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维克设计工作室:“建造”之下的精彩

  当代大多数建筑师并不直接参与建造,而是生产建造所需的必要数据,包括图纸、模型等,从而间接地指导建造。参与建造过程的不仅有建筑师,还包含工程师、材料商、建筑工人、幕墙团队等等,所有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在常规的建筑设计流程之下,由于设计先于建造产生,建造仅仅作为执行设计的结果,因此建造过程基本不可能产生什么新的创意反作用于设计。事实上,当代的建造工艺早已超出了建筑师所熟悉的本体建筑学知识范畴。日新月异的材料和产品发明为建造不断带来新的选择,然而由于行业的分化,建筑师充其量只能作为新材料的使用者,而非制造者,这使得建筑师在自主利用材料表达设计概念的领域中集体失语。这种设计与建造的疏离,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当今的建筑越来越表现出同质化的倾向。那么设计与建造的关系是否可以重新整合?如果由建造向设计反向操作,结果会怎样?来自伦敦的赫斯维克设计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解放边界之后,创意飞腾的全新世界。从摇摆椅到上海世博会英国馆,从伦敦巴士到伦敦奥运会主火炬台,从新加坡南洋大学学习中心到伦敦花园大桥。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赫斯维克设计工作室带着他尺度、类型各异的作品,迅速被世界所熟知。随着一系列的成功建造,全球的各种设计奖项和荣誉头衔接踵而至。人们称赫斯维克(Heatherwick)为“当代的达·芬奇”,他已成为英国当代创意产业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神奇的创意背后,是赫斯维克依靠独特的个人经验所产生的特定工作方式。孩提时代的赫斯维克为爸爸制作了一张贺卡,看似普通的贺卡折页打开后便形成了有好多层次的立体模型,显示出其手工制作的天赋。1989年,赫斯维克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工艺学校学习三维设计。在准备题为《来自建筑的灵感》的毕业论文时,通过走访建筑师、建筑工人、承包商等,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设计与实际施工建造过程大大脱节。于是他的毕业设计就开始大胆的进行尝试:毕业项目“亭”(Pavilion)旨在设计并修建一个真实尺寸、有实用性的建筑,而不只是做一个建筑模型,而且该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以实际施工的过程以及施工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为基础。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内,赫斯维克完成了由建筑选址、方案设计、筹集资金到完成修建的建筑全过程,通过亲身实践验证其对设计与建造之间关系的认识。1994年,刚从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的赫斯维克就开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凭着对于材料和制作工艺的迷恋,展开了从艺术装置到建筑的一系列设计实践。与以往的设计公司大量的图纸制作不同,赫斯维克工作室更像一个“实验室”:不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不同材料或物质在经过物理化学变化后会产生怎样变化的问题上,以发掘这些物质或材料所具备的新潜力。这些实验有碾压实验,有折纸实验,也有将融化的钢铁慢慢滴入冰水中的实验。实验建造出独特的物质形式,然后再转化为设计。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赫斯维克工作室融合了近200位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工人等,各种材料加工设备和机械一应俱全。在工作室的作坊里,设计师们通过检验某种材料或制造方法来探索可能会对未来的项目有用的点子。通过把一个新材料或新造型合理组合,满足不同项目的功能需求。正是大量的产品研发似的材料实验,将未来的设计逐一“建造”了出来,为平凡的项目设计贴上了赫斯维克工作室与众不同的创意标签。

  创意灵感的发散

  赫斯维克对于物质的感受极其敏锐,大量的材料研究和对建造技巧的重视使其获得相当广阔的创意自由。其作品的类型不拘一格,横跨多个专业领域;很多看似与设计无关的物品都可以成为他创作灵感的资源。比如“卷桥”(Rolling Bridge),灵感就来自于恐龙模型的尾巴。不同于以往由中间断开的桥梁开启方式,这座桥可以缓慢的弯曲,桥的一端被抬起,不断曲卷后可以卷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设计通过大量精巧的结构试验,将工业材料与机械设备优雅的组合起来。而伦敦新款双层巴士的设计理念则与塑造“性感”相关。采用圆润的外形,使车身看起来并不庞大。大片无缝玻璃让窗外的风景成为主角,巴士里面的旋转楼梯就像一道迷你的剧院楼梯,车窗的设计采用了LED照明,配合楼梯走向,增加了透光性。乘客走上巴士上层可以欣赏伦敦最好的风景,乘坐巴士变成一种雍容华贵的观景体验。为了准确把握从设计概念到建造细节的完成度,赫斯维克不惜代价在自己的工作车间制作1:1的车体样品,经过大量的反复推敲和验证把物质形式与人的感受结合起来,重新诠释了伦敦双层巴士汽车的体验价值。

  材料潜力的发掘

  探索材料的潜力成为赫斯维克创作内容的重要题材。工作室的有些作品纯粹注重展示某种材料丰富的物理形状,比如,作品“挤压”长凳,就是将一项工业挤压技术运用到家具设计的尝试,利用金属的性能直接挤压出一个长凳,同时产生流动的视觉形式。另一些项目则通过把某些传统材料组织在新奇的、非传统的框架下,创造全新的形式概念,而工作室的成名作:中国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约六万只纤细的透明亚克力“触须”的巧妙组合将英国馆塑造成边界模糊和柔软的“生命体”,建筑的“触须”可以随风摇曳。“触须”其实是长约7.5m的亚克力管,为避免过度的弯曲,亚克力管安装在6m长的铝套管内,从内到外嵌入建筑的结构之中。6万棵植物种子如琥珀化石一般被精致地镶嵌在每一根亚克力管中,提醒人们大自然的美丽和珍贵。正是由于充分利用传统亚克力材料的触感、质感、光感、温度感和建筑形态的有机组合,才使该设计避免了建筑设计的套路思考,概念与形式高度整合成为类似雕塑作品的展示建筑,得以从强手如林的竞赛中脱颖而出。材料一旦被激活,立即带来人与建筑非凡的体验性和互动性。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亚克力营造出清凉、平静的温度感,同时又是极具震撼力的殿堂。夜间,亚克力触须内置的光源使整个建筑构成一幅流动的画面,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璀璨效果。通过对触须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远处看,建筑视觉上会产生模糊的英国国旗“米字形”,回应了英国馆主题。

  物质关系的整合

  赫斯维克工作室以材料研究为主导,延伸出物质背后所包含的事件和行为的关系,善于依据现实问题,对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组,将常规转换成创意。2012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主火炬设计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赫斯维克工作室发现以往的奥运会主火炬体量巨大笨重,经常面临赛后无法再利用的尴尬,于是,他们的设计巧妙地制造了一个事件,表达了个体与群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并产生了优雅、唯美的形式语言。整个火炬大约高8.5米,204个铜花瓣代表前来参赛的204个国家和地区,组成花茎的机械杆是用经过热和酸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在腐蚀黑中透着微微的蓝,映衬着红色的火焰,非常的美丽和梦幻。点燃的花瓣树立起来,凑成一朵英国玫瑰的样子,汇成了本届奥运会的主火炬塔。奥运闭幕后,这些铜质花瓣被卸下,由各国代表团作为纪念品收藏。火炬从制造到重组到分发,这个设计策划了物质的流转过程,并产生了丰富的寓意。另一个项目“花园桥”则是将桥与花园重新整合起来。正如设计说明描写的那样,“这将会是一个没有噪音没有车流只有鸟叫声、蜂鸣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稳定的流水冲击声的自然绿色空间”。桥身整体呈树状发散的造型,桥面上种满了各类代表伦敦公园文化的植物,伦敦从此多了一处平静、美丽的城市公园。这一整合完全扭转了人们对桥梁设计的传统印象。

  我们居住在这个高度扁平化的世界,当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搜索到,可以留下的记忆却越来越少。正因为如此,建筑或者三维实物仍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媒介,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物,必须通过身体去感知和体验,从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领悟。因此,建筑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建造。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捕捉创意的灵感、发现材料的魅力、重组空间的关系,这既是当代空间设计的责任,更是空间设计的乐趣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信赫斯维克的设计和他特定的工作方式一定会带给我们新的启示。也许在行业不断细分的当代,设计师也可以变成那个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设计、建造、发明无所不能的达·芬奇,勇敢的打破现实的界限,创造更加诗意美好的生活。

  文 Article>韩文强 Han Wenqiang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