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材质是刀具的心脏,热处理就是刀具的灵魂。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在这火之国的男儿手中,魂入刀成。
不赚钱的火国刃物
在日本,熊本县有“火之国”一称,一说因为世界最大的重叠式活火山——阿苏山的存在,又以多种皇族遇火相救的传说而增添了稍许神秘感。在此烈火熊熊中,煅烧着熊本手艺人的一片赤诚匠心。
“一件好器具自然用得长久,所以赚不了钱呢。”如此说着,已年逾85的刀匠师傅,也是今天我们来到的这间铺子的主人,林昭三老爷子,边用带着浓重熊本腔的日语向我们介绍,边带着我们走进他那仅五六平方米的工坊兼店铺。
一台巨大的磨床几乎占据了大半的空间,是他父亲留下来的,三块磨刀石分别是混杂有金刚砂的人造磨盘、长崎相浦的天然石材,以及现已几乎难以采掘到的熊本天草产石材,可以说是“镇店之宝”。左手边橱窗里叠放着近50种刀具,还有随意堆起的各种奖章。不是门口贴着“此处贩卖刀具”,实在已不像一家店铺。
而采访这天,正如林老爷子一开始所说的,间隙来的两三组客人,大抵是来磨刀的。
赶鸭上架的老爷子
林昭三刃物店传至老爷子这里,已是第四代。当地刀具冠以地区名“川尻”,最早可追至500年前的室町时代。据说锻冶法来自“波平安行”这一日本刀的流派,后来因为开港而繁盛一时的川尻手工艺在日本曾经名震一时,如今却也只剩下两三家了。
9岁时就经常帮着父亲的他曾经也并不想以此为终身职业,“脏兮兮的,不受女孩子欢迎啊!”开着玩笑回忆起学徒时的艰辛,因为上头的三个哥哥都去了战场,被迫继承家业的他从19岁开始经过了16年的修行,曾经辗转大阪、新泻、福井的学习磨练,才正式独立开了工坊。
打铁要看火
将碳含量较高的硬钢半包裹于软铁中,以炉火加热至1000℃,谓之“正火”;经过重复的加热、锻造、敲打,放在草灰中慢慢降温,等待软铁和钢的融合,谓之“退火”;中途将加热至800℃的铁块迅速放入20℃的水中降温来增加硬度,此为“淬火”;为防止变脆不停重复此项作业,即是“回火”。
火炉中的火焰每秒都在变换着,以其颜色及铁块色调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正是林昭三长年累积所得。刀具的性能,包括韧性、硬度、防锈性、抗冲击力等,主要便是由热处理和刃材决定的。对于刀匠来说,热处理就是刀具的灵魂。
“一般做我们这行,修行个十年左右也就成了,剩下的全看本人努力程度了,不过就是边失败边挽起袖子继续干的事情。我这人没什么天分,到50岁了才终于有所成。其实当你满足现在工作状态的时候就意味着停滞不前,我还想继续学习呢。”如同面前这台近四十年还在继续运作的磨刀机一样,他也还不甘心就此退下呢。
硬汉也懂温柔
在当下利用模具大量生产为主流的大环境中,老爷子的工坊中三天最多出十把,若是为各行专业人士制作定制刀,有时一把就要花上个三天。
手工刀或更高级的定制刀则可以根据特殊需求热处理,可以更贴近客户的需求,这也是工厂制刀较难为的一步。而更吸引我们的,是其稀缺性,甚至是唯一性。
“任何一行手艺,若要将赚钱放在第一位就继续不下去了。”他对于能够理解手工珍贵之处,或是同为手艺人的顾客总是有着种惺惺相惜的尊重。工坊也经常接到许多来自县外,甚至像我们一样国外的求购者。
每一把定制刀,他都会认真记录所需的素材、尺寸、特殊制法等,“就是希望使用的人能开开心心的。”这是属于这位火之男子的温柔一面。
将烧至赤红的铁从炉火中取出,以皮带锤敲打成型,“咚咚当当”,在工坊中回响。在炉火的映衬下,我们记录下了这幅已难能一窥的画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