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再循环的生意
- 来源:IT经理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FREITAG,环保,邮差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12 09:38
对于环保的极致追求,使得这家公司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
7月13日到31日,带上你用旧的(不一定真是旧的,喜新厌旧也可以)包到全球以下循环点,可以参加回收活动。循环点包括瑞士、德国、奥地利和日本4个国家的14个网点。
——回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这个被回收进行再循环的包本身就是用再循环的材料制成的,“再循环的再循环”,这就像绕口令一般令人玩味了。
这个有个性的包名叫“FREITAG”,由Freitag兄弟于1993年创立。Markus和Daniel这对设计师兄弟,当年想要找一款适合骑行的邮差包。瑞士的苏黎世是个热爱骑行的城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包容易在雨天被淋湿。他们想要一个既耐用,又具备功能性,并且能够防水的包来放自己的设计作品。受到高速路上轰隆隆奔驰而过的、盖着色彩斑斓的防水布卡车的启发,他们从旧卡车防水布上裁剪出一个邮差包,又用二手车的安全带做了包的背带,并用自行车内胎给包封边。
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都希望有这样的包,兄弟二人干脆用自己的公寓做了工作室。幸运的是,他们的个人需求成了一门生意,现在已经拥有150位员工。从基本的邮差包开始,Freitag兄弟已经开发出两条包的产品线:40多种款式的经典系列(Fundamentals)——这个系列还在持续开发中;从2010年9月开始推出有15种款式的“基准线”系列(REFERence)——这一系列的设计更酷。如今,FREITAG已然是环保潮牌,拿过的设计奖项无数(最近的一个奖项是2014年欧洲设计奖),更出版了相关书籍,这家瑞士制造的代表,目前通过网上商店和全球460多家商店进行销售。
从卡车到包
除了环保材质之外,设计感也是FREITAG备受欢迎的重要因素。每一个包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仅包的设计用心,FREITAG的店面也是回收物品+设计的产品,其在苏黎世的旗舰店甚至成为当地一景。这家旗舰店由17个报废的集装箱组成,经过加固、切割、焊接和组装,犹如装置艺术作品一般。而每个包在店面里的货架也是利用废旧纸壳做成的抽屉,类似图书馆索引卡片盒一样,在每个抽屉上都能找到每个包的名字和颜色。打开这个带有标签的索引盒,里面是一张折叠好的包的生产过程图片和说明。
为废旧材料赋予新的生命,在FREITAG被叫做“场景重置”(recontextualizing),其过程不啻于“青蛙变王子”,不过,整个过程的“魔法”都是向消费者公开的,从废旧原材料到成品包要经过5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厉行环保。
原料
任何亲吻过青蛙的公主都应知道只有很少的原料才能成为可循环的产品。首先需要追踪“退休”的卡车油布,一般是使用5到10年之后。
剪切
这个部分有时需要“暴力”,因为卡车油布并不是像布一样按照尺寸售卖而且人们也很难一下就剪裁出所需的制作包的部分。而这些卡车油布常年被捆绳、袋子以及扣眼等固定在卡车上,在这里首先要去掉这些东西。
清洗
卡车油布呈现出新旧不同的层次美,是因为常年被雨雪浸泡、灰尘积累,而这些首先要被清洗掉。工厂配备的两台巨型工业清洗机和清洗工人就成为这道工序的主角。需要注意的是,清洗所用的水来自地下蓄水池,使用的是来自屋顶雨水收集器的雨水。
设计
FREITAG的设计师手中使用的不是笔而是锋利的刀,手工裁剪下来的每一块油布都是独一无二的。
缝制
被裁剪好的油布被运到瑞士、葡萄牙、捷克、保加利亚和突尼斯等合作伙伴处进行手工缝制。在选择加工合作伙伴时,偏向使用雇佣残疾人劳工的工厂。完工之后,经多重检验之后才重新回到店里。
在建立起一整套的环保生产模式之后,Freitag兄弟并不急于扩张自己的业务。他们奉行的商业哲学是缓慢、有机的成长。正如他们自己所描述的一样,这家公司从建立之初就没有接受风险投资也没有成型的公司战略,他们想要的是“稳定、可持续的增长”。这种商业哲学具体表现在,需要扩大产量增加工厂之时,兄弟俩并不愿意选择新建厂房,而是考虑改建已有的建筑,因为绿色生产是他们最看重的。没错,这家公司的魅力不仅在于产品,而是展现了一种强调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行为。在这种商业模式中,环境、雇员以及公司本身都是被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的。
不仅仅是包
如果只是满足于做个“轻奢”包的制造商,FREITAG并算不得酷公司。奉行绿色可持续增长的他们并不满足于对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在2010年开始了对植物纤维材料的开发。他们将其命名为“ F-ABRIC”(F家纺织品)。
在FREITAG看来,未来的纺织品将由被遗忘的植物纤维制成。对于大部分欧洲公司来说,耐用纤维显得有点痴心妄想,不过FREITAG在这领域实现了突破,他们在给卡车旧油布赋予新生20年之后,实现了在欧洲生产全新的可降解的纺织品。
“循环是生命的一部分”,Markus对此这样解释,“从花园里的堆肥到我们喜欢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都是循环。有时候我们带着目的骑车,有时候我们原地兜圈子。不过,我们所思与所为都在循环之中。”而这远远超越了做包。
在包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用回收的雨水洗涤旧油布,用回收材料包装产品。但是公司员工在生产和流通中依然按照行业惯例身穿工作服,这在兄弟俩看来可是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在全球纺织行业里寻找更为持久的和可替代的棉和人造纤维,不过无功而返。Daniel说:“我们决定自己开发员工服装。这虽然是个合乎逻辑的决定,但的确令人生畏。”
作为一家制包商,他们很容易迷失在复杂的纺织品世界中,因此他们决定寻找外援。他们为这个项目雇佣了一位纺织品工程师、一位纺织品设计师和一位原型设计裁缝。三人组的任务是开发一种生产过程中不浪费能源、不用长距离运输也不过度使用化学药品的纤维和服装。纺织品要能在公平贸易的条件下就近生产。对于这种产品的要求便是要能适应工厂生产环境的粗糙和磨损,而当衣服被穿破之后,可以被扔到花园的肥堆里自然降解并不污染环境。
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三人组得从头开始,就是说从纤维入手。受益于公司的低耗水量和短途运输限制,研究小组找到了大麻和亚麻的混合纤维,这要比棉纤维的碳足迹少。但是这两种韧皮纤维太硬,而服装需要柔软的触感,他们因此添加了山枆榉制成的莫代尔(Modal)纤维。
纺织业的全球化和棉织品的优势无情地终结了欧洲纤维制造商,一切都得从头自己来。“我们真的是没有头绪,但是我们傻到足够坚持,”Daniel说。哪里有生产商可以制造出这种混合纤维,并且将其生产成符合既耐用又舒服还有型的服装?谁能保证这些纤维原料来自欧洲?谁懂整条供应链?纺织品的染色过程要怎么不被化学染料搞疯?这条生产F-ABRIC的道路漫长又错误百出。
有了可降解的纤维可不一定意味着就有可降解的服装。FREITAG要确保每一个配件都是可降解的,这意味着要包括衬里、标签和镶边。这也意味着不能使用铆钉,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便宜的涤纶线进行缝制。他们甚至还发明了一种不用缝的纽扣,还申请了专利。也许有天这种裤子上的纽扣会成为传家宝。经过5年的研发和几轮员工测试后,FREITAG现在终于有了产自欧洲的纤维并能在距离总部2500公里之内生产的服装,而且这些服装能够完全实现自然降解。虽然这种极致的环保要求也遭到诟病。
不过,“我们并不将FREITAG视作时尚品牌,但我们不介意自己好看。”Markus补充。这种新材料被FREITAG设计师用于制造衣服、包还有没准哪天他们蹦出新点子想到的新产品。因为循环始终无处不在。
文/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