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波:“历练”出智慧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路遥,保险行业,农行
  • 发布时间:2015-10-10 17:20

  项俊波指出,互联网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金融跨界经营等将对中国保险业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创新驱动将使得中国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路遥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能够走对的人不多,项俊波算一个。从参军入伍到参加高考,从报考经济学到成为审计员,从负责上海总部筹建的央行副行长到推动农行改制上市的董事长,再到保监会的最高层。项俊波一路走来,但走得并不轻松。

  从2011年10月出任保监会主席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4个春秋,4年间保险行业发生了不小的变革,作为监管者项俊波又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呢?

  “自断手脚”主动削权

  他曾经是一名审计员,即使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也没有选择妥协;而作为银行负责人,他用两年时间把农行的不良率从23.43%降低到2.91%,并顺利操盘农行重组和上市。

  挥手告别过往,一直习惯穿便装的项俊波来到了2011年的10月,当他得知自己将出任保监会主席一职时,坦言“确实也没有想到会来干保险”。毕竟从银行到保险的行业跨度比较大。在三大金融监管机关换任之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了要求:尚福林任银监会主席,给一个月时间熟悉银行业情况;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给一个半月时间熟悉证券业情况;项俊波任保监会主席,可以给两个月时间来熟悉保险业情况。结果,两个月不够。“一调研就是半年多。”项俊波说。

  当时的中国保险业已经结束了十多年的高歌猛进,年度保费增速由20%多降到了个位数;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低于社会平均回报;保险公司约三分之一的销售依赖银行渠道……经过半年多的调研走访,项俊波发现保监会成立以来,对保险行业管得比较紧。甚至被业内人士戏称是“保险总公司”,也被人称为是“父爱主义”。这样一来,捆住了保险公司的手脚,使得保险资产收益难以提高;另外对待业内风险事件,监管部门也很难完全从监管者角度严格执法,对业内呼吁的改革,难以贯彻。正如项俊波说的“家长打自己的孩子下不去重手,即使犯了错也觉得是好的,这是护犊子的本能。”来到保监会会后,项俊波力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将中国人寿、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行政管理权,从保监会剥离出去。有人说项俊波傻啊,一来就砍掉自己的权力。“但我觉得这是应该的。”项俊波说,“因为这样定位更明确,监管者就是监管者。”为了整个机制的健康,自断手脚,没有勇气和智慧是很难做到的。事实证明,保监会主动削权,对保险监管重新定位,为日后放松管制、以市场化手段加强监管的大方向铺了路。

  谈到下一步的改革,项俊波认为“当前,市场化改革既要克服市场化不够、市场活力不足的痼疾,又要克服市场化过度、市场规则缺失的缺陷,循序渐进地往前推。”

  服务大众力挺养老

  要先把中国保险发展好,还要放眼看世界。项俊波发现欧美市场经过金融危机后,保险业仍然相当强大。美国的保险总资产加上养老这块,有17.4万亿美元,而银行才13.6万亿美元。保险公司是许多大银行的股东,因为保险管理的是长期资产,在金融市场举足轻重。但是保险业总资产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比重小,银行资产140万亿元,而保险不到8万元。这对项俊波的触动非常大。

  在一次保险闭门会上,他引用了保险业的一个段子:“银行是少林一招鲜吃遍天,靠存贷差就行了;证券是武当,分析股票头头是道,招式千变万化;保险是丐帮,人数最多秩序最乱,污衣派是寿险,净衣派是财险。大家想一想,在群众眼里我们这些公司老总都是乞丐头子、丐帮长老,这还不振聋发聩令人深省吗?”还有一次项俊波说:“江苏卫视上播的《非诚勿扰》大家都看过吧?24个女嘉宾共有24盏灯,男嘉宾上台后得到22盏灯并成功牵手一个姑娘,那就是爱琴海之旅。我们一个伙伴上去,说是保险公司的,不好意思,灯全部灭了。”怎么才能改变现状呢?

  在对政策和形势的认真研判后,项俊波觉得,未来的保险业将是一个保障覆盖广泛、服务优质高效、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保障行业。保险的服务范围将越来越广、保险的服务功能将越来越强、保险的服务质量将越来越高,一句话就是要服务大众,而养老、农业、巨灾和责任保险则是拓宽服务的重点领域。

  2015年8月15日,项俊波在泰康人寿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调研。“保险业和养老服务业的融合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尝试。”项俊波说。保险资金有着长期投资的优势,可以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或租赁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以及养老养生、健康体检、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养老床位和养老服务供给。同时,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像医疗保险、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

  在调研中,项俊波还和84岁的刘先生聊了起来,刘先生曾师从钱学森,科研出身的他更注意细节。“来了我就拉响了紧急按钮,检验你们的反应速度,结果让我很满意。”刘先生说。据了解,截至2015年二季度,保险业共有9家保险公司已投资或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融612亿元,实际已投资金额199亿元。作为保监会的监管者,在为保险业转变发展欣喜的同时,项俊波也表示要继续抓监管、防风险,做好服务,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段子高手超前思维

  熟悉项俊波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有着超前思维的人,特别强调创新,有智慧有远见,还是一名“段子高手”。

  讲不好笑话的教授不是好主席。在一次会议上,他说了这么个段子:设想有一天,个人信息全部联网,健康饮食运动驾驶等都成为费率计算依据,生命表不再按年编制,发病率细化到月甚至天。到时保费不用再按年缴而是按天。每天起床会收到保险公司提示:今天有雾霾建议在家办公,如坚持出门当日保费提高5%,如带上口罩出门费率提高3%。虽然现在这看起来是个笑谈,但是对于年过半百的人来说,可见其看得长远。

  项俊波指出,互联网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和金融跨界经营等将对中国保险业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创新驱动将使得中国保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互联网活动的渗透影响,孕育虚拟领域新的需求,保险产品将不断丰富多元;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保险经营管理将全面实现精准市场营销、精确风险定价、精细客户服务。

  除了对新事物持拥抱的态度,对于以前的老观点,项俊波也有自己的思考。以前人们总是认为理财和保障是对立的,但是项俊波认为两者并不对立,因为居民财富持续增加本身就是一种保障。所以对于财富管理也就是理财型产品的发展,他也寄予厚望,对于保险业来说要积极参与财富管理大市场的竞争,把人生规划和财富规划结合起来。

  到今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3702.53亿元,同比增长19.27%。保险总资产1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1%。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0.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11%。“今后,国内的保险机构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要在国际市场的‘大风大浪’里锻炼和提高,与国际顶尖保险企业同台竞技,将有更多的中资保险机构跻身世界500强。”项俊波的声音让保险业内人士倍感振奋。

  工作中不能缺乏智慧和勇气,生活中也不应缺少激情和热爱。鲜为人知的是,生活中的项俊波竟然是个“编剧”。因为酷爱文学,他的理想一度是当作家,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没有放弃对文学的激情。“他总是利用节假日搞创作,在国庆、春节写剧本。”他的题材相当广泛,最出色的是与审计有关的反腐影视剧,早在1986年到1987年,项俊波创作过国内第一部反映审计工作的多集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该剧由田壮壮执导,李雪健出演,项俊波本人担任制片和编剧。“他特别关注人性,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对人在面对环境中做出各种抉择的刻画非常到位。”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这样评价项俊波的文学创作。

  而一位和他相熟多年的老朋友则这样评价道“他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无论是做官,做人,还是搞文艺创作。”这种智慧,除了天赋,可能更多是他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中历练出来的。

  文_本刊记者 李明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