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最美的书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瑞士,平面设计,瑞士最美的书
  • 发布时间:2015-11-30 13:56

  瑞士主义风格的特点简单明确,信息传递准确,迅速风靡全球,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为广为传播的流派,因此也得名“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即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由此可见瑞士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力遍及全球。

  瑞士最美的书展览

  “瑞士最美的书”大赛由瑞士出版商协会发起组织,1998年起由瑞士联邦文化局主持,大赛评审团由专业设计家构成。历来以国际化的视野与对书籍装帧的整体观念的高标准为世界广为好评。在本届北京设计周中,瑞士最美的书展及海报展在[敬人纸语]举行,本次展览提供了集中了解最近两年瑞士书籍现状与趋势的机会,也让我们更直观的关注“瑞士风格”在全球设计领域内的最新动向。

  书为何物

  观赏任何展览都要提前做一点功课或者思考,以免空入宝山,首先我们不得不对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书是什么样的存在?虽然它在我们的日常中司空见惯,但书是以文字或图像呈现的思想载体。当然书最核心的部分,甚至其灵魂都是内容,而这内容就包括设计者的审美力与智慧。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正是因为有了可以记录流传的物质载体,才能够不断地累积,并且定时地产生爆炸性的进步力量,让人类文明走向一次又一次的巅峰。

  但书却又并不仅仅只是思想的载体,她同时也是人文艺术审美的综合体,书籍的艺术设计的美学价值不容置疑。而书的设计美学却是随着物质载体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人类的智慧载体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沿用至今的纸,乃至以后的电子化。宏观意义上书籍的设计史可称得上是物质资料的审美演变史。而如今我们这个介于纸媒与电子媒体的过渡时期中的纸质书籍设计依然有着富余的生存空间,书籍设计的基本要素:书籍设计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永远二维形态的形式元素的支撑,诸如图文配置、色彩、空间、形态、物化工艺等。古典主义的书籍设计不厌其烦地穷尽奢侈,各种为了保护纸张的滚金口(Gilt Edge)设计、书口画设计的存在也只会因纸这种物质的存在而存在。

  瑞士风格

  瑞士风格的特点可以简略的归纳为概括抽象的造型、近乎极致严谨的构图,这些特点源于早期创立者独到的设计原则:减少视觉元素的干扰,又结合网格(Grid)系统来创造一种具有灵活性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近乎成为设计之“现代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设计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现代主义风格的滥觞,与古典的、民族的截然不同的特点使其一枝独秀,这必然要得益于瑞士主义风格(Swiss Style),根植于新版式设计运动,自1916年于苏黎世萌芽而后影响波及欧美,对现代设计的整体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展览“瑞士最美的书”能够充分感受到“瑞士风格”书籍设计在设计、理念、制作上的关注:对于编辑理念的开放,完成实现设计的严谨度与制作品质意识的把握度,都有诸多看点,其普遍的优秀设计水准也反映出瑞士高品质的教育成果。与此同时可看的瑞士海报设计,它保留着平面的特质,其中包括解说性的风格与传统平版印刷手工艺手段的应用,简洁的形式、强有力的观念、客观性以及图文的完美融合,展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先锋视觉语言、创新思维、独特手法以及新美学运动方向的探索。

  《我是你的眼》

  这本精美的画册向读者介绍了描绘大城市的新方式,即使用苹果地图应用的截图。这款软件可以从航片数据库中迅速提取任意建筑或街道的三维立体照片,让你体验“飞越”城市的感受。但仔细观察,这些类似胶片的实景照片通常是模糊的绘画,而书籍印刷超大截图无缝连接的设计,使这种效果更为淋漓尽致。大量细节涌现,开拓了真实描绘与诗意呈现之间的中间地带。本书赋予虚拟绘画世界真实的质感和持久,而这个虚拟画作仅存在于软件使用者观察的瞬间。封面插图的选择恰到好处,引人注目但对内容又有所保留。

  作者:Regula Bochsler,Philipp Sarasin,Zürich

  设计师:Marietta Eugster,Zürich

  Gustave Courbet

  画册采用传统封面设计,但内容上凸显了一些惊人的设计决策,成功地重新塑造了知名艺术家Gustave Courbet。 Courbet 似乎更像属于 20世纪的艺术家,而非 19世纪。介绍部分采用全出血、细节插图,经过非同寻常的组合,展现大气的绘画风格或绘画的抽象区域。之后,以大幅全出血形式展现完整作品时,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根据设计板式,作品跨页展现,完全跳脱传统艺术画册的设计。标题、文字、插图说明的字体大小完全相同也体现了这一点。图片都经过精心编辑,使每个主题下 Courbet 的画作都能与文字对应。书籍的整体效果引人入胜、信息详实,极佳地呈现了艺术家的毕生作品。

  编辑:Ulf Küster,Fondation Beyeler,Riehen

  设计师:Studio Marie Lusa,Marie Lusa,Martina Brassel,Carmen Tobler,Zürich卡尔·安德烈《诗》

  《诗》这本画册由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和沙夫豪森万圣博物馆共同合作完成,体现了出版计划能够促进书籍设计的发展。尽管几近方形的书页及某些设计曾为公司早期出版的艺术家作品所采用,如去年“瑞士最美书”大赛的获奖作品Pierrette Bloch 作品集,新书并不是纯粹的复制品。其中的作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并以最佳角度呈现。虽然中规中矩,但每一个设计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充满了自信。两幅或四幅插画跨页展示的连贯安排,使多变的肖像和景观模式完美融合。印刷质量上乘。呈现方式并不过时,相反,具有新颖独创的经典风格。

  编辑:Museum zu Allerheiligen,Schaffhausen

  设计师:Nicolas Eigenheer,Vera Kaspar,Zürich

  你的土地 我的土地:12年大选

  这本书关于 Susie,是纽约艺术家阿什利· 比克顿(Ashley Bickerton)的早期作品,20 世纪 80年代他曾属于杰夫· 昆斯(Jeff Koons)创立的Neo-Geo 集团。本书采用两种截然不同又全然一新的呈现方式。前半部分是一个系列长作,包含全出血、高对比度黑白照片,展现雕塑和绘画的微小细节。偶尔配有大号字体印刷的艺术家语录,以具有挑战性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作品。配有小幅展览现场照片的文字部分之后,是许多四色图页,一直到本书末尾,页面上的作品色彩极为丰富,个性特色突出。这些作品孤立于它们产生的环境,从它们的时间来到了“当下”,在此刻被审视。另一个与众不同且成功的便是本书抽象的黑白封面,封面几乎没有体现书籍的任何内容,仅仅是画册内一副作品的一个细节。

  编辑:Fredi Fischli,Niels Olsen,STUDIOLO,Zürich

  作者:Ashley Bickerton,Fredi Fischli,Bob Nickas,Lauren O’Neill-Butler,Niels Olsen,Abigail Solomon-Godeau,John C. Welchman

  设计师:Teo Schifferli,Zürich

  瑞士的平面设计既反映出国际风潮,又体现本土气质。这对于我们面对电子载体的挑战,如何让阅读趣味盎然地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多了一点回味。物化与创意、传统与现代、国际化和民族风,瑞士的设计作品带来多层次的参考界面和思考,这对中国的新造书运动和平面设计新范式的探索不无启发。

  需求的永存带动设计的永存

  前文已谈,书是综合了各种人文思想的载体,毫不避讳的是,设计也是其组成部分之一。但纸媒的危机确实近年来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阅读的兴起,必然会导致纸质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对于纸媒而言,电子媒体的优势自不必说,我们要关注的是,纸媒未来的生存空间,答案必然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有,还很大,只不过会改变形态。并且,我们认为纸质媒体未来甚至也只会改变自身的物质形态,其形式本身与内容的开发并不会发生巨变,思想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交流也是永恒存在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书籍设计的需求也必定是永恒存在的,因为人永远都会存在阅读的需求,由于人是一种永远都在寻求答案的动物,我们对于“未知”的一切永远充满了好奇,任何能够勾起疑问的都让会让人刨根究底或掘地三尺。因为人永远都有阅读的需求,那么书就永远有存在的空间,因而美好的书籍设计,比如此次的“瑞士最美的书”展可以让我们在“美与功能”的历程上又更进一步。

  吕敬人曾经说过,“纸”本身这种材质可以显现自然的痕迹,这种可以实实在在的有触觉体验的材质有着的是电子阅读绝无法替代的亲近感。各种信息的冲击下,书籍的设计可以让庞杂的内容信息变为尽然有序而富有逻辑关系,才可便于受众理解,在此基础上附加一定程度的修饰与美化,一是为了取悦读者的感官体验,而是让书籍的核心内容更加容易被读者所接受。那么好的思想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表现,必然会需要对其进行美学上的规划,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书籍设计是一门永恒的职业。人对审美的永恒追求:审美的需求对人而言,是固化的,并且是可以培养的,那么永远存在的需求必然会带动对新创作的需求。现今我国的图书出版市场很大限度地改造着出版体系,越来越多的出版商人愿意在书籍设计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愈来愈多的人明白,设计是生活品质的保障,也是产生“美的邂逅”的暖床,而此次对瑞士主义风格的透彻认识则是我们进一步丰富视野与进一步前行的助力。

  文>李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