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方面,有欧美的贸易壁垒及新兴经济体的双向挤压,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国内有产业机构失衡、创新力不足等问题。新常态下,企业战略如何制订?国内企业应首先认识自我,看清自身的优劣势,判断其能否适应这种新常态,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所谓新常态,无非就是从速度、结构、动力三个层面来看,即增速从高速增长变为中速增长,经济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传统动力转向以创新为主的动力。
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新常态下,企业战略如何制定?国内企业应首先认识自我,看清自身的优劣势,并判断其能否适应新常态。一个企业的倒闭,除了内部管理的问题,主要是自身对外部的环境变迁产生了不适应。这种外部环境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在国际方面,新常态会不会被外部势力干扰?“十三五”期间,中国企业或将受到比任何时期都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结美国失误的结论是美国经济太内向化出口不够,因此政府将经济再平衡的着眼点放在出口领域,要把美国打造成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推行“一轴两翼”贸易制度,或将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出口大国挡在发展的快车道外。此外,现在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以及周边国家快速崛起对中国实现了双相挤压。
此外,还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013年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战略,日本推出机器人新战略,我国也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战略规划。这次出现的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一旦来袭,中国传统制造优势将完全丧失,存在被世界经济边缘化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在新的产业革命中去消化这些技术。
在国内方面,历史积累的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日益严重。(1)是粮食安全。我们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83年进行全国推行,客观讲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如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矛盾。习总书记在去年会议上提问:十年之后谁来种地?城乡分配差距过大,激化城乡矛盾是十三五期间不得不迫切解决的问题。(2)产业结构失衡,内需矛盾异常突出。目前除了消费不足之外,投资出现明显下滑。(3)创新力不足,大量设备仍然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4)进出口结构失衡,经济脆弱。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三分之一制造业,出口量巨大,但产品附加值极低。
基于理性的企业战略
中国经济要在这样的内外环境当中找出一条生路!因此,新常态下,企业要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拥有战略理性至关重要。战略理性是指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尊重客观规律。中国企业存活期不长的现象就是因为不尊重规律。据统计,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42岁,中国企业集团公司是7~8岁,中小企业2.9岁,大部分企业活不过两岁。企业想永葆基业常青,就要学会观察、研究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能有效规避风险。
基于此,企业战略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支撑百年老店运转的人才团队;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创造品牌,产品要跟品牌捆绑在一起;善于管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需要融入互联网+;设计先进的企业制度,把各个主体的权利、责任关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内部分配结合起来,调动员工积极性。
(本文摘编自演讲内容,未经演讲者审阅。)
文/韩保江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