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困兽犹斗,未为晚矣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互联网,纸媒
  • 发布时间:2015-09-09 12:24

  曾几何时,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在公交车上总能看到手捧报纸阅读的人。但蓦然间,现在大家已是捧着手机,拇指翻飞……

  自2008年以来,纸媒的丧钟就似乎一直在敲响。在中国,创办了16年之久、发行量曾达到10多万份的我国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中华新闻报》因严重资不抵债停办;创刊于法国,发行位列女性刊物第二的《心理月刊》也没有扛住时代的洪流,于2014年休刊;这些无疑都折射出了传统媒体行业正在日渐衰落这个不争的事实。

  新出炉的皮尤调查显示了新闻源新格局:电视风光不再,但依然系获知新闻的第一大新闻源,“在线新闻或掌上新闻”超越广播和报纸,成为第二大新闻源。报纸从过去的第二大新闻源沦为垫底儿,只有29%的人说昨天翻过报纸,这个数字20年前高达56%。

  压倒骆驼的“稻草”

  互联网的浪潮下,传统纸媒似乎在一步步走向衰亡。生产成本过高,传播载体受限导致了纸媒“后天畸形”。众所周知,一份报纸的面世,需要层层环节:记者采写、相关领导审稿、编辑做版、校对检查、领导签版、印刷、发行……每个环节所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构成了报纸的生产成本。而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新媒体,其首先省去的就是发行成本,而有不少网站的信息主要来源仍是传统媒体,其采编成本较纸媒也大大减少。

  另外,纸媒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也注定了其没落的命运。同质化,通俗一点讲,就是生产的产品模式化一致。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报纸的同质化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在报纸定位和新闻内容上。目前,我国报纸多定位于综合性报纸,面向大众市场发行,受众面较广。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一个区域内,各家报纸的新闻内容重复率较高。

  由于报纸的定位和记者采访所限,同一区域内,报纸过高的重复率,让不少报纸的存在显得毫无意义,因为人们只需要一份报纸,即可知晓此区域内的重要新闻,同质化的竞争让不少报纸沦为鸡肋。

  值得一提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传媒界的“逃兵现象”。曾有历史学家做过调查,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对垒,逃兵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役胜负,因为一旦逃兵数量超过某个阈值,即会影响军队士气,牵连溃败,所以在督军底下,都会设立针对逃兵的阵前处决单位,杜绝连锁效应的发生。

  在中国的传统媒体行业,其实也有着“逃兵现象”,一部分敏感神经更加发达的媒体人开始奔赴转型之路,相继弃船。而那些坐守原地的遗老遗少,虽心在曹营,然而心中隐隐的不安却开始生根发芽……

  困兽犹斗,未为晚矣

  报纸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其本质是报纸的读者群减少,报纸的影响力降低,导致发行量和广告收益下降。面对大势已去的沧桑,“哀其不幸”也好,“怒其不争”也罢,坐着等死决不是明智之选。

  对于纸媒来说,定立好未来发展方向是转型的起点。纸媒或将走向两极,一极走向媒体,走向高端;一极走向服务,走向社区。纸媒的一个方向发展就是走向纯正的媒体,回归媒体诞生之初的初衷,那就是服务政党政治或商业巨头。另一方向,即面向自己的受众,进行社区报的大胆探索,探索锁定特定区域的有效覆盖群体,进而通过包括客户价值最大限度挖掘,从而实现媒体价值的增值。

  举例来说,个性化和奢华化的私人定制就是很好的模式。传统的带有强制性质的订阅方法已经过时,未来更加注重个性化,私人定制也越来越普遍。奢侈化更是纸媒探索求生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有很多纸媒都在不同幅度地提高其价格,成为小众产品,比如近些年的财经类杂志和时尚类杂志都多多少少收获了成功。纸媒奢侈化也会改变原有的销售渠道,销售渠道要更加精准,例如会所、休闲中心、个人收藏、娱乐场所等等。

  传统媒体发展的地域方向也需要把握清楚。大型城市的报业空间由于新兴媒体的竞争越发紧缩。纸媒尤其报纸一线城市已近饱和,二三线却仍然有很大潜力。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3多亿人口,网民数为5.64亿,虽然中国的网民数量世界最多,事实上网络普及率只有42%,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没有“触网”,中国有6亿以上人口仍靠传统媒体吸收资讯。在北上广等一线甚至二线城市,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APP等已经不是新鲜事,用户群体已然成熟。而三、四线城市甚至是乡镇、农村地区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新媒体的触角虽已延伸到非常基层,但大的新媒体公司并无暇顾及二三线城市,其竞争力还未完全延伸,就也就成为了传统媒体不同于新媒体的竞争力。

  传统媒体应当坚持“内容为王”。《福布斯》中文版副主编尹生曾说:“表面上传统媒体的衰落是伴随发行量的衰落,但本质上却是传统媒体在所处领域影响力的下降,它正在失去信息、真相、观点和信任源头的地位,这一方面与它在内容领域投入收紧和质量下降有关,最近几年昔日主流市场化报刊核心内容人才的流逝殆尽就是例证。”

  作为媒体,纸媒的权威性、采访权是其生存之本,也是最有利的武器,所以纸媒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择新媒体之短而填其空白。最为重要的是,开拓自身新闻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新闻调查、新闻评论、新闻相关常识内容链接的形式进行报道,加强信息的整合能力。在当下信息爆炸时代,强有力的信息整合可以更加立体、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本身,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创新内容还需要颠覆原有思维。新闻工作者从业多年后,往往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价值取向的取舍、写作模式等。所以,对于一些事件报道,尤其是一些常规性报道,要打破原有思维惯式,在采写前,对于已获得的新闻线索、素材进行质疑或逆向思考,看其是否有其他一些尚未被发掘的“隐私”。

  后纸媒时代的生活

  设想一个没有纸媒的未来,实在可怖。

  一个免费的资讯来源就此湮灭,当一个可以对照自身“先进性”的落后分子从历史舞台消失后,新媒体就要在短平快之外凭一己之力担当起从深度报道到深度评论的一揽子重任了,好在初期还会有一批来自纸媒的“烈士”堪当重任,以后那些生在网络中、长在新媒下的后进新锐们如何练这些活儿就不得而知了。

  后纸媒时代的生活,不仅仅意味着免费资讯的湮灭。出门在报摊上买张大家都会看的这种或那种报纸,乘地铁上班途中信手翻阅,不经意间会发现周围的人们似乎都在关注同样的头条,同样的赛事比分,此时某种形式上的公共空间就此展开。等出站将看毕的报纸顺手塞给等候捡废品的老人时,一个平民草根社会的生活链条也就此构建,其间不乏默契与温情。然而这一切随着后纸媒时代的到来都烟消云散了,报贩和捡报纸的老人都不见了,只留下一个个拇指族在海量的信息中,像个没头的苍蝇,浅尝辄止。

  那些习惯了阅读晚报或都市报的老人们该是多么的寂寞,很难想象他们会迷恋上手机阅读。这些被时代的潮流无情甩到身后的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获取信息的窗口,那种上百万的发行量所代表的社区感和共时性,是赋予他们存在感的重要标尺。一份报纸的消失,更多地意味着一个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窗口的关闭。

  这种“窗口感”的失去,也同样袭扰着行色匆匆的精英们,那些在酒店大堂或飞机入口供人们任意抽取的地方报纸或杂志,在不经意间提醒着人们时空的转换。没有了这些承载着鲜明当地气息的纸媒,我们所谓的旅行可能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而已:用手机浏览全世界的讯息,用手机随手拍下周边的一切,只有回到家中,再次打开手机,才恍惚记起刚刚经历的旅行。

  也许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期待纸媒凤凰涅槃后带给我们的惊喜……

  (据搜狐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