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扶贫“双到”的“六大抓手”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新丰,扶贫
  • 发布时间:2014-12-06 14:51

  新丰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和“双到”办公室,建立了县、镇(街)党政“一把手”定点联系重点帮扶村制度。

  随着新一轮扶贫“双到”开发工作的深入推进,新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新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和“双到”办公室,建立了县、镇(街)党政“一把手”定点联系重点帮扶村制度,县委书记挂扶丰城长陂村、县长挂扶马头湖塘村,县党政“一把手”经常到挂扶村以及其他贫困村检查调研扶贫开发“双到”工作。

  通过认真的评选和核查,新丰县有66个贫困村,全县相对贫困户为3553户1401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3040户13251人),低收入住房困难户需进行危房改造的3461户,围绕《新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新丰以六大抓手为重点,切实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扶贫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效。

  抓基础,强化建档立卡资料归档管理

  为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建档立卡资料归档工作,确保在省、市考核督查中取得优异成绩,上半年,新丰按照省、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办法,制订了《新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帮扶单位建档立卡工作评分标准》、《新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建档立卡资料归档管理工作评价通报制度》,按照“评分标准”和“评价通报制度”认真落实每月检查一次档案资料工作,实行每月评价通报一次制度,推动建档立卡工作扎实开展。

  抓重点,努力提高贫困户和村集体的收入

  按照市要求,2014年新丰66个贫困村村集体收入要达到5万元以上,2015年达8万元以上;全县人均纯收入占全省的75%;重点帮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占当年全省的45%,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当年全省的60%。为达到以上目标,新丰在增加贫困户收入方面重点推进以下两项工作:

  1.大力开展产业帮扶,推进贫困户稳定增收。一是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要求66个贫困村每村要成立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要求帮扶单位给予合作社一定扶持,鼓励贫困户入社,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鼓励农民种植凉粉草、蔬菜、佛手瓜、优质西瓜、芋头等,养殖牛、羊、猪、白鸽等,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非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和转移就业的能力。

  2.以“入股分红”为重点,推进贫困村集体增收。至目前为止,已有62个贫困村入股县统筹项目,全县共筹集入股资金达2620万元,其中最多的一个村(省民政厅帮扶的梅南村)入股105万元;东莞市凤岗镇帮扶的马头镇5个村每村入股32万元,另外还帮扶马头镇的5个村在马头墟镇建设一栋商住楼进行出租,租金为5个村平均分配。省人大办公厅帮助对口帮扶村华溪村入股县统筹项目50万元,此外,还投资200多万元为该村建设一座小型水电站,预计电站建成后,仅此项可为该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余元。省委办公厅、省统计局等也在筹划相关的帮扶项目,以促进贫困地区的增产增收。

  抓典型,推进新丰特色农业发展

  目前,新丰的农业农村特色已逐步形成,产业帮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为使扶贫开发特色得到更好的发展,新丰县扶贫办认真总结探索产业帮扶工作经验,制订了打造新丰扶贫开发“三大产业示范区”的工作规划,逐步引导农民开展了相关项目的实施,为今后的扶贫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1.打造黄磜高山特色经济产业带和美丽乡村示范区。结合黄磜镇“两瓜两茶”(万亩佛手瓜、千亩优质西瓜、万亩高山茶、油茶)及花卉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大力组织贫困农民加入合作社,参与生产或入股形式作为贫困户增收重要载体,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区。在黄磜镇的秋洞、茶洞、下黄、西草、营盘等村连片种植万亩佛手瓜和万亩高山茶叶、油茶,将秋峒、茶峒村建成“阳光乡村”、“秀美乡村”、“诚信乡村”、“和谐乡村”。

  2.打造(沙田、遥田、回龙)中药材种植和白鸽养殖示范区。主要以下埔村为辐射点,发动农民养殖黑山羊;以遥田镇和沙田镇为辐射点,发动农民种植万亩凉粉草(今年种植7000亩)、养殖30万对白鸽;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推进产业帮扶力度,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放大效应,带动周边村民种养的积极性,使药材的种植和特色禽畜养殖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推手。

  3.打造105国道沿线无公害蔬菜种植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结合省直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多方筹集扶贫资金发动农民种植万亩无公害蔬菜。马头秀田田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上半年已发动农民种植各种蔬菜2000亩,带动周边的层坑、罗陂、潭石、湖塘等5个贫困村228户贫困户种菜,贫困户人均种菜收入达到4000元。秀田村、横坑村深入开展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抓民生,推进贫困村各项事业建设

  根据群众的要求以及各村的规划,一是做好新一轮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工作。新丰重点在遥田镇桃源村新屋组和丰城横坑村开展了幸福安居示范村建设。二是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达到农田灌溉和耕作方便,3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道路硬底化。三是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建设,66个贫困村全部食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目前,马头镇层坑村、福水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正在设计阶段,帮扶单位东莞市凤岗镇已出资每村30万元帮助对口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四是开展村卫生室(站)和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确保66个贫困村都有卫生室(站)、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五是开展村委会办公楼、学校危房改建,确保村委会办公、学校无危房。六是帮助解决贫困户子女读书以及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困难,确保贫困户适龄儿童“普九”入学率达100%,考上大、中专(高中)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困辍学,贫困户医疗保险参保率100%。七是开展了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农房改造调查摸底统计工作,并于7月份顺利移交到县住建局。今年“两不具备”整村搬迁1个村庄166户已向省申报。

  至2014年8月,全县共投入扶贫资金1.53亿元,其中帮扶单位自筹资金2907万元,各级财政专项资金5616万元,行业扶贫资金5294万元,社会扶贫资金1272万元,其他资金187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021个,其中生产经营类160个,基础设施类415个,民生类446个。

  抓班子,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驻村干部管理制度》,认真抓好驻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一是多与省、市、东莞市帮扶单位及驻村干部沟通协调,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以及与村干部沟通协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及时解决。二是发动66个贫困村的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帮助各村“两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三是积极协助“两委”干部内部以及与驻村干部之间增进了解,加强团结,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村脱贫致富努力奋斗。

  抓督查,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新丰县“双到”办经常到镇、村调查研究,检查工作进度,定期向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并督促各帮扶单位加大帮助农民选好增收项目以及资金投入的力度,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金融服务力度。今年以来,分别召开了省直帮扶单位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座谈会、东莞市各镇驻村干部座谈会、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与各对口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加强了沟通,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积极开展产业帮扶,确保贫困农民稳定增收,推动全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向纵深发展。

  文/本刊记者 施卫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