂内查到一纸10余吨的香港猪油进货资料。

  截至目前,全台除金门及连江县外,已有20个县市1248家餐饮业者购买了“全统香猪油”;受波及的商品208项,台湾媒体报道称,“地沟油令全岛沦陷。” 而民进党“立委”赵天麟24日指出,接获食品业者具名爆料,还有比强冠“更大咖”业者的废油恐怕流入食品厂。此外,高雄农业局稽查3家水产畜牧和养殖饲料业者,共查扣了从进威购得的猪油1.1吨,与尚未供销的猪饲料350公斤。

  香港方面,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台湾地沟油事件发生逾一周后,食物环境卫生署14日刊宪,发出食物安全命令,禁止所有于本年3月1日后,由台湾强冠生产的猪油及猪油制品入口香港或于香港出售,商户须于14天内回收产品及封存,并于13日中午12时起生效,违反命令最高可判监12个月及罚款10万元(港币)。香港食安中心26日更新曾入口劣质猪油商户名单,修正总数商户为588间。

  在大陆方面,台湾“卫生福利部”9月9日的调查结果显示,盛香珍9项使用强冠公司劣质猪油的产品已经输往大陆,“卫福部”已透过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建立的管道通报给了大陆。9月10日消息,上海亦受台湾地沟油波及,8千多件食品下架。而在北京,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说,经检验检疫机构初步核查,大陆并没有进口台湾全统香猪油。但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报,温州检验检疫局查获一批涉嫌使用问题油生产的台湾食品,分别是味王牌王子面、红烧牛腩和盛香珍牌香瓜子。

  除了国内,此事亦涉及国外。据台湾“中央社”9月17日报道,“康师傅”受地沟油事件拖累,马来西亚进口经销商决定将所有含猪油成份的方便面下架销毁,只有其它不含猪油成份的方便面仍可继续在市场贩卖。9月19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下架6种受到影响的台湾食品。

  而《时代杂志》、《彭博商业周刊》等美国主流媒体,也纷纷报道了台湾发生馊水油的食品安全丑闻,《纽约时报》在Sinosphere专栏当中也有报道。

  台湾地沟油事件启示录

  台湾《联合报》:舆论对于极少数的黑心商人和产品的问题已经讨论很多,令我心惊的是看起来不是那么少数的民众在商家提供退货服务时的行为与态度。据报道有些贪小便宜的客人,把发票和商品分开退两次钱,甚至还有人拿一个商家的塑料袋,就要求退三千元(新台币)。这些作为糟蹋了店家的负责和善意,也让自己跟黑心商人为贪图利益而造假行为沦为相同本质。

  《工商时报》:经过几次食安事件,对于通过行政部门认证的GMP食品,终于知道这些GMP标章只是看看就好,不要太相信此类食品就一定比路边摊食品安全可靠。郭烈成及强冠公司直接制造黑心产品,当然应负最大责任。然而,后续的“受害”厂商,固然有全然不知情的小厂商,但也有上市公司,拥有完善的检验部门,怎可能对香猪油里的猪油只占67%查验不出。媒体报导某上市公司查验出全统香猪油的品质有问题后,其因应对策不是退货,而是以检查报告作为要求全统降价的依据。如果报导属实,这样的厂商不是此事件的“受害”厂商,而是与强冠公司同流合污“加害”最终消费者的劣质厂商。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台湾当局为了吓阻黑心厂商,不断提高刑度和罚金,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关键之一是相关法律仍有罅漏。其一,基于一罪不二罚原则,只要刑事部分有罪确定,行政裁罚高额罚锾就一笔勾销,使黑心厂商可以继续拥有不法所得;其二,食品犯罪上、中、下游厂商形成庞大的制售网,但中、下游厂商可借“没有犯意”逃避应有的刑事责任,甚至可能由加害者变为被害者,不用向消费者负责,还可向上游厂商求偿,个中荒谬不难想见。这次风暴也引发了另一项争议:那么多企业使用了含馊水油的猪油为原料,他们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

  香港《新报》:直至9月17日为止,食物安全中心一共发布了五百多间食肆的名单。如果照前述被公开名单者的说法,食物安全中心的做法应该是宁枉毋纵,有杀错无放过。当然了,食物安全关乎市民的生命安全,这自然是轻忽不得。然而,这种“有杀错,无放过”的处理态度,又是否正确呢?要知道,要想把涉及使用的餐厅名,一一核实,究竟它们只是偶然使用、曾经使用过、正在使用,抑或大量使用,这其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以及所花的时间,实在是大费周章。究竟食物安全中心应该是快刀斩乱麻,以市民的生命安全为首务,还是要小心谨慎,查清楚原委,才好公布名单呢?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春蔚:出了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存侥幸心理认为这是一个偶发事件,可能这个东西的批次不在我们这一批的产品当中,事实上从肯德基、麦当劳食品安全事件当中就可以看到食品安全不是偶发事件,所有偶发事件都有必然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有准入门槛,更重要是从源头上要对所有产品的趋向和流入有一个详细的数字轨迹。

  各国防治地沟油方法

  西班牙:学校有门地沟油教育课

  据了解,在西班牙的小学里,老师会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地沟油的各种知识,令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用地沟油做食用油是违法行为。每个小学生都是一名义务宣传员,每逢节假日,学生们都会拿着学校印制的如何正确处理地沟油的宣传单,在社区中散发。巴塞罗那的小学还有一门必修课,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废油,例如教学生用废油制作肥皂等。

  法国:犯一次错就关门

  法国法律规定,擅自将地沟油倒入下水道或继续使用地沟油的餐馆,政府将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2年监禁和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0万元)的罚款,严重者还会被吊销营业执照。笔者采访了解到,若餐馆负责人使用地沟油,即便没有被立即吊销营业执照,餐馆也会面临倒闭。因为法国法律规定,坐牢的服刑人员没有充当企业负责人的资格。

  美国:每家备一个专用回收瓶

  美国法律规定,禁止直接向下水道中倾倒地沟油。因此,美国家庭和餐馆会等地沟油降温后,用玻璃瓶收集起来,很多超市出售地沟油专用回收瓶,很多社区都设置了地沟油回收站,市民可以将地沟油瓶子放在里面,由政府定期派人回收。

  日本:地沟油没有销售市场

  日本政府管理的垃圾回收部门会定期上门收购剩油,商家能够通过上交剩油从政府那里得到每升最高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0元)的补助。此外,日本还有很多民间回收公司,也会上门收购餐馆和食品企业的剩油,但不能擅自处理,只能将剩油卖给政府指定的加工厂。剩油收集上来后,政府会在其中加入蓖麻油,令其无法再加工成食用油。

  (综合新华社、台湾中央社、华夏经纬网、香港明报、台湾联合报、香港星岛日报、环球网、大公网、济南时报、财华社、中新网等媒体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