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亚特 意大利的汽车精神崛起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菲亚特,法拉利,玛莎拉蒂,蓝旗亚
  • 发布时间:2015-05-07 12:35

  菲亚特,英文叫做FIAT,看着特别简短好记,其实一开始这家意大利厂商也有个复杂的名字:Fabbrica Italiana Automobili Torino。后来一位都灵的画家机智的将这串复杂的意大利文的首字母以“.”号隔开,从此F.I.A.T.的名号就在整个世界响亮了开来。

  从1899年成立至今,菲亚特无疑有着辉煌的历史,而在这116年的历史长河中,推出过众多优秀的车型。就在公司成立当年,菲亚特的首款车型4HP就诞生了,装备一台双缸679cc发动机和一台3挡变速箱(无倒挡),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小时,油耗为100公里8升。后来以这款车型为蓝本,相继有推出了6HP、8HP和10HP三款车型。

  菲亚特的战略眼光非凡,在全球市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尽管那时候汽车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意大利人意图让汽车普及到每一个普通家庭当中,自然也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一个汽车制造商的生命力自然与其车型的销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上世纪的前50年里,涌现了很多狂热的汽车制造商,我们可以把当时视为“汽车时代”,就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如出一辙。各种汽车制造商多如牛毛,大多热衷制造巨大、高速、奢华的车型,基本都是手工制造,说白了和改装厂差不多。但菲亚特和这些制造商完全不同,他们一直都将制造大规模量产车型视为企业的根本,以后以此为基础,才能在其他领域做大做强。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菲亚特都扮演了意大利军方车辆的主要生产商,从最普通的战地通勤车、运输卡车,到意大利的第一辆坦克,甚至后来菲亚特还成功竞标获得了中型轰炸机项目,他们生产的BR.20机型在二战中执行了多项空袭任务。

  意大利在两次大战当中都是战败国,可以想象菲亚特因此遭遇到的打击和重创不可谓不小。让他们从战后危机复苏的,还是菲亚特的民用车,不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菲亚特501,还是贯穿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菲亚特500“Topolino”,这些民用车型的畅销让菲亚特的全球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林格托、米拉菲奥里工厂相继竣工,拥有超过三万名工人的强大生产力。

  都说意大利人热情浪漫,但从菲亚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务实发展的思路。正因如此,后来基础和资本强大的菲亚特才有实力收购法拉利、玛莎拉蒂、蓝旗亚等多家意大利豪华厂商。法拉利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特别看重菲亚特的务实,他在1969年钦定,将自己50%的股份出售给了菲亚特集团,后来1988年,菲亚特集团所持股份达到了90%。

  菲亚特用前五十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意大利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后五十年的时间里,菲亚特开始整合整个意大利的汽车产业,一个意大利汽车帝国的雏形冉冉升起,菲亚特代表的意大利精神也开始在全世界崛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