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腹泻灭活苗 仍可有效控制疫情

  2013年猪流行性腹泻席卷全球,对美国和日本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我国与前2年相比,仔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有所缓和,但仍有不少猪场发生,临床表现与严重程度不减往年,即3-10日龄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整窝发病和整窝死亡,发病率100%,病死率达80%-100%。

  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有所缓和

  呈现新的发病特点

  2013年哈兽研冯力老师通过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安徽、上海、福建、陕西、四川、广西68个猪场共133份病料进行腹泻检测(见表)。检测结果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引起猪只腹泻的主要病因,但猪场中存在混合感染。

  PED流行和发病新特点:

  ①起始于大型规模猪场,逐渐扩散至绝大多数猪场;

  ②从寒冷的12月到7月高温季节均有猪场爆发;

  ③10日龄内仔猪感染出现腹泻2-4天后,大量死亡,死亡率在50%-100%之间;

  ④在产房内迅速扩散,呈跳跃式传播;头胎和低胎龄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相对较高;

  ⑤在部分猪场呈时间上的间歇性发病;

  ⑥在部分猪场,用PEDV确诊病料返饲后,母猪仍不腹泻,返饲无效;

  ⑦由多次返饲,造成持续性循环感染的慢性猪场增多,仔猪发病推迟且持续排毒。

  养殖户为何反映腹泻灭活苗

  没有效果

  灭活苗没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①由于PEDV难培养抗原效价低,难以达到质量标准;同时,腹泻苗佐剂为铝胶佐剂,相对其他佐剂对抗体产生有一定影响。

  ②免疫方案缺失。猪流行性腹泻在炎热的夏季常有发生,而多数猪场防控意识跟不上,认为只要做好流行季节(9-10月份和次年2月份)的防疫就能防控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③不做全群免疫,导致免疫失败。猪场发病康复猪及未免疫但感染后无临床症状的猪群都可能通过粪便在猪场持续排毒,导致PEDV在猪场长时间循环传播;

  ④免疫抑制病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

  诺倍威腹泻疫苗

  在防控上的成功经验

  为了进一步提高猪群抗腹泻的免疫力,浙江诺倍威对泻净诺——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为泻净诺)从生产工艺和包装两方面进行了改进,现隆重推出泻净诺2代。泻净诺2代特点:

  ①悬浮培养技术,灭活前病毒含量达1.6亿TCID50/ml,为国家标准的10倍以上;

  ②剑桥纯化工艺,有效降低杂蛋白90%以上,纯净、高效、无应激;

  ③新型复合佐剂,铝胶佐剂辅以最佳配比的微生物佐剂,有效诱发机体尤其在消化道能产生高效的天然免疫,并显著提高腹泻中和抗体水平,限制病毒复制和传播;

  ④添加细胞免疫诱导因子,诱发机体快速产生细胞免疫,弥补传统灭活苗单纯的体液免疫缺点,实现全方位均衡免疫和高效保护。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和腹泻苗的现状,诺倍威倡导的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仔猪是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两大核心要素。通过母猪全年多次普免泻净诺,配合产前使用泻净威,提高母源抗体,降低母猪排毒,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仔猪。现与大家一起分享经过临床验证可有效防控流行性腹泻的合理免疫方案:母猪群全年3-4次普免泻净诺。有流行腹泻发病史的猪场:母猪普免3-4次,产前10天和3-5天分别使用泻净威;新生仔猪在腹泻流行季节时,出生当天每头肌肉注射泻净威1头份,每天1次,连用3天。

  案例1:

  湖北荆门某1500头母猪,2014年3月产房猪群都在发生腹泻,哺乳仔猪死亡率高达100%,随即母猪使用泻净威2头份/头,新生仔猪当天肌肉注射泻净威1头份/头/天,连用3天,2周后腹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猪场母猪一年普免4次泻净诺,今无发生腹泻。

  案例2:

  浙江某600头母猪场,2013年8月中旬,仔猪开始腹泻,药物治疗一周无效,据调查其母猪产前仅免疫一次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临床剖检典型流行性腹泻症状。建议淘汰发病仔猪,母猪、仔猪均使用泻净威,其余母猪普免泻净诺,同时使用干粉消毒剂消毒。5天后仔猪腹泻得到控制。现该猪场母猪一年普免泻净诺3次,产前3-5天母猪使用泻净威2头份,猪场保持稳定。

  案例3:

  安徽某500头母猪场,零星发生腹泻,猪场母猪和仔猪均紧急使用泻净威,一周后减轻腹泻症状。之后猪场采取母猪一年普免三次泻净诺,两次普免,一次产前20天跟胎免疫,现无腹泻发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