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激辩财税主官专业化职业化实录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财税主官,专业化,职业化
  • 发布时间:2014-12-24 11:58

  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主席重点强调,要大力加强司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提升司法队伍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由此延伸到财税行业,其职业化与专业化更显得重要,因为财税行业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国家经济运行秩序、国运兴衰,财税主官的职业化、专业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

  日前,天和智库(北京)经济研究所举办了题为“全国财税主官职业化及专业化问题研究”的学术沙龙,并发布了《全国财税系统主官专业化及职业化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从而引发了业内人士对《调研报告》的热议及广泛关注。

  专家指出,没有信息公开,所谓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如何就无从谈起。有一句话叫“公开是最有效的防腐剂”。当信息公开成为一个必须环节的时候,政府任命相关部门的领导时就会有所顾忌,要从其履历和背景考量,看放在这个岗位上到底行不行。

  对此,本报特整理了现场嘉宾发言实录,以飨读者。

  正方:专业化职业化关乎财税体制改革

  李红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现在常说预算要公开透明,首先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财税主官掌握着国家的财权,关系到咱们13亿人的钱袋子,他理财的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专业的背景、职业化、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充分认识到他所掌握财税大权的重要性,才能把中央一些有关现代财政制度的理念贯彻下去,才能在执行当中不走样。如果是一个外行,就难以了解和发现财政在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主要关键点。

  朱鹏祖(北京鹏祖税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从我的工作经历来说,税务方面的主官如果专业化程度越高,沟通的时候通畅性就越强,达成一致观点的概率也非常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税主官的专业化及职业化水平高,可以提高政府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效果。如果专业背景、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是外行,但又掌握着决策权,那么在工作当中跟他沟通就比较费劲,感觉就比较难受。因此,主官的专业化数据信息的公开,也是对政府公务员的任职的一个社会公众的监督。这不是针对具体某个人,而是让上级机关,让公众了解这支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在上升还是下降。

  龚成钰(天和智库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财税主官的专业化最起码有对职业的遵从度。他表示,财税局局长如果不懂财政运作流程,甚至不懂财政根本意义和职能,他就可以把预算不当成预算,可以不执行预算,反正这个钱是领导花的,领导想怎么花就让他怎么花。但是作为一个学过财政专业出来的人,或者学过税务专业出来的人,对税法、预算法的遵从就有一定的职业和专业素养,提醒你不做职权范围之外的事情。一个遵从税法、对税务精通的人,他知道基本的专业概念,在工作过程中就会设定一条底线。他的专业知识决定了他会很清楚必须依法纳税、依法征税,而不应强制性的乱收税、乱收费。虽然我们现有体制下,官场规则必须遵从上面的意志,但有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人,在权利的运用上就不会肆无忌惮,他会守住那条底线。这就是专业化和公权力之间必然的联系。

  反方:财税体制改革与专业化职业化无关

  蔡昌(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税收与财务管理系主任):专业化率的界定问题值得讨论。各个学科之间是交叉的,尤其是大学历的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包括在这里面,不能按学过财税课程和没学过财税课程就给打6分或10分,这样可能不太妥。因此,专业化率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学过这个课程专业化率就高了?有人可能从来没学过这个专业,但近10年来一直做这个工作,教育背景只能算很少的权重,这是要考虑的问题。如此说来,全国地级城市财税主官专业化率不足10%,这样的结论在此前提下可能就站不住脚。

  秦晖(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对于现代财政官员而言,其应该具有两项职能,一个是业务很熟,对预算很熟。另外一个,他对公民、对纳税人负责,或者说是对国民负责,而不是仅仅是对上级负责。这两个因素之间是不是有某种关联,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不是读了财政专业,比如说学的是与这个行业相对应的专业,那他就能对国民负责,而不但是对统治者负责?他认为,职业化、专业化,恐怕得把很多不同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单独抽出一些数据,这个怎么使用的确是个问题。就像财政主官,按照所调查的情况来说,假如以他在财政系统的工作年限作为考核指标的话,恐怕我们还要讨论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当的久,有些人当不久,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他提拔不上去?有一些人在这个体制内能够一直向上提拔,那又是什么原因?是因为他替纳税人管钱管的好,还是替皇上任意花钱提供了更多的方便,这个情况也是值得考虑的。

  蔡磊(京东集团税务与资金副总裁):我更关心的是未来的体制。现在财税团队的入职质量大幅度提升。但是即使招聘来的全是财税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是不是就能保证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质量?即使学的专业性非常强,但到了税务机关,那怎么提升这种专业能力?如果体制没有动力和压力,恐怕他的专业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我的一个同学,大学毕业以后去了国家部委,进了部委以后每年都要考试,但这个同学从来都不重视,到现在还没考过去,这就是体制问题,他认为“考它干嘛,考了也没有用。”所以,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和提升他们专业度?公务员考试非常难,千里挑一,财税部门是热点,挑进去之后专业度就够了吗?这恐怕很难讲。

  为什么好多事情做起来不那么成功?有些人说是政策的原因、市场的原因、法规的原因,其实有的时候,就是体制机制导致人的专业力降低。专家、学者研究得很有激情,回到政府机关还会这样做吗?不会加一分钱,提拔干部也不一定轮到我,除非是税政研究部门才会去专门地研究。

  姚轩鸽(西安市税务学会副秘书长):不论是财税主官的职业化还是专业化,都是对主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技术性要求,而非根本性要求。而且,财税主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仅是决定财税治理体制优劣的重要因素,不是根本因素。因此,一方面,财税主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也就不可能成为主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或者说终极要求。另一方面,财税主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也不可能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或终极使命。以此而言,财税主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对财税体制而言,也就仅仅是一种重要因素而已。

  就财税主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本质效用而言,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越高的税务主官队伍,越是有利于政府的聚财。理论上,越是有能力承担“应收尽收”,直至与民争利,竭泽而渔的敛财功能。同理,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越高的财政主官队伍,一般地说,越是有助于政府提高公共资金的支出效率。

  唯有财税权力的优化,才是财税改革的根本目标与使命,唯有还权于国民,才是财税治理的文明大道,唯有不断扩大民意基础,才是财税改革的正途。舍此一切,都不过是枝节性的修修补补而已。

  建议:谈专业化与职业化,先从信息公开做起

  朱鹏祖:信息公开无论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说都是必须要做的事。从政府方面来讲,做这件事情成本一点也不大,但是不做这件事情损失会非常大。也就是说作为政府来讲,最基本的公信力不算是什么大事,但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的话,肯定也反映出政府的效率问题。

  王雍君(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调研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公开情况令人震惊。从显示数据看,财政官员信息公开率地级市只有1/5,刚刚过20%;国税局主官公开率只有33%。有的地方公开率甚至是0。财税透明度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如果我们把提高透明度作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该如何寻找抓手?这个抓手应先从公开财税主官信息做起,这也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但是这个切入点的现状让人不满意。

  这也揭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民众不知道国家的财税官员是谁,谁对公开财税信息负责,那我们的透明度又怎么往前推进?透明度是很大的主题,但它的操作机制必须简明、实用。这带给我们一个启示:这个简明、实用的操作性机制,最基础的一步其实就是解决谁对透明度负责这个重要的问题。也许我们国家的财政制度可以从充分披露财税主官信息这件事情做起。

  李红霞: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曾带领一个团队,从2009年到2013年,用了5年的时间进行了财税行业透明度的调查,不仅包括收支信息的调查,也包括财税主官信息的调查,但从调查情况看,透明度非常低。其中2009年透明度得分全国平均是21.7分,2013年也只有31.4分。透明度这么低,老百姓肯定没有太多知情权,没有知情权怎么会有监督权?这样,监督就无从谈起。而监督不利自然会导致官员的腐败。有一个非赢利的国际透明度调查组织每年要公布全球各个国家官员的清廉指数,将177个国家进行排名,我国得40分,在全世界排名80位,基本处在中等水平。

  龚成钰:之所以首先从公示率开始,再到专业化率、职业化率,是因为先把这个人的信息公示出来,让我们充分了解你能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才会考虑到专业化的问题,只有专业化才有职业化的可能性。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财税主官应具备三种能力,一要具有专业知识,二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三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包括分工和协调的能力。

  相关链接

  财税主官信息公开率普遍较低

  从今年的10月17日至11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天和智库通过财税系统官方网站,对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级、439个地级市的财税主官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以了解全国财税系统主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

  31个省级单位公开情况如下:

  国税局,信息公开省份18个,公开率为58.06%;仅公开姓名的10个,网站打不开的2个,未公布任何信息的1个,未找到网站的0个。地税局,信息公开省份为12个,公开率38.71%,仅公开姓名的16个,网站打不开的2个,未公布任何信息的0个,未找到网站的1个。

  439个地级市单位公开情况如下:

  信息公开率8.66%;信息公开地区38个,仅公开姓名的285个,网站打不开的8个,未公布任何信息的53个,未找到网站的55个。其中:国税局,信息公开率为33.49%;公开地区为147个,仅公开姓名的201个,网站打不开的32个,未公布任何信息的21个,未找到网站的38个。公开率最高的为天津、湖南两省,为100%;没有公开的省份为甘肃、海南、河南、重庆、诶经、河北、山西、内蒙古、西藏,公开率为0。地税局,信息公开率为20.05%;公开地区为88个,仅公开姓名的262个,网站打不开的18个,未公布任何信息的17个,未找到网站的54个。公开率最高的是江苏,为100%;没有公开的省份为贵州、河北、吉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西藏,公开率为0。

  地级市财税主官信息公开率: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财政、国税、地税部门政务公开程度较低,分别是8.66%、33.49%、20.05%。政务公开第一步,应是行政主官的信息,却都没有完全公布。政务信息透明极低,说明加大政务信息透明度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国税系统各地级市行政主官公开的整体情况好于地税、财政系统。天津、湖南国税主官信息全部公开。各地级市财政系统主官公开率均在30%以下,地税系统江苏省的公开率为100%,新疆和海南在50%以上,其他地区均在50%以下。

  地级市财税主官专业化率:全国财政部门地级市主官专业化率最低,为2.73%,地税部门主官专业化率为6.15%,国税部门主官专业化率最高,为8.88%。总体上看,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国税部门主官专业化总体水平高于地税、财政部门。财政系统地级市专业化率均在15%以下,地税系统专业化率只有新疆达到了55%,其余各省均在15%以下,国税系统均在50%以下。

  地级市财税主官职业化率:财政部门地级市主官职业化率为最低,为4.10%,地税部门主官职业化率为16.86%,国税部门主官职业化率最高,为28.93%。总体上看财政、地税、国税部门职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国税部门主官职业性总体水平高于地税、财政部门。

  国税系统地级市职业化率整体高于财政、地税系统,天津和湖南职业化率达到100%,地税系统新疆、江苏、海南、湖南职业化率在50%以上,其余各省均在50%以下。财政系统的职业化率均在30%以下。

  本报记者 滕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