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农村物流瓶颈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农村,物流,消费,电子商务
  • 发布时间:2014-12-06 14:37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都在打着加强“三农”工作的“组合拳”,重点在于解决农村物流存在的“流通不畅、信息不灵”的问题。当前,就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际情况而言,由组织形式分散、规模实力薄弱、专业素质不高的个体商户们所组成的农村物流流通体系,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对现代物流在“量”和“质”方面的需求。

  目前,由于城乡之间互为供求的信息不通畅,物流信息网络相对滞后,只能靠经验来推测市场需求,从而人为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使产品价格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以致出现供应链“梗阻”现象。而物流成本却不会因为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而降低,因此造成了许多地方的农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烂在田间地头,致使大部分农民无奈落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里。

  在农村消费方面,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都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但物流依然是电商无法解决的“痛”。现阶段,作为我国电商零售业首选的物流模式的快递业,也面临着下乡难、覆盖面小的困境。国内领先的数家电商平台的物流体系,虽然已经覆盖了处于一、二线的100多个城市,但广大的农村市场仍处于空白区。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是加快消费流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与途径,可以作为农村物流突破之路:

  一、强化国家层面的顶层物流设计,建立良好发展环境。

  从国家政策基本面出发,制订能够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总体物流体系建设的规划,以法律、法规、政策引导农村物流行业的稳步发展,为提高农村物流供求水平而创造良好的环境;主动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等领域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建立多领域发展的市场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运输资源、网络和服务,打造形成灵活高效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物流方面切实可行的做法,将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明确业务部门的责任,将结果纳入到各地区扶持“三农”政绩考核体系里。同时开展农村物流一体化的研究,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物流运作模式,以确保农村物流业健康稳步发展。

  二、发挥政府的职能,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建设。

  我们应当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纳入公共投资的范畴,鼓励有能力、有技术、有责任的企业参与落后地区的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农产品集散体系及乡村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市到县公路一级化,县到县公路二级化,县到乡、乡到村公路等级化,形成以农村公路为依托,实现农村交通运输的网络化和便捷化。

  三、培育流通主体,提高农村现代物流体系的运作能力和服务能力。

  第一,鼓励城市实力较强、管理先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参与到农产品流通链条中,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向农村延伸经营网络。

  第二,积极引导运输、仓储、货代、联运等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多赢和物流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加快农村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配套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整体推进”的原则,顺应市场需求,规划建设集散中心、物流中心,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第四,积极培育和发展专门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企业和相关协会组织,大力支持和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在内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多元化拓宽流通渠道,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拓宽为农服务领域。特别要加强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建设,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商业、运输业、仓储业间的联合,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的农业物流企业。

  四、广开渠道进行多方融资,为农村物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改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是关键,应坚持前期“政府补贴一些,村民投工投劳干一些,吸引社会资金多一些”,后期以产业化引导行业常态化良性发展的原则进行组合融资,政府要逐年增加和扶持农村物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建立有利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第一,财政支持。各级财政要对培育发展农村物流龙头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都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在对交通运输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中,增设农村物流建设的相关支出,如建立农村物流基金。在大力吸纳民间资本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关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这是保证农村物流基金顺利运作并产生出高投资回报率的保障。

  第二,招商引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介农业项目,大力开展各类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进入本土农业流通领域,鼓励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家跨地域、跨县域投资农业物流项目。

  第三,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利用资产重组、租赁等多种方式进入农业领域,做大、做强农村物流龙头企业。当然,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应该交给市场去运作;如果市场暂时不能发挥作用,可暂时由政府承担起责任,推动早期的培育和成长。政府要把农村物流的环境给创造出来、推动出来。

  五、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现代商品流通方式,实现多头并进。

  整合流通配送渠道,将传统的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实体市场、以散客运输为主体的零散配送链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丰富农村产品交易模式。

  具体来说,第一,要以村级综合服务社、村级小超市、遍布城乡的邮政和客运网点为基础和根据地,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的农超对接战略,要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经营网络。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使物流流通费用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农村的流通网络才能真正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第二,要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全面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构建属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平台,结合线上、线下交易方式,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物流渠道销售出去。

  第三,发展农村快递物流要接“地气”,系统打造农村快递物流的生产组织及流通组织,结合行业物流发展现状,政府要积极引导目前做得比较成熟的快递企业,如顺丰、圆通、申通等大型快递公司向农村延伸发展,对快递企业网络下沉工作要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

  第四,要注重当地农村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客运网络资源,依托乡镇客运站建立货源集散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快速配送和专用运输,建立农村快递物流配送网。

  通过客运车辆结构调整,向分舱式客车方向发展,对小件货物采取“以客带货”的特殊方式,或农村转给物流公司统一托运。偏僻乡村可以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作用,自发组成自助物流系统,集中全村机动车辆,在旺季形成较强的运输能力,快速将物品送达目的地,最大限度地确保农民利益;利用现有传统托运、仓储、货运代理、货运配载等体系,健全农村快递物流渠道,完善农村快递物流布局。

  六、积极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

  从宏观方面来看,实现生产与流通的无缝对接,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支撑,还须具备创新的思想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第一,信息化是打开农村物流的“金钥匙”,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及对物流多元化的认识与感知;加强农村信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采用互联网、电视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中心,建立反应灵敏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从而既能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服务,又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信息。

  第二,要重点建设适合农村物流业发展的电子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统筹建设电子结算等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农村市场预测、预警分析,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突发事件应急调控快速反应机制,使信息化很好地融入到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去,为涉农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系统对运输货物进行实时追踪,确保物流货物在途的安全。

  七、加快农村物流组织建设和创新,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农村物流行业。

  政府在引导和健全涉农物流过程中应积极通过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企业,让企业在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精细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特别要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改造、改革与重组,推进资源整合,加强物流运作模式的创新与研究。

  为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物流产业相关主体要统筹好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和创新的突出位置,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以人才的集聚引领和推动产业的提升,以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促进人才的发展,使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形式散、服务单一和封闭运行的现状。

  同时,加快农村物流组织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在涉农物流体系中的职能和定位,建设、发展和壮大我国农村物流组织,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代理商、中间商等中介组织。另外,规范农村物流服务环节和保证农村物流健康发展,需要对农村物流服务各个运作环节进行规范,需要制订出相应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立经营公约、统一服务承诺、规范业务流程,甚至统一标识和车型等,从而对农村物流市场形成制度约束。

  总之,由于广大农村的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实践操作中应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发挥城市与城乡的资源与优势,进行综合布局,统筹中长期发展与目前的需求,发扬实事求是的做事精神,有针对性地开拓农村物流市场。做好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间的衔接,发挥政府在信息网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时反映市场行情,做到互通有无。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近期的实施计划,从培训学习、区域定位、市场细分、产品开发、商品定价、渠道建设以及市场区隔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按规划和计划实施,并注重规划制订的前瞻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切实把握市场规律,与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突破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走出一条切实符合我国实情的农村物流之路!

  作者单位:董鹏为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计划部主管,张鹏为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

  文/董鹏、张鹏 编辑/施卫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