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外的炒股文化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炒股文化,澳大利亚,中国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1 10:12
在很多国家,尽管是在股市持续低迷之时,他们的股民却并不那么紧张,貌似某只股票的盈亏似乎不会特别影响他们的收益。
如今的中国股市,可谓是跌宕起伏,“惟妙惟肖”啊!任性的大盘,跳楼的散户,何止一个“热闹”了得!但是在很多国家,尽管是在股市持续低迷之时,他们的股民却并不那么紧张,貌似某只股票的盈亏似乎不会特别影响他们的收益。
那么,到底他们的炒股文化与我们有何不同呢?
澳大利亚:股民盯紧中国经济。
每当在股市震荡期,澳大利亚各大投资机构、股民都会锁定一个电视频道,双眼紧盯电视屏幕,专注收看、收听--中国统计局在公布中国当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
为何中国的经济数据会引起澳大利亚股民如此高的关注?原来,中国CPI数据是审视中国经济现状的标尺,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澳大利亚股市,特别是资源股股票的走势。
据澳大利亚宝泽金融集团投行部董事,投资理财专家艾伯特介绍,澳大利亚股民与其他国家的股民有很大不同。股民占澳大利亚总人口43.5%,占比堪称世界之最。但其中差不多七成股民的股票是由祖父辈传下来的,他们乐于定期收受股息。所以在澳大利亚要看一只股票是否走好,主要看股息派发的好坏。
过去十多年,澳大利亚许多国有公司如银行、电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通过股票上市进行私有化,很多澳大利亚人是因为这些上市公司对其配送股份而成为股民。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股民委托他人理财,并不是自己开户炒股,仅有5%~7%股民为活跃股民。
此外,澳大利亚股市的单日交易量也不大,因为九成股票是由澳大利亚各个投资机构如银行、基金来操作,由散户持有的比例很小。
不过,不直接参与投资、不直接参与股票买卖不等于澳大利亚股民对股市不参与、不关心。特别是在2008年后,每年11~12月召开股东年度大会,股民都积极参与,而且在会上责问、大骂董事会,一点都不客气。
这样的参与度造成澳大利亚股民对投资理财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危机前,澳大利亚股民通常很潇洒,由投资理财师负责其股票投资,常常是几个月不过问一声。现在大不相同,只要股市一有风吹草动,股民电话就一个接一个打进来。
日本:“渡边太太”不炒短线
日经指数(日本经济平均指数)是亚洲股市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每当股市处于震荡期,日本民众和媒体的反应都很平静,他们的讨论仅仅停留在专业媒体和报纸的财经版块。
而且,在日语中,并没有“股民”这个词,他们的措辞比较复杂,叫做“个人投资家”。从这两个词语的构词中,我们就可以品味出,日本人对投资股票、基金、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态度,是比较慎重和严谨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人的投资态度便开始日趋谨慎,许多日本人发自内心警惕并拒绝暴富,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他们:一夜暴富的神话幻灭后,必将带来无尽的哀伤与痛苦。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日本人仅将股票、基金、债券等当作“比银行利率高些”的理财方式,而非赚钱方式。也正因如此,在日本的散户股民中,家庭主妇和单身白领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一般的日本主妇,在缴完房子和汽车的分期付款、安顿好全家日常生活、计划出每年的节庆和度假之后,才会拿出余款的25%至40%进行各类投资和理财。股票一时涨跌,并不会对她的家庭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日本的散户只要买了股票,基本都会长期持有,很少有“炒短线”的股民。此外,他们在确认一家上市企业具备长期成长价值之后,才会买进这家的股票。
加拿大:职业股民比较少
在加拿大,如果你遇见一个时刻“盯大盘的股民”,那绝对是异类。因为,虽然加拿大的主板和创业板股票数量繁多,但大多数股票股性呆滞,每天成交寥寥无几,一天交易结束拉出一根横线或一条折线,绝不是什么出奇的事,因此,传统上加拿大股民并不总盯着盘面看。
这个国家很少有所谓的“职业股民”,除了自己“开盘子”做投资公司或独立经纪人的(这要在中国得算“券商”)。在加拿大,主流股民是有部分闲钱的白领和中产阶级,他们资金充裕但时间有限,委托经纪代理是常态。加拿大也有各种股指期货和“放大盘”的操作,敢入场的倒都是“职业股民”,但为数较少。
而且,在过去加拿大人通常都是委托专门的股票经纪人代理炒股,因为北美股票数量庞大,属性繁多,且各种权证、分配方案十分复杂,许多都需要专业操作,如果股民自己动手,会十分辛苦。因此如果找到可靠的经纪人,炒股很方便。
但找经纪人最大的问题,一是门槛高,二是手续费高昂。一般的正规经纪人都会要求开户资金的下限,15万加元(1加元约合6.3元人民币)算是低的,一些知名经纪人根本不接百万以下的小客户,不会白给你服务,除了交给证监会的印花税,他们都会收数额不小的手续费。
当然,手续费是可以讨价还价的,比如有的经纪会告诉客人,每天交易不低于若干次,或每年交易不低于若干次,就可以减免手续费,可如此频繁的交易,一般人根本不敢去做。
只是在近年来,他们的这个门槛才开始一点点降低,一些银行或投资公司推出一种“自助式炒股”服务,股民参加这种炒股组合,可以不受开户门槛的限制,手续费也会低很多(因为没有经纪人为你服务)。但这种玩法不太符合传统北美股市习惯,所以吸引的多数是亚裔移民。
号称G8中金融监管最严的国家,加拿大券商和股民投资心态都较保守、稳健,因此尽管加拿大股市和美国一样,实行T+0和无涨跌停板的规则,理论上更便于投机,但交易却相对清淡得多。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加拿大股市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公司多、“壳”多、资产重组多,一旦某资源公司宣称发现新矿,或某个“壳”传出并购消息,资金便会蜂拥而至,炒家们利用“放大盘”和T+0规则不断地在一日内买进卖出,股价上蹿下跳,成交量会顶破天花板。但这种行情往往只有“一日富贵”,第二天便偃旗息鼓半死不活,甚至打回原形。
不过,在加拿大,许多人都关心股市。因为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等投资几乎家家都有,而这些基金往往投资股票,股市的涨跌对基金收益影响很大。
文_本刊记者 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