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北京某机构进行了一项婚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中,离婚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诸多的离婚理由中,婆媳不睦高居第二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婚姻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
福州女孩儿庞晓璐移居伦敦6年,嫁了一位英国老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长时间的观察,她总结出了英国婆媳相处的潜规则,其中有一些极具借鉴意义。
谁的老公谁做主
在伦敦定居后,我发现英国的婆媳关系也很微妙,针尖对麦芒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英国婆媳相处时,大多会掌握一些原则,这让大家避免了很多尴尬,也消除了不少烦恼。
通常情况下,英国的婆媳之间不常走动,甚至连婆婆和儿子之间也会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用邻居曼森太太的话来说,“这样对大家都好”。
曼森太太这样说是有原因的。据说在她的儿子大卫度完蜜月回家的第二天,她曾兴致勃勃地去看望一对新人,结果仅仅因为她的一句话,就惹得儿媳当场变脸。我问曼森太太到底说了什么,她看上去有些委屈:“我只不过说了句‘大卫,你变瘦了’而已。”我哑然失笑,这句话对于儿媳来说,的确有些致命,因为它的潜台词是,我这当妈的把儿子照顾得健健康康,可这女人刚接手不到一个月,就把儿子的身体搞糟了。
后来,曼森太太开始对儿子的事渐渐放手,不再事事过问。尽管这种被拦在儿子生活圈之外的情形让她很不好受,偶尔在电梯间碰到她,便会听她念叨媳妇给儿子买的西装颜色不对,媳妇每天早餐给儿子做的枫糖蛋糕也不是他喜欢的口味。不过曼森太太也只是随口发泄一下而已,对于那个既是自己儿子又是别人丈夫的男人,她明白自己所能做的已经不多。过度插手儿子的生活,过分表达自己的关切,到头来只会让自己和儿媳都不愉快。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曼森太太慢慢也就不再自寻烦恼了。
谁的小孩儿谁做主
英国网站2010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与儿媳分享儿子的爱之外,英国媳妇最不能容忍婆婆的行为,便是粗暴干涉她们教育孩子的方式,甚至越过自己这个当妈的给小孩子做决定。
同事简妮的老公做了心脏移植手术,简妮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去医院照顾病人,每天都忙得顾首难顾尾。无奈之下,只得搬来婆婆这个“救兵”帮自己照顾小孩儿。有一次,我去简妮家借教材,偏巧她不在家,进门时正听到她的婆婆在给她打电话,小心地询问晚餐能否给孩子们吃汉堡,而在得到简妮的否定答复之后,婆婆又把汉堡放回了冰箱,看上去就像一个害怕做错事的小学生。孩子母亲说不行的事情,谁说行,也不行。
在英国,未成年子女的归属责任十分明确,那就是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可以探望或代为照顾孙子、孙女,但也仅限于此,事关小孩儿的成长教育等相关事宜,一概要由孩子的父母说了算。英国的婆婆深知其中玄机,因此大多会固守这道“红线”,不越雷池半步。
谁的地盘谁做主
当然,不只是婆婆需要掌握与儿媳相处的规则,媳妇也要投桃报李,尊重婆婆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不能指手画脚,尤其是在婆婆自己的地盘上。而对于我来说,婆婆琳达的厨房就是一块不能轻易涉足的“禁地”。
每次亲戚朋友去琳达家里聚餐,她都喜欢亲手烤制一种奶油口味的松饼,那是琳达最拿手的餐后点心。可再好吃的东西总吃也会腻,大家又不好说什么,每次照例会对琳达的手艺赞不绝口。老公私下里提议让我给大家做杏仁曲奇尝尝鲜,可我却从来没有做过。
要知道,对于很多英国女性来说,厨房是一块私属领地,女主人是领地上当仁不让的“女王”,她们用自认了得的厨艺领受属于自己的掌声和赞美。琳达的大半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当然不能打破这个“神话”,在琳达的“田里”收获自己的“庄稼”。
对于儿媳来说,去婆婆家登门拜访的时机选择也是一门学问。不请自来是千万不可以的,蹭吃蹭喝更是要不得。朋友爱琳曾讲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糗事:有一次她没打招呼就带着孩子们去了婆婆家里,正赶上婆婆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爱琳便自作主张给儿子做了意大利面,还勤快地把屋里屋外都打扫了一遍,没想到搞得婆婆一整天都黑着脸,吓得她再也不敢犯这种错误了。后来每次去婆婆家,爱琳都会提前打电话,婆婆家里再怎么脏乱,她也不再帮忙整理房间,因为那几乎就等于是在直接批评婆婆不做家务一样。
英国的婆媳彼此相敬如宾,看似不那么亲密,却总保持着一种安全距离。中国人说“家和万事兴”,似乎英国人比中国人更深谙此中道理。
庞晓璐 口述 塞北的雪 整理
(春之暖摘自《知音·海外版》2015年1月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