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静海跨越式发展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十三五,静海
  • 发布时间:2015-10-23 11:52

  静海过去只是低头走路,发展视野受到很大局限,现在将自身融入到京津冀发展的大格局中,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大视野。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及天津实施方案,静海要成为社会主义“双城计”的卫星城,提供物流、配送、生活配套等服务。

  静海是天津市十六个区县之一,是津南的门户。近年来,静海经济发展很快,2014年我们的GDP是583亿元,公共财政收入51亿元。今年上半年天津市GDP增速是9.3%,而静海县是11.4%,预计全年公共财政收入将近60亿元。

  静海难题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多难题和困惑:

  结构调整的问题。不调整没有出路,但是调整起来,作为一个基层的县级政府,资源有限,尤其在寻找出路方面受到很大局限。此外,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控能力。

  环保压力日益加大。我们对于生态环境诉求越来越高,环保压力诉求对于结构调整,需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型。

  人力资源与资金的缺乏制约了静海的发展。

  公共财政的绝大部分要上交中央财政,本级财政收入有限,维持吃饭还有一定的压力,要解决住房、养老及城市发展,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十三五”发展思路

  我们借鉴“十三五”、京津冀、一带一路、滨海新区自贸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区域的发展思路,为静海设计了一揽子的总体解决方案。

  大格局,大视野。静海过去只是低头走路,发展视野受到很大局限,现在将自身融入到京津冀发展的大格局中,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大视野,同时仍要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健康的发展理念。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及天津实施方案,静海要成为所谓社会主义“双城计”(即京津两大城市)的卫星城,提供物流、配送、生活的服务。目前,静海正在打造交通畅达之城,加强与天津市区的联系,实现东联西通。同时,静海正好处在河北省五个县市和滨海新区港口联系的中间地带,我们通过污水港、保水仓的建设为河北省五个县市发展提供与港口联系的机遇,同时把天津港的服务能力辐射到河北省五个县市。因此静海将成为津沪高速走廊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的重要节点。

  产业升级。首先我们要实现本地的产业化升级,抓住撤县并区的机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公服务管理的整体水平。静海作为一个区域,在注重配合两城发展的同时,将以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三区联动的方式,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小城镇。

  绿色生态之城。我们要加强环境整治,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由于气候变化,静海近年来连年干旱,特别需加强水环境的建设,这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们以团泊湖区域为中心,加大了对现有水系的治理力度。最近,我们正准备借助世界银行清洁基金的技术援助,改善水环境,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

  精神文明与改革创新之城。近年,静海被国家批准为精神文明城市、智慧城市的示范建设城市。按照国家标准,约有50类的智慧产业。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吸引互联网硬件、软件、大数据研发等企业,建设静海智慧城市,为产业升级转型找到新的机遇,实现改革创新之城的建设。

  (本文摘编自演讲内容,未经演讲者审阅。)

  文/蔺雪峰 天津市静海县县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