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智能融为一体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科幻,机器人
  • 发布时间:2015-07-07 09:35

  我们能否将真爱注入“真芯”,这应该是最伟大的创新吧。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一直是最热门的电影题材,几乎所有科幻电影都少不了它。除了热闹火爆的《钢铁侠》《变形金刚》等商业大片外,也有一些深度探讨人工智能与人性的力作,以及富有人情味的文艺片。代表作当属2000年拍摄的《人工智能》,以及去年上映的《她》,本期介绍的是一部文艺电影《弗兰克与机器人》。

  我对科幻题材的电影不太感兴趣,但看过的少数几部电影却印象深刻。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看过一部美国科幻电影,名字记不清了,但几个经典情节至今历历在目:一个是科学家与机器人打扑克,电话响了,科学家起身时对机器人说:不许偷看我的牌。果然,在科学家离去时,机器人翻看了他的牌。另一个情节是,自始至终与科学家过招的对手,竟是一个和人完全一样的机器人,结局很震撼。

  作为一个人文学者,一个科学的门外汉,我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点始终只有一个:人性在这个领域中的作用。这类题材的电影中,无可争议的名作就是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人工智能》,电影讲的是,科技公司制作出了第一个具有感情的机器人大卫,公司员工亨利和妻子收养了他。尽管大卫逐渐成了他们的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一员,拥有了所有的爱,但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使得大卫的生活无法进行下去。人类与机器最终都无法接受他,他只有唯一的伙伴——超级玩具泰迪熊。于是,大卫开始踏上了旅程,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他要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工智能》因为深度探讨人工智能中的人性问题而成为不朽之作。

  而《弗兰克与机器人》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轻松而感人的电影,同样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性问题。这部电影台湾译为《真芯伴侣》,贴切而传神。该片荣获2012年圣丹斯独立电影节阿尔弗雷德.P.斯隆长片电影奖。

  这部电影时长只有90分钟,角色不多,情节也不复杂,讲的是一位孤单老人与机器人的情感交集。

  弗兰克是一个有记忆力障碍的流氓老头,退休之后生活一塌糊涂,一儿一女都不在身边陪伴,他整天无所事事,也不想去养老院,连前妻也认不出来,却保留着溜门撬锁的本领。儿子每次来探望都要开几个小时的车,觉得实在太麻烦了,于是就给父亲买了个保姆机器人。情节就此展开。

  老头儿讨厌机器人,但机器人却一丝不苟地工作,做饭、打扫花园、替他刮胡子,陪他散步,还给他制订了一整套的康复计划,让他吃低钠食品。老头儿一边抵触一边与他磨合,逐渐有了感情。机器人为了让老头儿就范,使出浑身解数与他斗智斗勇,顽皮狡猾一点儿不输同龄人类。

  一件事让老头儿视机器人为知己:机器人居然愿意和他一起溜门撬锁,而且很快学会了配钥匙。后来,女儿来探望他,她不能接受这个新成员,关掉了机器人的电源,老头居然很伤感。

  影片的高潮部分是,老头儿和机器人遭到警察追捕,被困到屋里无处可逃,这时,机器人大义凛然地对老头儿说:删除我的记忆吧。这情景非常像影视剧中的特工在被敌人抓捕前毁灭证据。

  机器人的话出乎老头儿的意料,也震惊了观众。它说:“别忘了,我不是真人,只是一个高度仿真的机器人,格式化我的记忆,你就可以继续你下一个单子(就是继续作案的意思呀)。”

  如果这还不算震惊,下一句,机器人居然表达了他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你只偷贵重的奢侈品,所以没有人会受到伤害,除了那些骗人钱的保险公司骗子。”

  然后就是影片最煽情的一幕:老头儿拥抱着机器人,按下了它背上的按钮。记忆被格式化了,机器人倒在老头儿怀里,像两个即将永别的老朋友那样。

  有评论说:“这是一部几乎没有电脑特技的科幻片,却让人看到了更真实的未来;没有特别夸张的高科技科幻设备,仿佛让年轻人感觉自己年老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是这样;一部几乎没有特意煽情的剧情片,却让人体会到了更真实的感动。”

  而对于我来说,电影中的机器人智能发展到多高的程度,我都不感到奇怪,而他表达的价值观却令我不寒而栗:机器人不仅成了人,而且成了社会人。本文开头时提到的那部忘了片名的电影中,机器人是脸谱化的反派,而《弗兰克与机器人》中,这个机器人有了多重性格。

  从我第一次在影视中见到机器人形象、初步了解机器人概念的那时起,我关心问题的就是:机器人是不是会变成真正的人,而最严重的是,人类发明创造出的机器人,最终会不会失控,乃至发展到控制人类?现在看来,这还真不是一个懵懂少年的杞人忧天。

  为写这篇影评,我浏览了一本书:《最有人性的“人”: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从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的试验以及哲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人的特质,全面探索了计算机是如何重新改造了我们对人类定义的看法。计算机为什么能骗过裁判?机器是否能够代替人类?机器究竟能不能理性思考?人类有别于机器的特殊之处究竟是什么?

  看最近的新闻,发现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仍是热点。好莱坞的电影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失控表现到了极致,那是导演和编剧们的无边想象,而科学家们则对此各执己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他预言人工智能科技如果不加控制地发展,将超越人类智能,并控制或灭绝人类。牛津大学哲学教授、人类未来研究所创建者博斯特罗姆近日也指出,超级人工智能是人类未来最大的存在风险,其风险性高于自然灾害、环境恶化、流行疾病。这些观点并不新奇,凡是谈到人工智能,必然会听到这种言论,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楼市见顶股市见顶一样。应该要有新的论据支持这一观点才好。

  据说,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全球领先水平与人们想象的超级人工智能相去甚远。也就是说,我们近期还不会发明出真正变成人的机器人。

  暂时不谈这个是否真是杞人忧天的问题。人工智能发展中,人性的问题确实应该是被关注的重点。我的想法是,我们不一定让机器人变成人,但要让它有人性。在智能机器中,人性化应当与智能化融为一体。比如说,我们能制造出有爱心的机器人吗?爱心能融入芯片吗?就像《弗兰克与机器人》的那位机器人小弟,不仅有所有必备的看护本领,而且善解人意。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人工智能时代,人性才是最热门的技能》,很受启发。文中提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要执行大多数目前由人类从事的工作,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研究人员正在研发能够表达同情和关爱的机器人,让它们从事看护工作,例如照顾老人。而未来的大多数就业岗位可能更注重社会和情感的智能,每一位员工都要增强同理心。

  由此我想到一点,在增强我们自身同理心的同时,我们能否将真爱注入“真芯”,这应该是最伟大的创新吧。

  延伸阅读

  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书记录了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BrianChristian)于2009年参加人工智能洛伯纳大奖赛的有趣经历。本书用富有诗意的笔法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图灵测试入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的本质,引出了“机器是否能够替代人”这个人工智能的根本问题。作者从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的试验以及哲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人的特质,列举了丰富的实例,从而给读者展示了对人、智能、人工智能以及人性的深度思考。书中结合了信息科学和人文哲理的新思维,全面探索了计算机是如何重新改造了我们对人类定义的看法。机器究竟能不能理性思考?人类有别于机器的特殊之处究竟是什么?

  宋铁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