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企改革驶入快车道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广东,国企,改革
  • 发布时间:2014-12-06 14:12

  11月11日,广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

  广东此次推出的省属国企改革方案,重在优化布局和分类混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广东21家省属国企在广东省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带头表率作用,鼓励具备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先行先试,一企一策、以点带面、分类推进改革,为全省面上改革提供操作样本。

  引领示范:改革空间巨大

  有关专家提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国资国企重镇之一,其国有资产和国企规模较大,在全国各地方省市中排名前列,因而此轮国企改革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又由于广东省作为对外贸易大省的特殊地位,其国资国企改革成败,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广东省国有企业具备较大的改革空间,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省国企的行业分布情况与广东国企改革方案对比,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另一方面,从广东上市国企的规模与国企总规模的对比来看,广东国有企业通过上市的手段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也具备很大的操作空间。此外,从广东国企的运营状况来看,其国资质量在全国排名尚属中游水平,国资质量有待提升,表明广东省的国有企业也客观存在改革的必要性。

  重点突破:“混合”是关键词

  省国资委主任吕业升表示,广东此轮国企改革将着重突破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借改革的东风,一些长期制约国企发展的政策性限制,将很有可能在各个试点中得到突破,将是广东国企突破结构性症结问题的极好机会。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此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措施包括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企业员工持股、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入股、引导非国有资本进入公共项目等。

  广东的国企改革方案还明确了“除国家规定外,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不设下限”、“鼓励围绕增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备受关注的改革突破点。

  两手都硬:以改革促发展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认为,此次广东国企改革方案着眼于改革和发展两个方面,发展方面着眼于布局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企业;改革的思路在于对公共性、竞争性企业进行分类,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许保利认为,新一轮广东国企改革,从发展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通过改革,使国有企业能力大型化,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成为骨干企业;二是布局的结构调整,这次改革提出了国有企业布局的明确目标,与企业的大型化发展结合在一起。比如提出要发展15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这就体现了发展的目标。

  从改革来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要分类,要有公共性和竞争性,分为两类;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确提出二级及以下企业要展开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引进非国有资本;三是要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体现国有资本为主,主要是对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另外通过这种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企业高管职业化。

  落子布局:分类推进改革

  观照《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清晰地明了广东省属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这就是区别省属国有企业管理级次和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改革:

  ——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具备条件的改组成为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二级及以下企业,围绕资产增量率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多元有效设计,加快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放开搞活。

  ——准公共性企业,着力通过资产、资本、资源整合以及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交叉持股等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竞争性企业,着力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灵活多样的改革方式,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具备试点条件的企业鼓励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进改革。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财务预算信息公开、经营者长效风险金制度、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等改革试点;二级及以下企业,开展50家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20家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经营者和员工持股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市值管理等改革试点。

  改革攻坚:实现五大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深化改革,到2020年实现以下五大目标:一是推动形成15家左右营业收入或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省属国有企业整体规模和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二是省属国有资本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布局结构明显优化;三是准公共性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实现混合持股,二级及以下竞争性企业基本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流动;四是竞争性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基本实现市场化选聘,董事会决策制衡机制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五是形成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起以管资本为主、运转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聚合优势:打造四大板块

  《实施方案》还首次明确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打造省属国资四大板块:

  板块一:以准公共性企业以及优势竞争性企业为依托,做强做大基础性、公共性、资源性板块。

  省机场集团、交通集团、铁投集团、航运集团等通过承担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及城际轨道、航道及港口码头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在基础性、公共性领域进一步提升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省粤海控股、建工集团、广业公司等加快发展城市水务、棚户区改造、污水及垃圾处理等民生事业板块,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打造新的行业龙头企业。

  粤电集团大力推进骨干电源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打造跻身国家能源企业前列的全国性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省广晟公司围绕稀土和其他有色金属等国家战略和基础资源产业,打造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大型矿业企业集团。

  板块二:以平台性企业为依托,整合资源构建完善平台性板块。夯实恒健控股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和粤海控股国有资本投资平台,组建新的国有持股平台,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做强做大省产权交易集团,打造金融交易、药品交易、产权交易等综合要素平台。以准公共性企业为主体,设立国资投资基金平台,以国有资本为引导,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重点投向重要支柱产业和重大公共项目。

  板块三:以传统骨干企业为依托,改造提升传统优势板块。省商贸控股、物资集团、丝纺集团、旅游控股等在发挥商贸流通、食品粮油、丝绸纺织、旅游酒店等传统产业基础优势的同时,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与金融创新、资本运营、信息技术、先进管理融合,形成一批具有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板块四:以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为依托,培育发展引领性板块。省广晟公司、广新控股、广业公司等结合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导向,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2014年筛选20家科技型重点企业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试点,促进转型升级,提升省属国有企业产业层次。

  管理新政:侧重管好资本

  此前,有国资研究专家认为,当前国资委的管理形式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国资委管人、管事、管资产,管理范围越来越宽,审批备案事项越来越多,过多干预企业具体经营;另一方面,国资管理某些情况下沿用过去针对国有独资、控股企业的监管方式,忽视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规则。

  针对上述问题,《实施方案》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将其作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的一个出路,提出要实行出资人管理事项清单制度,最大限度精简出资人审核事项,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在此基础上,广东省国资委以出资关系为基础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亮点纷呈:市场化尤其耀眼

  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黄敦新认为:广东新一轮国企改革有不少亮点:首先是在范围上,除极少数承担国家政策性职能和平台性质的国有企业以及授权经营的国有资本运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外,都可以实现混合发展,不再强调国有资本对特许经营行业(如食盐)的独资形式。

  其次是合作对象上,注重选择实力强、信誉好、具优势的民营企业。合作者除信誉好外,应比国企在某些方面有比较优势,至少能够优势互补。

  再次是政策支持上,第一,支持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处置非经营性资产和不良资产,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为引入社会资本创造条件。第二,争取于2017年底前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属地社会化管理全覆盖。

  其四是探索员工持股。《改革意见》提出“探索企业员工出资参与企业改制”,“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持股”。

  其五是对公信力强的经营管理团队参股的企业,发展前景好且风险可控的,国有股东可通过有偿融资和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筹集改制初期发展的急需资金。

  最后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准公共性企业,可探索建立国有股东“金股”机制,通过约定对特定事项行使否决权。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教研室主任谢鲁江认为,广东国企最大的亮点就是市场化。他认为,广东市场化起步早、程度深,民营资本更难响应政府部门的“拉郎配”,改革意见充分考虑了发挥市场作用、企业的诉求和参与积极性。在充分动员政府部门推动改革的主动性的同时,更充分地考虑企业改革的市场化运作和企业的主体位置。同时,操作上不说空话套话,较为细致具体、可行性强,反映出广东在国企改革工作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相关课题组成员李保民对广东的国企改革方案也不吝点赞。他认为,广东的国企改革方案提及20多条改革措施,率先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具体要求,符合广东国资国企的实际。此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中风险最大、挑战最大的改革,改革意见明确提出了允许失误,宽容失败,允许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传承了广东省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光荣传统。

  雷区勿踩:“6个决不允许”

  广东此次国企改革还提出了针对国企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的“6个决不允许”行为规范,主动接受监督:

  1.决不允许未经论证和集体讨论而决定重要项目和大额资金安排;

  2.决不允许个人和亲属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和物资采购;

  3.决不允许自身负责的企业与亲属公司进行关联交易;

  4.决不允许企业财务报表弄虚作假、虚构业绩、虚增利润,套取高年薪等福利待遇;

  5.决不允许在国资产权交易过程中私相授受;

  6.决不允许超标准接待和把个人消费交企业报销。

  充分竞争:国资大有作为

  《实施方案》中有一句话:“除国家规定外,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不设下限。”对此,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梁军表示,抓好国企改革,做大做强国企,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要确保上述作用得以更好发挥,在一些关键行业领域是有下限的,也是有底线的,必须拥有话事权的地位。“我认为,主要的形式还是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也可以是建立国有股东的金股机制,要么是其他某种约定治理模式下的行使权力。”

  此前一直有一种说法,要求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让出市场份额给非国有资本发展,否则就是“与民争利”。梁军说:“党中央从来没有关于‘国有资本要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这一提法,学术界已经有人考证出这一谬误传说的出处。”

  他表示,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为了使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国有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增强国家实力。所以,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企国资一定要有所作为。但是,这个有所作为,要通过市场的力量而不是政府的力量来实现。

  梁军认为,我国还有大量国有资本分布在功能类和竞争类领域,它们以营利为目的,以纯粹的企业形态而存在,通过它们的盈利以及收益上缴,才能通过国家的二次分配,实现劳动成果最大化地归全民所有,抑制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广东的国企改革可以上溯到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当时便进行过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等试验。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则是从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后开始的,一大批国企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从1996年开始,广东按照国家提出的“抓大放小”战略,一批地方性国企,通过出售或MBO变身民营。通过发展私营经济,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竞争的态势。

  广东省国资体系体量庞大,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广东省全省155户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中,国有企业89家,占57.4%;广东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6159亿元,广东国资系统是仅次于上海和天津的全国第三大国资系统。

  目前,广东国资系统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8家,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5家。国资系统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大交通领域、重要民生领域,国有企业的支撑保障作用突出。

  可以说,国企改革关乎广东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任重而道远。

  文/本刊记者 杨瑞秋 编辑/施卫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