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低调激变

  • 来源:新经济
  • 关键字:房地产,绿地集团
  • 发布时间:2015-12-16 14:36

  “虽然中国房地产的市场规模仍然很巨大,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仍将十分突出,但从长周期的视角来看,行业拐点实际上已经到来,而且不可逆转。”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在张玉良眼中,绿地要想在行业拐点来临时实现“再增长”,“大金融、大基建、大消费”三足鼎立的业务格局就将保持不变。

  当转型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旋律时,“抢跑”的绿地却已在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上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根据绿地控股日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绿地今年前九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360.68亿元,当中,房地产业务所贡献的收入占比已不足一半。同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9.43亿元。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除了能源业务亏损较为严重外,房地产主业利润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金融产业、建筑产业利润均同比大幅增长。

  自绿地将多元化发展提上日程后,便围绕“大金融、大基建、大消费”三大业务板块快速布局。尤其是近期在金融领域内,绿地屡有大动作。

  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绿地香港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陈军在年初时曾提到:“绿地金融产业成立之初即以成为绿地新的盈利增长极为使命,2014年则进一步提出以‘大金融’为目标,推进全国化、全产业布局。”

  今年5月,在绿地香港控股年中业绩发布会上,绿地金融服务信息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金服”)开业,标志着绿地集团正式进军互联网金融业务。据了解,绿地金服的业务主要分为机构交易(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平台、三方理财,地产基金境外融资,PPP)、个人理财(固定收益、众筹项目、资本市场、海外市场)和中介服务(传统中介、互联网中介、P2P有抵押和社区金融),其中机构交易和个人理财将是绿地金服产品研发的重心。

  紧接着,绿地金服旗下的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吉客网也于10月底正式上线,并将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据悉,绿地金服专门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事业部,负责吉客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计划在两至三年内,将吉客网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并形成跨越式增长的盈利模式,届时,事业部将独立为公司。

  而在去年8月,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金融”)于贵阳开设了首家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之后,绿地金融又于今年7月在黑龙江哈尔滨投资开设了绿地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这一平台致力于为私募股权众筹融资产品提供流动性。

  同期,绿地金融还收购了香港四、九号证券牌照,为其在国际资本市场取得“通行证”。其中,第四类牌照可为客户提供买卖证券相关的投资建议,发行研报与证券分析;第九类牌照可提供资产管理,凭全权委托形式为客户管理证券或期货合约投资组合。

  除了积极推动金融的板块业务外,以地铁产业为代表的“大基建”则是绿地所争夺的另一块高地。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就高调表示,在目前已投资三条地铁的基础上,绿地今年还将继续投资七条地铁。

  根据已披露信息,继绿地于去年年底以117亿元投资了徐州地铁3号线项目后,又先后拿下南京、重庆、哈尔滨、济南等城市的多条地铁项目,已实现在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区域等国家重点引导发展区域的5大核心城市投资建设6条重要地铁项目的“大基建”布局,预计总投资规模已达到1150亿元。

  绿地还将继续围绕南宁、南昌、天津等能级较高的区域中心城市推进项目拓展,力争短期内再签约4-5个项目。

  “我们不仅要参与开发,还要参与运营。”据张玉良介绍,绿地地铁产业继在投资开发建设层面搭建强大专业合作团队之后,在资本运营层面嫁接金融资本创新PPP产业基金新模式。目前,由绿地牵头发起的首只千亿规模中国城市轨道交通PPP产业基金已于今年5月正式设立。

  在“大消费”领域,绿地则以开展进口商品直销为切入点,开启跨境商品的零售业务。在去年,绿地通过与上海外高桥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利用自贸区政策红利建立了首个商品货源渠道,同时,还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多地开设了线下门店。据悉,今年绿地还将加快线下实体店布局,推动南京、北京、杭州、宁波等地线下实体店开业运营。

  尽管绿地在“大金融、大基建、大消费”三大业务板块内进展神速,但依旧不能弥补能源业务对公司业绩造成的损失。早前,绿地由于看到了国家能源政策调整中的机会,曾一度将能源作为第二主业发展,能源业务的产值规模也已占其半壁江山。

  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能源产业单价持续低迷的影响,能源产业的毛利一直在绿地的多元化业务中排名倒数第一。为了抵消能源业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绿地也开始主动缩减能源业务。

  今年10月27日,绿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联交易公告,拟与上海绿地资产控股有限公司解除对上海云峰(集团)有限公司34%股权的委托管理协议。自此,云峰集团将不再纳入集团报表范围,同时云峰集团董事长李权不再担任绿地副总裁职务。

  “在产业上,我们看竞争力和效益两个标准,有进有退,目的是保障企业平衡经济波动、实现持续增长,绿地主动缩减能源产业等盈利能力较差的业务规模,释放风险,有利于公司业绩实现中长期向好。”张玉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文|NEW ECONOMY 宋爽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