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众筹: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大圣归来,影视众筹,电影
  • 发布时间:2015-10-10 17:31

  中国的影视众筹是否仅仅是昙花一现、海市蜃楼呢?也许一切的盖棺定论都为时过早。

  这几天,《少林寺传奇》系列的导演都晓四年之后再度执笔,续写《少林寺传奇》。与前几部不一样的是,《少林寺传奇4》是在前三部市场反响已经大好、不愁投资方的情况下,选择影视众筹方式--与杭州聚米金融公司合作,联手将《少林寺传奇4》的三分之一的制作费用向市场公开募集,募集期限只有短短的十天时间。

  对于为什么采用影视众筹的形式,都导坦言,影视众筹正契合了他最开始做《少林寺传奇》的初衷:拍老百姓喜欢的影视作品,影视众筹正是一个试金石,可以提前知道你拍的东西是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火爆票房催生影视众筹

  前些日子,刷爆微博和朋友圈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通过众筹方式解决了资金问题后,又通过口碑营销使得票房爆棚,票房量突破2亿,成为国内第一部采用网络众筹的电影项目,而最初参与众筹的109个小朋友的名字,在节目的最后也着实火了一把。

  众筹的作用,无外乎筹资金和聚人气,除了帮助电影带来资金保障外,还能了解用户的需求,实现“大数据创作”,同时庞大的大众投资者又能成为重要的观影消费者。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积少成多好办事”。

  在国外,知名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在短短4年里,就为电影众筹了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帮助超过3000部短片及近5000部电影完成众筹。在国内,借着2014年互联网金融金融爆发的东风,众筹行业也有了蓬勃的发展。虽然相较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实物众筹和遍地开花的股权众筹,影视众筹一直显得低调而内敛。

  但其实这个行业并不冷清。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296亿人民币,增长幅度冠绝全球,预计在2019年前后中国大陆市场会完成对目前排名第一的北美票房的反超。而根据2014年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14年电视剧市场规模为130亿,相比较2013年增长16.77%。再加上网络自制剧和动漫产业的井喷,影视剧行业将会在短短的五年内完成百亿向千亿规模的成长。

  众筹电影喜忧参半

  珍馐面前,巨头们岂能熟视无睹?于是,阿里率先出手,推出娱乐宝,以万能险为打包产品对接项目。百度百发则更为激进,直接依托大数据对赌票房的投资手段,除此之外,浦发银行也参与其中,影视众筹领域,你争我抢好不热闹。

  任何事物都是在挫折中前进的。就在业界一致认为影视众筹将原本碎片化、难以收集的受众喜好借助众筹平台和用户手中的投资额度得以体现的时候,背靠百度大数据支持、对接电影《黄金时代》票房及消费权益的“百发有戏”一期就遭遇“滑铁卢”,与此同时,“敢为天下先”的阿里巴巴旗下“娱乐宝”去年投资的电影《魁拔Ⅲ》表现同样不及预期。票房不佳,也难以兑现当初给众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那么中国的影视众筹是否仅仅是昙花一现、海市蜃楼呢?也许一切的盖棺定论都为时过早。

  虽然,万众瞩目的姜文大片《一步之遥》阴沟翻船,但是另外一部同样众筹方式拍摄的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却意外杀出,上映一周票房就过亿;虽然,《黄金时代》和《魁拔Ⅲ》都表现乏力,但是仅投资几百万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却斩获颇多,凭借口碑营销赢得市场广泛赞誉;虽然先驱阿里、百度纷纷折戟,但是影视众筹领域依旧不乏低调的佼佼者,聚米金融正是其中的代表。

  谁将成影视众筹霸主

  对比阿里娱乐宝来说,聚米金融9%的年化收益要高出不少。这家2015年4月成立的公司何以有如此气魄?

  一番调查才清楚,相比较对手介入的发行宣传阶段,聚米金融介入融资的时间点更早,捕捉市场动向更全面,可定制程度更高,收益自然更高。除此之外,聚米金融的母公司--杭州新鼎明影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依靠律师和金融出身的团队,一直支持影视行业内优秀的中小企业,其在影视领域沉淀的时间更为长久。公司创始人方君在成立新鼎明公司之前,他做了7年法官、2年银行和10年律师。19年的金融法律从业经历让他思考逻辑严密,做事稳重而有分寸。不仅在影视行业有深厚的积累,也投资过IT企业,似乎这一切都使得他在影视众筹的道路上走的相对更为平顺。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2011年至今,新鼎明公司已投资了包括《隋唐演义》、《北平无战事》、《半路父子》、《古剑奇谭》、《待嫁老爸》、《天涯女人心》、《天生要完美》等在内的30余部电影、电视剧等影艺项目,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其参与投资30多个影视剧项目几无败绩、鲜有失手,成为近年影视剧投资领域少有的稳健案例。并以其专业性获得大型金融机构的肯定,与招商银总行联合发行专门投资影视剧的理财计划,与杭州银行共同推出“投联贷”等创新金融产品。

  借助聚米金融影视众筹平台的成立,新鼎明迅速完成了从“TOB”到“TOC”的华丽转身。

  “聚米金融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属于”剧迷“的交流平台,这个交流平台,并不局限于投资,更具有互动和最为直接的市场反馈。将互联网的新型投资模式和互动方式,引入到影视剧的生产、制作、宣发等环节,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影视剧众筹,还可以进行剧本挑选,演员阵容,道具拍卖,明星见面会等等,深度定制自己喜欢的作品。

  毫无疑问,影视众筹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但目前还都处于市场教育阶段,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既定模式,各路诸侯都在试错,即便是BAT也不例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已成定局,究竟谁将成为影视众筹行业的执牛耳者,一切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文_本刊记者 江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