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赫斯达伦谷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飞碟迷,因为那里的夜空中,经常会出现五颜六色的神秘光团。这些光团究竟来自哪里?科学家至今仍未获得答案。
“快瞧!那个光团好奇怪!”“见鬼!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一群年轻人走在这个偏远的河谷里,无意间目睹了神奇的场面:好几个汽车大小的光团悬浮在山顶上的夜空中!它们有的泛白,有的偏蓝,还有一个发出强烈的红光,仿佛来自地府。这些光团一块移动,好似装在宇宙飞船上的探照灯。简直太诡异了!没等人反应过来,天上就只剩了一个直线运动的红点,但随后它又在空中划出Z形的路线。渐渐地,它不再像个圆球,而是被拉长,变得不规则,好像里面有东西在推扯。突然,光团解体,一道耀眼的闪光过后,夜色重新笼罩一切。
当地居民对这类奇景早已经习以为常。多年来,赫斯达伦谷便由于奇特的光团现象而声名远播。
谷中住着不到150名居民,要不是慕名而来的飞碟迷和对这些光团感兴趣的科学家,这里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
飞碟与星际之门
至少在一个世纪之前,“赫斯达伦之光”就已被频繁观察到了。当然,尤为集中于晚上,因为它们五彩的光芒在夜色的衬托下更加耀眼。不过,也有人大白天看到“赫斯达伦之光”,略有金属光泽……这会不会是一种飞碟?1980年代初,曾有过一大波寻找外星人的热潮,很多人认为赫斯达伦谷是找到外星人的最佳去处,有些人甚至坚信这里隐藏着一扇通向其他世界的大门。然而30多年来,在这个奇怪河谷里真正可以遇见的,是另一类非同一般的“怪人”,他们携带着各种奇异的设备,裹着厚厚的、铠甲一样的大衣以抵御寒风……他们就是科学家!
首先来到这里的是挪威科学家、奥斯特福德大学学院的比约·豪格(Bjorn Hauge)和厄林·斯特兰德(Erling Strand),然后是意大利、巴西和法国的科学家。“赫斯达伦项目”就此诞生,其目标是寻求“赫斯达伦之光”的合理解释。1998年,科学家甚至在河谷里建起了一个自动观测站;此后每年都有一组大学生来这里进行科学实践,助他们一臂之力。要知道,他们手头的工作极为繁重!
冷艳非常
的确,该怎么解释光团总是无中生有地出现,庞大如汽车,在河谷上方移动,有时候像一道闪电,一闪而过,有时候则持续达2小时之久,来无影去无踪,整个过程竟然悄无声息?
为了弄清楚这件事,需要用到许多复杂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磁场探测仪、光谱仪(用于分析光团的光谱)……还要用激光来观察它们的变化,或是用雷达跟踪它们的运动路径、测量它们的速度——就像追踪一枚火箭或一架飞机。结果科学家有了第一个发现:雷达屡次探测到球形物体的存在,但肉眼却什么都看不到!还有一点也很奇怪:这些光团似乎温度很低,与树木或地面接触从未引起可见的燃烧,有一次甚至停在雪地里都没有使积雪融化!不过这些光团确实有一个效应可以探测到。“光团停留的地方,雪里的细菌被杀死了,说明存在高能辐射。”厄林·斯特兰德在报告中写道。
这些奇怪的特质为推进“赫斯达伦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第一个线索:这些光团会不会是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这种状态下,气体中的电子脱离原子,好似一锅被激发的滚烫的“汤”,可以辐射出光。等离子体恰好能灭菌。虽然等离子体发出的光通常能量都很高,但它们也会产生红外光及紫外光。由于人眼看不到红外光和紫外光,所以雷达探测到“隐形”球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巨型电池?
另一个线索:著名的“球状闪电”。这一直是许多科学家十分头疼的问题。对于这种多出现在雷暴天气中的异象,最常见的观点认为其真身也极有可能是等离子体。
除非——这是最后一个假设——赫斯达伦之光是北极附近五彩斑斓的极光的亲戚。我们知道,极光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且在挪威这样的高纬度地区相当常见。总之,罪魁祸首是电离气体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与基本只在雷暴夜出现的球状闪电不同,赫斯达伦之光堪称“全天候”:无论天公是否作美,它们都会露一下脸。此外,极光与地球磁场有关,仿佛是飘荡在极地上空约100千米处的薄纱。而赫斯达伦的光团是一种当地特有的现象,其出现的高度往往仅离地数十米。尤其是一般而言,等离子体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能量,温度需要达到几千摄氏度,闪电生成的等离子体至少有30000℃!而现在,假设高深莫测的大自然居然通过特别的技巧制造出了低温等离子球,甚至连冰雪都融化不了——请问,它们形成所需的能量从何而来?
一个意大利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最新的假设。在分析了当地岩石样品之后,贾德·莫纳瑞(Jader Monari)和罗马诺·塞拉(Romano Serra)发现赫斯达伦谷的地质结构十分有趣:一侧山坡富含铁、锌两种元素,另一侧则富含铜元素。此外,一个旧时的硫矿可能往谷底的河流排出不少硫酸。这些独特的地理条件串在一起可以产生怎样的联想?电池!为了验证该假说,这些意大利科学家用当地采集的岩石标本点亮了一个灯泡。他们由此认为整个河谷构成了一个巨型“天然电池”,能够在两侧山坡之间产生电场。
仍是未解之谜
创造出等离子球的,真是这一电场吗?言之过早。因为即便两侧山坡间确实存在一个“无法忽略且可测量”的电场,其强度也不会大到如闪电那般足以电离大气。也许还有其他未知的复杂现象与之共同作用……光球的温度为何这么低?这始终成谜。
所以还是没有最终答案。科学家得到了一些线索,但不是谜底,他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搜集更多的数据,寻求更多的方案。比约·豪格等挪威研究人员即将展开“鹰眼”行动,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山谷的观测网。说不定,赫斯达伦谷将成为揭示一种未知科学现象的舞台。研究人员还没有放弃梦想,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文/Olivier Fèvre 编译/郑丁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