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智”领国际化新征程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联想,杨元庆,中国智造
  • 发布时间:2015-12-09 13:48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出口放缓等压力,联想集团坚持国际化眼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个引领“中国智造”的新联想

  31年前,柳传志怀揣20万元创立联想集团;19年前,联想电脑开始稳居国内销量第一;11年前,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两年前,联想电脑销量升居世界第一;1年前,联想集团宣布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今天,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出口放缓等压力,联想集团坚持国际化眼光,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逆势扩张。

  日前,联想集团召开“聚力用户再踏征程”全球誓师大会,开启了新的征程。11月12日,联想集团发布了截至2015年9月30日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联想智能手机在国外市场总销量同比增长295%,共售出2470万部。在印度、中东、非洲、东欧等市场联想手机均有增长。

  杨元庆认为,联想的移动业务现在当务之急不是中国市场,而是海外市场,尤其是海外的新兴市场。在销售渠道上,杨元庆称主要会在零售端及运营商市场寻找增长点,而不是在线市场。“在线市场并非不重要,而是现在在中国这个市场非常不健康,大家都很难赚钱。”杨元庆说。

  以智造拥有真正的用户

  作为一家最早全球化的民族IT企业,联想在中国IT制造业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一家普通电脑经销商到收购IBM个人电脑和摩托罗拉,并成功拿下个人电脑全球第一的宝座,联想的成长实际上就是“中国智造”从中国走向全球的一部经典教科书。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都不可避免地面临重新洗牌。时代变革的风暴眼是互联网,但盘根错节的风暴后面还是用户。”杨元庆说。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联想在努力推动内部管理机制转型。未来,联想提出要形成小分队的作战方式,管理上呈现扁平化、咨询化、开放化,职能部门和专业化团队服务于小分队,而这些小分队聚焦客户,通过组织的战略转型,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瞄准全球市场和用户的国际化战略,为联想带来了骄人业绩。2014年,联想平板电脑全球销售1200万台,同比提升26%,比行业平均高出22个百分点;联想智能手机全球销售7600万部,同比增长50%,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真正拥有用户,拥有真正的用户。”联想着力推动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开拓“设备+服务”模式,加强与客户的直接互动,将客户从交易型转变为关系型。联想认为,这是未来企业生存发展的长久之道。

  以国际化适应互联网+

  在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传东看来,互联网时代下,联想正在经历着从一家民营IT企业到跨国多元化集团的脱胎换骨的变化。

  王传东表示,现在,联想集团有9位执委来自全球6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100位全球高管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联想公司的内部也弥漫着浓浓的多元化味道。宽敞的办公环境,一边开会一边喝着咖啡随意交流,当然,这只是外在的表象。

  联想的国际化更多的是体现在公司制度、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以及企业的视野和观念的进化。

  王传东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收购IBM之后,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加速,但摆在领导面前的就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语言则是摆在整个国内团队面前一个最大的拦路虎。在杨元庆的推动下,联想一段时间内从上到下都将英语作为内部沟通交流的首选,开会的时候都要讲英文。类似这种多元化融合带来的碰撞和冲突,始终和联想的国际化成长之路如影相随,并最终推动联想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巨头。

  打造引领“中国智造”的新联想

  尽管在全球化上联想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移动互联网浪潮也让联想遭遇到了公司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全球个人电脑需求不振,移动业务进展不顺,都在困扰着联想。定位于“本土成长的国际化企业”,联想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互联网+”潮流下,以前的营销策略和渠道优势必须要进行改变,从而打造一个引领“中国智造”的新联想。

  王传东认为,现在的营销正在从交易型向关系型转变,如何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性是关键。联想除了有很高的品牌饱和度以外,领军人物柳传志、杨元庆等的活跃度,更是联想营销转型的重量级筹码。同时,联想对自身品牌的持续建设,以及联想人骨子里的战斗基因,转型的道路上联想将走得更快更有力。

  不久前,柳传志在联想控股上市时就表示,未来联想控股的投资选择一定要拥抱“互联网+”,管理层一定要“放空大脑”,决不能墨守以往在IT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根据联想控股的计划,将把上市募集资金的约55%至60%用于战略投资以收购新业务及发展现有业务,重点在消费、服务以及金融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寻找具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

  本刊记者 武志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