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互联网+”应明确的两件事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互联网+,微信,WiFi
  • 发布时间:2015-12-11 10:32

  作为会展项目的承办者,主办单位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最能反映出行业的诉求点的,以下是两位参加此次“互联网+”沙龙活动两位嘉宾的采访实录,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北京天施华工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韦:展会进行“互联网+”的尝试一个很重要的支撑条件是场馆技术,我们也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尝试,比如现场导航、观众登记等方面,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场馆的技术达不到要求。很多场馆的网络设施不太好,观众一般都是在现场使用手机流量进行扫码,我认为要想普及使用互联网管理或服务,首先要解决场馆的硬件问题。而且,我们比较关心展商和观众对于“互联网+”的反馈和态度,这一点,我们希望与已经在这方面比较成熟的展会交流、学习,从而决定进一步的方案,再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接触。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陈立刚:我们目前对于互联网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展会宣传、门禁登陆等领域,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展商和观众还是比较认可的。我们主办的展会主要是中国针棉织品交易会和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简称“劳保会”)。由于劳保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许多企业的工作人员年龄比较大,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要低一些,不过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也使许多企业的接受程度大幅提高,效果还不错。现在大多数场馆硬件跟不上,很多实现不了WiFi全覆盖,这也影响到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我们除了登录系统是外包给互联网企业之外,其他方面都是自己在做。对于信息安全,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主要的数据还是我们自己掌握的。对于线上展会,我们还没有尝试。对于劳保和针织这些传统行业而言,产品更新速度较慢,线下展会已经满足行业需求,而且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线上平台,所以线上展会意义不大。

  根据两位嘉宾的意见,我们应该明确两件事:

  “互联网+展会”要先解决硬件基础

  目前,虽然很多新兴场馆都号称实现了WiFi全覆盖,然而实际使用效果却差强人意。根据一些主办单位的反应,场馆WiFi根本无法满足展会登录系统的使用,观众登录基本上是使用自身流量。根据笔者参展参会的体验,展览型场馆的网络设施明显不如会议场地的设施。许多场馆尤其是大型展馆,或者没有WiFi信号,或者连接不上,或者连接上之后无法运行,而会议中心或者酒店的WiFi则要好很多,基本能满足参会者需要。一个10万平米的大型展览会,现场人流数以万计,以目前的无线网络技术,要满足数万人乃至十几万人同时上网,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我们满腔热情地讨论“互联网+”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相关的硬件是否达标,能否支撑我们的互联网化的尝试。

  要明确“互联网+”为了什么

  现在业内热衷于谈“互联网+”,仿佛不做互联网就一定办不好展会似的,都争相要把展会互联网化,许多展会热衷于做展会O2O、二维码和APP等,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互联网+”?说到底,展会做“互联网+”,是为了方便展商和观众,增强客户体验性,帮助客户成交,增强客户对展会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许多互联网企业在宣传展会登陆软件的优越性时会强调,电子化登陆不仅便于收集客户信息,而且简化了登录程序,减少观众排队时间,方便观众进场,有利于现场管理。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第一,观众是否对展会推出的APP或二维码感兴趣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当下,面对满大街的二维码促销活动,许多人已经对这种形式失去新鲜感,见码就扫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展会APP或二维码如果不结合相关活动如演出或赠送礼品等,是很难吸引观众的。即便是设置了赠送礼品等先关活动,很多人也都是在领完礼品之后就不再关注APP平台的内容,记者在许多展会上就见过这样的情况。如果观众不感兴趣,那么就不会配合完善信息,那么利用相关软件收集客户数据的愿望就会落空。

  第二,互联网工具未必会方便观众。正如前文所讲,许多展馆的WiFi不能满足大量人群同时上网的需求,硬件的欠缺会导致在线上登陆过程中出现卡壳。加之主办方工作人员对于相关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使观众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入场登陆上,这就会使他们的体验感受大为下降,产生厌烦情绪。并且,一些行业大龄从业人员较多,不习惯使用互联网;还有一些展会人流量较少,传统登陆方式完全能够满足需要,没有必要使用互联网工具登陆。如果观众感觉到使用互联网工具登录入场不仅不方便,反而更麻烦,那就难免产生抵触心理,这就与主办方的初衷南辕北辙了。

  第三,并非所有的展会都有必要做O2O平台。正如前面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陈立刚所言,许多企业本身就有互联网平台,线上展会未必会比企业自身的线上平台作用更大。而且有些展会针对线下人群更多,有些展会注重现场交流和实物展示、观摩,线上展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谈展会的“互联网+”,首先要明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要知道是为谁而做,为何而做,不能为了赶时髦、跟潮流而盲目跟风。了解客户需求及其对互联网的态度,再决定是否要“+”以及怎样“+”,才是明智的做法。

  本刊记者|陈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