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不可持续,地产股面临重估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暴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5-31 10:46
记得在2008年金融危机特别严重的时候,我看出地产“有戏”了,因为经济不好,所以我们要用地产做英雄来救经济这个美人,但是现在也是经济可能会有问题的时候,我反而看低地产股。
地产股价值面临重估
2008年,中国经济差不多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危险的时刻,需要“不择手段”地把经济拉回到一个增长的状态。而现在则完全不一样,现在中国经济属于两难的状态,房地产不收的话就会过热,收了之后,可能就是经济增长大减速。
现在的房价,跟当时也不在同一个水平上,现在的房价已经把“政府”逼到忍无可忍的程度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政策就像是做试验,各个权重不一样,高房价的负面作用和经济增长失速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
回到房地产股价上来,还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地产公司的盈利模式。我们现在看地产股跌了40%好像挺厉害,其实如果你抛开以前估值体系,用另外一套估值体系看它,其实还是很高。
地产公司最大的盈利面,最核心的竞争力有两点:一个就是融资能力,尤其是廉价融资能力;第二点实际上是便宜的拿地能力。重估一家公司,不要看过去,只看这种暴利能不能持续,就已经足以合理重估这家上市公司了。
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评价一个上市公司,去看它的盈利水平和盈利增长速度,而地产公司的盈利,最重要的来自于高杠杆融资,还有高速增长的地价,这两个是地产股过去盈利的主体。而现在,是不可能指望地价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几年翻几倍的情况,各国政府都不会再允许地价轻易上涨,就包括欧美、中国香港,这些过去自由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政府也开始干预房价上涨。
至于地产行业的高杠杆,以后也不会再有了。比如说过去,资本金只有1个亿,你可能撬动5个亿,甚至10个亿;现在我估计1个亿的杠杆最多再撬动1个亿,不会再放大那么多倍了,这两个要素足以使房地产公司的盈利增长急剧收缩,重估地产股的时机已经到来。(见图1)
放量压价旷日持久
实际上,之所以要重估地产股,是因为政策根本上改变了地产股的盈利模式,而且此轮地产政策将会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之一,长久持续下去。过去二十年就是一个自由经济泛滥的环境,未来政府干预会很厉害,尤其是金融业和地产业。
其实政府已经说得很清楚,下一步是要控制房价,但不是压房地产这个行业,总体上政府是希望把房地产的量再放出来。放量出来做什么?就是把真正的需求满足掉。
对中国来讲,人们赚了钱以后,不会都用于吃喝玩乐,很多人都愿意把钱存起来,最终钱怎么办,肯定还是要找去处。去做股票
但我们现在确实看不到放量。有人说也许量缩之后,价格略低,随后市场就会放量。实际应该是这个情况,但过程可能会很长。
首先,已经开的盘很难降价,因为一降价,他以前卖出去的房子,别人都会要找他,要降价补钱。其次,上次放量是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支撑不住的时候,但去年他们挣了钱,资金链并非很紧张。而且,房地产商的心态和上次调整也有很大不同。上次开发商不知道有苦日子,就是在2004年,甚至2008年调整的时候他们都不信邪,就是说我们这房子肯定一路上涨,杠杆拉得很猛。但现在可以说整体的经营比过去保守多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
尽管如此,依然不要低估中国政府行政手段的力量,毕竟大批的房子在国有企业手里,央企的开发商是一支最大的生力军,要用行政手段降价的话,应该比较容易。
保障房政策上位
我觉得,上周整个股市最重要的拐点是,住建部跟各地方政府签了一个500多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协议,这等于是给地方政府下了“军令状”。这样,整个房地产业的开工量不会减少,只不过是把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给挤掉。
政府恨的是房价高涨,影响社会稳定,又不希望开工量下来,很显然,这两个政策目标最终找到了保障性住房来依托,放量也会从中来。
可能短期由于财政的问题,地方政府没有钱去开发,但我觉得当中央把财政、资金问题解决清楚之后,未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是保障性住房。以后房地产开发商也盖房子,但盖的是限价房,是保障性住房,他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了,所以这时候他的收入、利润,整个行业的PE就会降下来。
若要判断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话,那么现在绝对不是底,假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上执行得不利,量上不来的话,确实是有这个危险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在目前这个状况下,政策手段比较多,而且就是真的有救经济的最重的手段,还是在保障性住房这个领域,这才是目前中国政府所推动的方向。而且政府一定会做很多的事情,来对冲掉由于打击商品房领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