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零售业逆袭之困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沃尔玛,1号店
  • 发布时间:2015-09-14 12:47

  7月23日,沃尔玛宣布全资收购1号店,控股比例由之前的51%变为100%。同一天,阿里巴巴宣布在全国推广天猫超市,正式进军商超领域。在O2O话题热火朝天的今时今日,零售业的整合变革与转型突围值得探讨。

  在美国,沃尔玛的电商规模已达到亚马逊的1/6,显然希望1号店快速在中国市场实现同样的地位。可是,1号店要完成使命并不容易,尽管自2008年创办以来,每年都在高速成长,但是直到2012年沃尔玛增资控股51.3%之际,其仍未进入中国B2C电商前十阵营。2014年行业前两名天猫、京东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9.3%、20.2%,而1号店仅1.4%。从1号店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来看,短期内还无法实现沃尔玛的迫切愿望,并购成败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

  不过,实体零售商布局线上电商,已是大势所趋。店铺租金上涨、网购日渐普及等因素,导致零售业利润缩减,有些巨头级企业亏损严重,两极分化趋势明显。

  无论盈亏,许多实体零售商都先后试水O2O:华润万家早在2004年就以“万家摩尔”试水电商,但2013年已关停,两年后又以“e万家”再战电商;2012年5月,麦德龙天猫商城正式上线,一年后停业,自建商城的配送范围也被缩减;2013年12月,大润发上线飞牛网,全品类商品全部自营;同一年,永辉成立全国电子商务总部,上线生鲜电商平台“半边天”,次年便试水微店App;今年5月,家乐福网上商城上线,所有商品均由距离最近的实体门店配送。以上实体零售商转型电商的路径大同小异,几乎都以自建电商渠道为主,大多数都经历过失败、挫折,然后又调整策略继续征战。

  传统零售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不仅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还要提升用户满意度。可是,满意度和客服水平的参数指标繁复庞杂,很难做到精准判断。

  而且,传统零售企业只需服务好价值贡献最高的客户群,遵从“二八法则”。但互联网经济用的是“长尾理论”,为抓住每个单品类的长尾客户群而极力丰富产品类。传统零售企业的优势是线下实体店和忠诚度高的客户,传统零售和线上电商的经营理念、方式完全不同,以自建渠道转移或扩张到线上这条路很难打通,往往会顾此失彼,难免会失败。

  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这两种论调虽然都有失偏颇,但都指向一个事实:传统零售商必须先成为互联网企业,再做O2O转型。

  传统零售商无论是自建或是并购在线商城,都必须建立线上渠道,搭建平台。然后,不仅把线下商品搬到线上,还要开拓更多品牌和品类。最关键的是构建客服和物流系统,并尽可能以在线支付、闪购、秒拍等互联网服务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完成互联网转型之后,再做“互联网+”,以线上云店和线下体验馆增加与用户交流的连接点,以应用场景、虚拟展示等丰富商品的陈列展示,再以场景互联、社交服务等黏住用户,提升服务满意度。

  当前大多数传统零售企业的O2O转型,还处在“+互联网”阶段,少数巨头已开始向“互联网+”跨越,道路凶险却无成功先例可循,实际上全球传统零售企业都面临同样的转型困境。而对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而言,零售企业O2O转型之路是难得的案例样本,值得充分借鉴,深入思考。

  陈润(财经作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