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魅影重现江湖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A股,亚太股市,新兴市场
  • 发布时间:2015-10-10 17:51

  诗和远方我们已不敢再去想,目前要的就是眼前和当下。恐怖面具下的“暴跌”到底是如何发生的?鬼面之下是天使的面孔还是恶魔的嘴脸呢?

  8月24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无独有偶,欧美亚太股市也遭遇重挫。多个国家股指创近几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全球股市陷入恐慌气氛之中,一时间关于全球经济大衰退的言论甚嚣尘上。诗和远方我们已不敢再去想,目前要的就是眼前和当下。恐怖面具下的“暴跌”到底是如何发生的?鬼面之下是天使的面孔还是恶魔的嘴脸呢?

  全球恐慌情绪剧增

  “这一轮全球金融动荡程度比较剧烈,而且是跨地区、跨产品的,基本上所有的产品都在暴跌。”财新传媒主编王烁说。股票、期货、外汇和石油的全面暴跌,让人们的恐慌情绪剧增,不少资金涌入美债和黄金避险。在全球股市持续震荡时,一些西方媒体将矛头指向中国,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引发投资者的担忧,或引发新一轮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甚至“拖累”世界经济。

  有人指出,此时的亚洲市场很像1998年的情景,1997年到1998年新兴市场国家外储较少,却又大举外债、坚守固定汇率,因此当国际“索罗斯们”来袭时,脆弱的外储及经济结构最终令本币倒下,危机蔓延。

  2015年魅影重现,中国8月财新制造业PMI47.8,低于预期48.2,连续第六个月低于50.0的临界值,创09年3月以来最低,是自1986年以来持续下跌时间最长的一次,石化双雄重仓拖累股指暴跌。另外,贬值潮再次上演,但新兴市场外储逐渐丰满,外债结构也多元化,汇率机制灵活,整体抵御能力明显增强。不过风险依然存在。

  据彭博社报道,高盛分析师TimothyMoe等人在报告中称,市场要稳定甚至反弹不仅需要政策措施,还要更多经济数据好转,以中国来说至少还要6周到2个月时间。新华社报道称,多数海外专家分析认为新兴市场也并不会因中国而遭遇新一轮金融危机。

  暴跌缘于经济衰退?

  针对这次全球股市的持续震荡,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先生认为,大幅波动源自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导致资产价格进行重新定位,应该是全球股票市场共同面对的问题,仅仅靠中国单个国家救市还不能切断悲观气氛的连环串扰,需要多个国家一起救市才能达到稳定的目的;第二目前股市还存在局部估值过高的情况,“黑五类”还存在下跌的空间,大蓝筹目前的估值基本符合价值。从地球顶开始的下行,如果没有不可抗力,应该不会有重新击穿钻石底,如果将时间轴拉长看,3000点也许是地平线……优质股票才是投资人的诺亚方舟。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研究员任泽平认为暴跌的直接原因有多重因素,首先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其次,8月11日到13日,人民币快速贬值4.6%,掀起了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马拉西亚、哈萨克斯坦等本币大幅贬值,美国、韩国和泰国等周边股市均创年内新低,海外市场的普遍低迷以及对未来前景的谨慎预期对A股投资者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是6月15日以来的股灾,对投资者信心打击比较大。

  资金面也呈现两大利空,其一,公募基金减仓千亿元。市场调整之时,机构的策略趋向谨慎。一些公募基金趁着反弹悄然减仓,短短一个月减仓股票市值规模高达千亿元。其二,证券保证金连续四周净流出,累计达4262亿元;再加上市场热点匮乏,情绪低落。近期成交量较之前大涨时出现明显回落,重拾升势仍待人气回升。

  而任泽平则认为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各国只刺激不改革以及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带来的全球需求缺口。次贷危机后,各国主要依靠货币和财政刺激经济,实际改革力度有限,且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和货币政策周期不在一个轨道上。现在美元进入强势周期,历史上美国货币政策收紧是引发多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同时,来自中国的需求持续下滑,改革前景迷雾重重,当前放眼全球,没有那个国家能够弥补中国经济衰退带来的全球需求缺口。本轮牛市最大的支撑是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互联网+、工业4.0等对于中国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的重塑,而近期互联网+正在挤泡沫,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工业4.0改革的进展远远未达预期,最终效果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系统性风险并未消失

  面对全球股市的震荡和不断蔓延的恐慌情绪,决策者总是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要学会迅速去灭火。但是尽管恐慌势头会渐渐归于平静,但不代表系统性风险因素从此就消失了。

  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认为,情绪的转变并不是发生在昨天,一直是有各种各样的信号,油价开始下跌,然后从新兴市场货币,像卢布包括亚洲的一些货币都开始纷纷出现贬值,资本开始外逃,一直到最近中国经济数字也不好,股市开始跌,人民币开始跌,包括美联储要加息。因为已经到了很恐慌的时候了,任何小小的消息甚至谣言都有可能会触发羊群效应,发生这种踩踏事件。联储迟早也要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而且退出之后会对市场带来什么冲击,其实大家也早就有预期。当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这个刀老架在脖子上,老也不下去,你感觉到那种飕飕的凉意,你待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恐慌,所以极其容易在这个时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踩踏事件。

  此时的救市如果反应过度,用很笨拙的办法去救市,那最后你可能在短期内迅速看到反弹回来,但是把潜在的一些风险因素的火苗用纸包起来,未来某个时候可能还会释放得更明显。

  文_本刊记者 李明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