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跳水是否打开下行通道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人民币,美元,金融危机
  • 发布时间:2015-10-11 09:31

  比股市跳水更出乎大家意料的,恐怕当属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自由落体了。虽然这次人民币贬值始于我国汇改的推行,但是这个时点的行动依然会引来多方的揣测。

  8月11日,央行终于出手汇改,“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即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这做市商包含十几家银行,既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它们每天在开盘前报一个比较合适的中间价,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中间样本剩下来的加权平均值,即每天公布的中间价。

  结果,11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2298,较前一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贬值1.86%。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较8月11日中间价又出现接近1.6%的贬值。13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再跌704个基点,报收美元兑人民币6.4010元。14日尾盘突然跳涨1%,报收6.3918元。短短四天的汇率调整幅度约在3%以上,让多方都颇为惊诧。

  就此打开贬值通道?

  这次惊险一跌让大家都纷纷猜测,坚挺多年的人民币汇率是否也打开了下行通道。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年中,人民币始终保持着升值的态势,即便金融危机之后,多国经济低迷,导致货币市场一度掀起贬值战争,人民币始终与美元携手并进。而去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处于高位震荡。据测算,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升值2.95%。

  但是就经济基础为论,GDP挣扎在7%,CPI处于1时代,PPI数据也相当不容乐观。同时,大环境下,各国自身难保,出口大幅下滑。所以,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一直被人们提及。

  基于做市商定价的规则,是否就会一直贬值下去呢。贬值一般为了利于出口和经济增长,于是很多人将这个时点的贬值解读为经济增长的压力过大。券商分析人士分析称,央行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也是因为外贸出口等形势受困于人民币高估,经济下行压力未减等大背景下的合理选择。所以市场普遍认为,外汇市场将呈现持续走低的趋势。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部副主任金柏松估计,此轮人民币贬值幅度可能会达到10%,但时间会持续两年。

  澳洲联邦银行分析师认为,“这肯定不会是一次性事件,预料将进一步贬值,直到中国人民银行稳定现汇价格,以呼应定盘价,预料这将需要更大规模的干预。”

  花旗集团近日在报告中分析道,目前来看,对亚洲货币是持看空态度,对美元和英镑则持看多态度。如果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具有避险价值的欧元和日元将丧失上行动能,例如现在日元的买盘表现是出于人民币和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的避险需求。宏观方面来看,日元和澳元仍有下行空间。而美国和英国的货币政策目前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我们预计人民币仍有继续贬值的可能,各大央行只能从国内经济数据找到下一步政策的指引。

  持续贬值弊大于利?

  但是,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首席全球经济学家朱利安·杰索普说:“有人认为人民币将开启贬值浪潮,但我们认为官方所说的”一次性调整“更有参考价值。”

  在8月13日的央行吹风会上,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指出,不存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并给出了五条原因:近期我国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经常项目长期保持顺差;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境外主体在贸易投资和资产配置等方面对人民币的需求逐渐增加;美联储加息预期已将美元价值有所释放;我国外汇储备充裕。

  瑞穗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持续贬值弊大于利。在当前全球需求仍然疲软的情况下,人民币如果贬值不超过10%以上,很难对出口有太大提振。从这个角度而言,央行此举对于出口的考虑有限,关键在于改革市场化机制。

  同时,在日本投资银行的货币专家也表示,“人民币贬值将导致资本进一步外流,并因此对人民币贬值产生额外的压力。”

  急贬的意义远大于实际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楼市、股市、金市的影响并太大,虽然很多人将其视为货币宽松中的一项,但是它对国内主要市场更多的间接影响,比如M2或者热钱。对此,中国银行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则认为,这部分的实际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但是对于出国读书、出境旅游、代购和境外投资等方面则影响显著。此前由于欧元疲软,在欧洲购买奢侈品、日本商品备受中国游客追捧,但是人民币这样大幅贬值,让出境消费将变得越来越贵,人们能看到的这部分汇差红利就实实在在的缩水了。而欧美国家的复苏则吸引人们对海外的房地产,二级市场比如股票、公司债,以及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等方面的目光。

  而对于外汇市场则是更加直接的关系。花旗银行的分析师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下调使交易商感到惊慌,并引发了一场“经典的风险规避”。因为人民币贬值给投资者造成冲击,将使包括原油在内的一些大宗商品的进口价格更加昂贵,也使得一些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经济受到进一步打击,例如澳大利亚、巴西和智利。

  而路透社也报道称,人民币大幅贬值后,韩国、印度、印尼和日本的决策者仍然表示没有必要采取针锋相对的贸易战政策,但是作为主要的贸易对手,他们还是绷紧了货币政策的神经。所以,是否会引起货币市场上的“战争”,还要看央行对“汇改”下一步的动作,以及未来美联储看似板上钉钉的加息进程如何推行了。

  也就是说,虽然人民币急贬幅度颇大,但是实际影响其实仅止在意义上而已。

  文_本刊记者 刘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