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务实的民族主义

  如果在过去半年中,评选最受外国政府欢迎的政客,恐怕非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莫属。自今年5月份上台后,他一直享受着大国政治的荣光——这是当年尼赫鲁孜孜以求而不得的——美国人忙不迭地取消了他的入境禁令,中国、日本、俄罗斯的首脑们都争相与其会晤,试图摸准这位地方长官出身的政客脉搏。毕竟,大家都对国大党和辛格温吞水一样的风格适应得麻木了。

  《泰晤士报》撰文称,莫迪的上台意味着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都是民族主义者掌权了。莫迪从不讳言他的民族主义立场,他公开宣称“印度第一”,后来这句话后来成了他的竞选口号。

  他极力让选民相信自己的执行力不亚于中国领导人。他在古吉拉特邦当首席部长的时候,听说塔塔汽车在西孟加拉的征地陷入僵局,宣布终止建厂计划,并开始寻找新厂址,马上给拉坦·塔塔发了一条手机短信:“欢迎!”“只用了5分钟就做了这个决定。”莫迪事后对选民吹嘘道。

  民主制在印度变成了古怪的存在——效率低下、争吵不休,无人做决定。而在古吉拉特邦,只要莫迪点头,事情就成了。

  塔塔汽车开始在古吉拉特邦热火朝天地征地、办证、建立培训中心(到处都缺少足够的熟练工人),自然还有日夜赶工的汽车生产线。14个月以后,第一辆塔塔汽车从线上驶下。拉坦·塔塔赞扬称,“莫迪的领导具有示范性。古吉拉特邦为全国提供了领导榜样”。莫迪同时赢得大企业家和穷苦百姓的支持。

  莫迪声称,古吉拉特邦拥有“广东速度”,他不会让繁文缛节毁掉经济。据说中国长城汽车正在谋求在古吉拉特邦建厂,他们相信即便莫迪任总理后,该邦仍然能够保持对商业投资的友好。

  为了征地,莫迪一口气拆掉了200多个“非法”的印度教寺庙。不得不说,这是大胆的举动。如果别人来做这件事,可能被视为政治上自杀的愚蠢之举。

  他出身贫寒和年轻时加入印度教色彩浓厚的“国民志愿团”,可能帮助他进行一些冒险行动。他14岁时,就对家人朋友说,他早晚会过上出入都有汽车接送的日子。大家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在上世纪60年代,即便印度大城市的小汽车数量也不多。当时国民骄傲的是大使牌小汽车,在印度南方邦炎热的气候下,坐这种没有空调的小汽车简直是受罪,但仍然是孩子的梦想。

  大使牌小汽车是当时惟一的国产小汽车。印度斯坦公司多年没有升级技术,这款脱胎于英国莫里斯·牛津的汽车一直生产了50年,直到莫迪“建议”这家公司停产为止。由于现在印度市场上占优的铃木品牌小微车辆,性能和做工远远超过大使牌,大使的销售额已经滑落到每年数千辆,停产是必然的结果。不过,青年时代的莫迪,惟一能够跟汽车扯上关系的事情,就是在汽车站开了间茶摊,算是脱离父亲独立经营的产业。不过,他没有沿着经商的道路走下去,反而发现了自己从政的天赋——天生的演说家和组织者。他在从政后,自称继承甘地的政治遗产,但评论界认为,他继承的是修剪过后的甘地主义。

  莫迪的吸引力源于,他有可能凌驾于印度民主的某些制衡机制,让印度在某种程度上能像中国那样思路清晰地追求增长。他们希望,在莫迪政府领导下,土地会被清理出来,各种许可会被颁发下去,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会被建成,支持他的人声称,莫迪将在全印度复制他在古吉拉特邦取得的成功。但国大党认为,莫迪只会做古吉拉特邦的CEO,而整个印度的情况可能复杂得多。

  现在,莫迪早已实现当年小汽车梦想,而且,不是简陋的大使牌,而是漂亮的、一尘不染的总理府座车——一辆防弹奔驰轿车。这是辛格留下来的“遗产”,莫迪虽然一再对辛格10年的总理生涯缺乏尊敬,但他仍然继承了这笔遗产。他并不想为总理府增添新的座驾。

  这样一辆旧奔驰,莫迪也要做点商务文章。他宴请梅赛德斯和三星董事长时,呼吁他们在印度进行本地化生产。还拿自己的座车为例,表达印度人民喜欢这些产品。鉴于目前印度汽车市场的消费特点,奔驰在印度生产不切实际。莫迪并不认为,这些呼吁能立刻产生效果。也许早晚有一天,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在印度设厂,就像他们在中国所做的一样。莫迪毫不讳言模仿中国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他也不吝口舌,指责中国的某些“超级大国行径”。

  这位单身汉总理(多年前离婚,可能未履行离婚手续),每天忙于公务,只睡5个小时。生活上形单影只,除了瑜伽,几乎没有爱好,简直过着僧侣一样的生活。他对个人生活的要求极为简单,年轻时摆茶摊时的梦想,已经变成印度的国民梦想——至少莫迪本人如此标榜。

  文/本刊记者 黄耀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