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们一样勇敢追梦——大学生用微电影拍自己的故事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微电影,女大学生,肉瘤
  • 发布时间:2015-07-28 13:24

  2005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一位优秀的女大学生正激情满怀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而奋斗时,却被确诊为罕见的“多型性横纹肌肉瘤”,被迫中断了心爱的学业和工作,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辗转各地治疗。治疗期间,她用青春和乐观感染着病房里的每一个人,没人见她掉过一滴眼泪,连医生都觉得这个女孩坚强得不可思议。宿舍同学去看望她,同学们心里都很难受,她却微笑着勉强挪动那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右臂向大家打招呼,并恳求妈妈:“求医生给我打一针吧,我要和同学说话。”

  重病中,女孩提出人生最后两个愿望: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为回报社会,无偿捐献自己的眼角膜,挽救那些失明的兄弟姐妹,让他们在阳光下幸福地生活。在给党组织的思想汇报中,她这样写道:“我盼望在我生命结束前,组织能接纳我,让我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愿我的眼角膜成为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学校为她举行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时,她已不能说话但意识依然清醒,当父亲拉着她的手代她宣誓,党委老师宣读批准她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的决定时,她脸上的表情十分激动,为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而欣慰。两周后,女孩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爱她和她爱着的人们,年仅23岁。

  这位女大学生叫李莹,十年后,根据李莹事迹改编拍摄的微电影名叫《晶莹》。这一年,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的支持下,大学生杂志社和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了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多部微电影的拍摄。除了李莹的故事,还有另外七位大学生代表人物或集体的故事,最终组成首届“大学生‘中国梦’系列微电影拍摄暨征集活动”的八部示范影片。

  近两万优秀大学生事迹中挑选代表

  在2015年这一年,也是大学生杂志社主办的“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大学生杂志社收到全国各地选送的优秀大学生事迹近两万个,李莹仅是众多优秀大学生中的代表之一。从无私奉献,到创新创业;从孝老爱亲,到身残志坚;从自强不息,到见义勇为,这些大学生“追梦人”们凭借着坚守和努力,诠释着自己的梦想,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的青春风采:为维族孩子无偿捐肾的20岁汉族女孩王燕娜;每天凌晨三点帮母亲扫街后再去上学的唐建哲;北京大学首位在校参军的火箭兵,时刻鞭策自己应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高明;还有不计其数为救助他人、勇斗歹徒、支边奉献而牺牲生命的青年榜样……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可敬可爱,震撼着大学生们的心灵,也感染着《大学生》杂志的读者们。

  为了让优秀大学生的追梦故事更广泛地为人们知晓,以此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2013年底,大学生杂志社举办了“大学生‘中国梦’系列微电影拍摄暨征集活动”。一年半时间里,共征集到来自15个省市36所高校的314部微电影作品。其中的示范单元,故事的原型全部出自历年优秀大学生人物。

  主旋律微电影90后自己拍

  2012年,大学生王燕娜捐肾的事迹就被改编成公益影片《娜娜》在新疆上映,再现了王燕娜在捐肾过程中遇到的不被人理解的种种困扰,最终坚定不移捐肾救人的故事。但与之不同的是,“大学生‘中国梦’系列微电影活动”示范单元的微电影,并不是请专业团队制作的,而是全部由在校大学生们自己完成的——从剧本创作、电影拍摄,到后期剪辑,大学生们全程参与整个制作过程,以学生视角讲述同龄人的梦想故事。

  也正因此,示范单元的影片引发了大学生们的共鸣,微电影作品《晶莹》展映后,杂志社收到很多大学生观众的留言,有学生写道:“90后拍的主旋律故事温暖、极富正能量又接地气,没有过分地制造泪点,却令人久久不能释怀。感动来自于身边,从一个个真实故事出发。我们也从中看到,中国梦不是一个大而空的名词,它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里,支撑着每个人前进。借李莹的眼睛,我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光明。”

  在微电影里思考梦想

  示范单元里的另一部微电影说的是大学寝室的故事,原型是复旦大学2008级的5023宿舍里徐健、卢元达、张侃、王新宇四个人。他们不仅学以致用,还用自己的小发明为身边的同学服务,先后创作出“5023大讲堂”、寝室智能监控系统、热水器定时节能系统等各种创意项目。因为校园里常丢车,他们潜心研究出“自行车防盗钥匙环”,可以接收车上的自制信号,既防盗又能定位。得知心仪的女生要考托福,徐健自制出“单词随意背”软件,还把软件放到班级FTP上供同学们下载。

  他们的寝室“机关”密布,手持遥控器随意一指,啪啪啪,日光灯依次亮起,电扇自动打开。一块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电路板竟是一台电脑的主机;轻按一个键,电脑屏幕就会自动切换到有线电视;寝室里的摄像头连上了网络,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远程看到寝室内……书桌要属卢元达的最凌乱——电烙铁、焊台、万用表、示波器……各种线路密密麻麻。寝室里的遥控电灯、遥控电扇等也都出自他手。

  在由此改编的微电影《工科天团》中,就展示了5023寝室很多这样的细节,有观众评价道:“《工科天团》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真实、立体的工科男。这是一个青春年华里,几个工科大学生的奋斗故事。自行车保卫战和爱情保卫战交叉填充了主人公徐健的生活。一同熬夜、一同探讨的团队协作经历总是鼓舞人心,哪怕观众看不懂编程修改和电路焊接,也一定能体会到闪耀着的梦想与青春热血的力量。”

  不仅如此,在展示故事的同时,大学生编剧和导演们还在微电影里留下了对梦想的追问和思考,比如《工科天团》里的一些对话,折射着时下的现状:“别谈梦想,戒了。”“以前有各种梦想。而现在呢,统一梦想:买房。”然而可贵的是,他们仍然勇敢做梦,勇敢追梦,电影片尾说道:“户口早晚都会有,但梦想只有一个。”一位观众看后如此感叹:“大学生要专注自己喜欢的事,发掘潜力,追求梦想。我想这大概也是这部微电影想说给每个大学生的。唯有让人们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实现每个人的小向往,才能更进一步去圆满国家、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大梦想。”

  原型人物为创作者们“助力”

  如果说拍摄本身是大学生们探索梦想、自我教育的过程,微电影故事里的人物原型更是用实际行动帮助着大学生导演、编剧们,为创作者们的梦想接力、助力。北京大学的售票达人裴济洋就是其中一位。从2010年起,裴济洋连续三年研究解决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在窗口售票20万张,钻研售票技巧;连续三年奋斗在春运一线,帮助数以万计的人们特别是学生和农民工买到回家车票;撰写的《铁路客票购票攻略》等数十篇文章被广泛转载,被誉为“春运活雷锋”和“北大售票帝”。2011年,裴济洋还为留学生们将购票攻略译成英日法德等8种语言贴在公告栏上。

  售票是裴济洋“向实践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他实现“服务奉献社会”目标的一次小试身手。但在义务卖票前,裴济洋还是一位铁路爱好者,大学期间他用掉了259张火车票,写下20余万字的旅行游记。2015年,北京大学拍摄以裴济洋事迹改编的《找北记》,让裴济洋写的旅行游记成为学弟学妹们新的“攻略”。

  《找北记》导演石坤如此回顾:“裴济洋的《澄明之境——旅行是为了在路上》是剧本前期的第一参考文献,尽管旅途见闻、心得体会缺乏戏剧性冲突,但书中与农民工子弟共枕一个书包睡觉、总结民工买票特殊需求等段落,仍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不仅如此,裴济洋本人还给了很多好建议,策划案初审通过后,石坤通过同学联系到其时正在香港上学的裴济洋,与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微信沟通,包括售票经历、世界观、对哲学的看法,并了解到他在售票之外许多独特爱好。交谈中裴济洋流露出的理性、达观、热情给石坤留下了深刻印象。

  片子在网上发布后收获了一些网友的正能量好评,最宝贵的评价来自裴济洋本人。石坤坦言,因为自觉完成得不尽人意,发布后一直没鼓起勇气再联系裴济洋。没想到半年后将近春节时,裴济洋发来消息,说他从朋友处得知了《找北记》。并表示:“我非常惊奇,认真看了两遍,真的非常佩服才华和创意,影片相当不错!真心赞美!”这让石坤着实松了口气。

  精心组建的大学生拍摄团队

  为了打造精品,活动启动前一个月,北京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亲自挂帅,先后敦促、参加了两次“大学生‘中国梦’系列微电影拍摄计划暨征集活动”的推进协调会。集宣传部、教育工委、团市委三家指导单位之力,大学生杂志社和网络媒体协会最终确定将示范单元的八个拍摄团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四所高校中挑选。

  四所高校的党委领导、艺术学院负责领导对示范单元的影片拍摄给予了全力支持。其中清华大学组建的两个剧组,光学生成员加起来就近60位,研究生组成的清影工作室是主力,外请的专业团队里也不乏“大腕”,比如曾担任张艺谋影片《归来》灯光师的灯光指导陈基海,曾参演过电视剧《奋斗》的青年演员刘丰源。北京大学则利用影视系和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的资源,结合毕业年度作品进行创作,校内的影视社团也被找来一起帮忙。

  另外两所艺术类院校也很快把拍摄工作安排到位,指导老师更是极具分量。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孙立军亲自出任影片监制,学生制作团队里的成员几乎都在校内屡次获奖。中国传媒大学出任艺术总监的是艺术学部党委书记彭文祥、教授赵明宇,担任制片人的是艺术学部团委书记袁冶老师。袁老师除了协调学部各专业学生发挥所长,还在关键时刻救场,友情出演了《晶莹》剧中的龙套角色,一名医生。

  八组团队:拍摄过程就是在实现梦想

  对于示范单元的8个大学生制作团队,累计130多位剧组人员,近500名角色扮演者和群众演员来说,微电影的拍摄制作是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创造的过程,更是他们“接力梦想”“青春勇担当”的过程。在组委会和高校指导老师的帮助下,5个月的时间里,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们反复开会讨论,细化剧本、改进拍摄方案;多次实地走访,挖掘原型人物更多鲜活的细节,让剧情更加完善。

  清华大学的《侧耳倾听》团队,为了达到最好的置景效果几乎跑遍了北京城;为了找到合适的演员,短时间里几乎动用了身边所有关系,比如剧中的小男孩是学妹的高中老师的儿子;集中拍摄时工作人员每天只睡三四小时。中国传媒大学的《工科天团》团队在微电影里呈现的5023寝室轻松有趣,然而因为夜戏多,熬大夜干通宵成了家常便饭;拍爬楼梯追车戏时摄影老师跟着上下跑了不知道多少趟;在一场需要光脚跑的戏里,演员踩到玻璃受了伤,却坚持演完才停,演完满脚是血。

  北京电影学院《造梦方程式》团队,拍摄的故事以荣获2012年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的“湖南大学赛车创新团队”为原型,摄制组15名学生为此坐火车远赴1500多公里外的长沙采访。导演范向南这样写道:“我们在湖南大学与赛车队一起住一起吃,亲身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深刻挖掘出他们创作赛车的动机及人生梦想和目标,在这基础上,我觉得有必要重新去修改剧本。”他们在修改时融入了对人物角色、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现在的大学生都很迷茫,不少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出国、考研这些手段来逃避社会。”“队长不仅是梦想坚定的人,还帮助舍友找到了梦想。”“他希望反映当下车队学生的状态,而不是总提起过去的成就。”

  和范向南一样,8个拍摄团队的种种努力让8部示范影片有了更加真实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就像大学生们在“中国梦”微电影座谈会上所说:希望这些故事能让大家体会到“中国梦”的思想内核,通过一起努力,来构建我们共同的梦想。

  文/本刊记者 陈薇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