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十年

  • 来源:新经济
  • 关键字:王石,房地产,白银十年
  • 发布时间:2015-12-16 14:31

  当我们讨论2015年的地产行业时,去库存是必然会被提及的话题。

  这些卖不动的房子,最终变成一个惊人的库存量:6.8亿平方米。按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计算,这些库存可供2200万人居住,而未来几年约有60亿平方米住宅上市,可供至少2亿人居住。

  让主政者宽心的是,陆续出台的调控政策成功刺激这头沉睡已久的“马”,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时候注入一剂强心针。在深圳房价如火箭般蹿升时,三线城市也迎来新一轮购入小波峰,距离楼市全面复苏仅一步之遥。供应端的收缩,加上需求端的复苏,库存逐渐减少,地产危机就将得以解决。

  但是地产行业的持续回暖,并未改变房企的投资意欲。2015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面积同比大跌超过三成,显示出房企投资信心前所未有的低迷。

  与此同时,一线房企的多元化发展步伐日趋加快--恒大在积极介入快消行业后又瞄准健康和金融业务;万达放弃百货积极“瘦身”,同时打造文化、金融和商业三大新支柱,通过频繁地“买买买”布局海外市场;绿地成功借壳上市,为后续的文化和金融产业提供足够弹药;万科的八爪鱼战略则显得谨慎而保守,坚持围绕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子项目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合伙人制度真正奏效。

  王石所说的房地产“白银十年”,似乎已经比想象中更早到来。随着传统房地产业务利润空间在压缩,嗅觉灵敏的资本自然朝着利润率更高的领域流动。“白银时代下,(营收)规模并不重要。”今年起万科不再设定年度销售目标,反映的是房企的经营新思路,利润率比营收更重要。

  如果着眼于短期成效,仅动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就能刺激地产业需求,消化库存;但如果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就必须重视供给端的改革,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向重新思考房地产的发展方向:未来十年,中国人需要怎样的住宅?

  “供给侧”改革,顾名思义就是从生产、供给端入手,改变过去以刺激需求发展经济的思路,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环节上。过去十年,中国房价之所以持续上涨,其根本原因是政策的落点是打压需求,而不是增加房地产的供给。未来只有从供给侧着手,增加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

  房地产在复苏,但房企们却不想玩了,这势必直接影响供给端的改革态势。中央政府9天内4提供应侧改革,也是为房企们指出了一条生路:结束粗放的经营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提供有刚性需求的商品房,实现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对于中国的“房奴”而言,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人生中最可靠的保障;对于房企来说,白银十年里做不做,怎么做好房地产业是未来的生存根本。

  与其押注在风险系数较高的跨领域业务上,倒不如认真做好主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言。

  文|NEW ECONOMY 陆一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