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且将余时付翰墨

  • 来源:mangazine精英
  • 关键字:刘鑫,收藏,熊希龄
  • 发布时间:2016-01-21 16:07

  收入曾左作品后,企业家刘鑫便开始系统地收藏“湖南近代名家书宝”,如今已藏得“曾左彭胡”、曾国荃、左孝同、何绍基、曾熙、魏源、黄兴、刘长佑、熊希龄等近百幅墨宝珍品。

  “字也美,画也美,字里行间中国心最美。真草隶篆凤在舞,笔墨纸砚龙在飞。”这首叫《中国美》的歌,刘鑫很爱听。刘鑫尤喜笔力雄健、风格豪迈的书风。“我专注收藏湖南近代名家书法精品,著名的书家大作我都有一二,已有近百幅规模。”刘鑫遍搜湖南近代名家的书宝遗珍,欲构建一座“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书法王国。

  初遇曾左

  刘鑫从小特别喜欢湖南醴陵瓷。21世纪初,刘鑫偶识一位行业前辈,拜为老师,此后跟着老师学习鉴赏醴陵瓷。

  2004年,刘鑫在东莞创办了一家环保工程公司。公司事务日渐繁忙,刘鑫再无心力理会他曾孜孜不倦的醴陵瓷。2007年,刘鑫摔了一跤,伤到脑部,公司事务移交,他突然空闲了起来。那年年底,刘鑫偶然在老师家看到一幅墨宝,当下异常震撼,从此开始了他翰墨飘香的收藏之路。

  刘鑫小心打开一幅曾国藩的对联,此联纵130cm,横35cm,行书七言联:“渡水望山寻绝壁,白云深处洞天开”,这是刘鑫收藏的第一幅墨宝。“第一次在老师家看到这幅作品时,我就觉得很特别”。此为曾国藩晚期之作,笔酣墨畅,已无曾国藩早中期作品的拘促,完全放开来了。“老师家古玩墨品很多,这幅七言楹联被挂在前厅最显眼的位置。”刘鑫立于字前看了许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老师看出刘鑫的心思,默默转身离去,顾左右而言他,再不提此字。

  刘鑫心中记挂,每次去老师家都要多看两眼,回来后就研习曾国藩的书法特点。刘鑫说,“此书法刚劲内敛,行笔间万毫齐力,强调转折,欲行又止,既体现出其性格中的刚正不阿、爱憎分明的个性,又表现出其作为人臣谦虚谨慎、深沉内敛的特点。”老师听了,微微一笑,当下表示,“我可以忍痛割爱了。”

  刘鑫大喜,捧回家中如获至宝,他头一回觉得,这种喜悦难以言表。在老师的帮助下,刘鑫开始关注市场上的名家墨宝。“每到周六周日,我就往长沙赶,然后一头扎进清水塘和天心阁的古玩市场,在画廊、文物交易市场流连往返。”

  很快,刘鑫又得到了一幅左宗棠的真迹。此联纵160cm,横33cm,上书:“爱敬古梅如宿士,护持新笋似婴儿。”左宗棠多次应试未举,以师爷之名跻身湖南政坛,蜚声中外,是刘鑫非常崇拜之人。“此作开张、大气,气势恢宏,用笔劲健,结字古拗。整幅对联气息文雅,功力深厚。”刘鑫指着落款说,“左宗棠的作品,左字的这一撇都很重,自信中尽见豪迈。左宗棠14岁写下对联:‘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心气之高溢于言表。”

  大手笔拍下熊希龄真迹

  2006年,刘鑫得知上海一场拍卖会有幅熊希龄的四字横幅—“白沙遗风”。“我本来志在必得,没曾想拍卖会现场有人竞价,我不断举牌,不想放弃,无奈最后完全超出了我的心理底线。”刘鑫回忆,当时这人也是奔着这幅墨宝而去,一次次的举牌过程中,双方争夺激烈,到后来,拍卖价已超过预期很高,对方还是毫不退让,刘鑫这时犹豫了一下,心想像熊希龄这种大人物的作品想必不少。这一犹豫让刘鑫懊恼不已。

  这次拍卖会后,刘鑫久久不能释怀,脑海里总是浮现那幅作品,最初几天,还整宿整宿地睡不着。熊希龄的作品本来存世量就少,错过了这一幅仿佛错过一生,刘鑫感到莫名地遗憾。

  2011年,北京“辛亥百年名人书法专场”拍卖会,刘鑫赫然发现,有一幅熊希龄1935年创作的“双愚堂”。“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兴奋,觉得冥冥中自有注定。而当我看到内容后更加兴奋,我简直欣喜若狂。”

  这幅“双愚堂”是熊希龄为他的爱妻毛彦文手书的堂号。款识:中庸有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不愚者愚,愚者不愚,其愚不可及也。余与彦文皆愚者也,故以双愚名其堂。乙亥冬,熊希龄。

  1935年2月,熊希龄和毛彦文结婚后,租住在上海辣斐德路1331号花旗公寓三楼的36号房。熊希龄因老夫少妻之故,对毛彦文极尽呵护之能事,须臾也不愿分离,并把辣斐德路住处称为“双愚堂”。“双愚”二字是取其与毛彦文为“愚夫愚妻”之意。

  “拍这幅作品也很艰难,但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和遗憾,我这次是坚守到底。”现场竞价激烈,不断有新买家加入,加上资深拍卖师的推波助澜,现场的紧张气氛不亚于一场足球比赛冠亚军的争夺战,大家都想集中火力“掐尖儿”。

  刘鑫势在必得,最后如愿以偿拿下这幅作品。这创下了熊希龄拍卖作品中的成交价最高纪录。很多圈内人都说他疯了,在他们看来,以这样的高点买入,等于“砸”手里了。但刘鑫不后悔,他本就没想过要出让自己手中的藏品,这样的名家经典巨制实在是可遇不可求。“收藏就是这样,要讲缘分,在一定的时机得到了,错过就很难再得到,只留下擦肩而过的遗憾。”

  藏随天意

  如同任何事物的演绎规律一样,每个人的收藏之旅事实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虽然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清代,湖南出过两个状元,萧锦忠和彭浚。此二人的墨宝,刘鑫一直在苦苦寻找。两位状元的存世作品稀少,最近这二十多年才出那么几幅作品,你在任何拍卖会上也肯定看不到他们的作品,刘鑫幸庆自己却能有缘收入萧锦忠的一幅。说起来,为了囊入这幅墨宝,刘鑫颇费了一番曲折。

  长沙芙蓉中路上有家文化主题会所,刘鑫得知,这家会所挂了两位状元的书法作品各一幅。刘鑫很是意外,连忙赶去会所观摩鉴赏,但当刘鑫提出要以高价买下这两幅作品时,却遭到了会所总经理的拒绝。“这几年我一有机会就会去会所坐坐,每次去那里就和总经理聊天,无奈书法的主人就是不肯出让。”刘鑫只能安慰自己,“这是时机未到,缘分还未到。”刘鑫也能理解,“换位而处,如果现在有人看中了我手上的东西,我也肯定不会让。至于以后会不会,我现在也说不好。”

  再一次邂逅萧锦忠的作品,是在一个朋友的古玩店。那天开张,朋友邀刘鑫去瞧瞧。新店内挂有萧锦忠的一个横堂—“清静若水”。萧锦忠,茶陵人,家贫力学,1854年中状元,词翰名噪一时。萧锦忠的这四个字书法结构严谨,字体雍容贵气,有赵孟的风韵。

  刘鑫看到,心惊肉跳。他一直坚信,遇到即是缘分,他没想到,还能在这里再一次偶遇萧锦忠的墨迹。大家都围在这幅作品前讨论,朋友深知刘鑫挚爱,但作为镇店之宝,朋友对于出让一事也面露难色。接连两天,刘鑫都往朋友的画廊跑。最后朋友愿意成人之美,朋友说:“一幅珍品单独挂店里,它也只是孤品。但如果让你收入,那就是充实一个体系,更有超出作品本身的价值。”刘鑫感激万分。

  2014年,在香港嘉德的一次专场拍卖会上,刘鑫一下囊入了四幅作品,其中就有魏源和黄兴的“扇面”,他心里相当满足,回来后的那段时间都难以入眠。在收藏书宝的这些年间,刘鑫说这样令他夜不成寐的情景时常出现。他说自己“书伴浮生半日闲,我饱看不厌”。

  “这样的珍品,一次看到一件就非常难得,很多人一辈子都看不到,而我能一次珍藏这么多,真的是天意。”刘鑫说,他每天都要上雅昌网看看,关注藏品信息。收藏真的要讲究人缘天意,机缘巧合。“就如这次收获,如果你没有去发现,没有去参加,真的就错过了。”

  赋小诗以自勉

  刘鑫用他的故事,将他与墨宝的缘起缘生娓娓道来。说起墨中绝妙,他也是信手拈来,分析入木三分。

  “太湖三万六千顷,灵槎倒压青天影。大鱼吹浪高如山,小鱼卷鬣为龙盘。群鱼联腴代桴鼓,势同三军战强虏。长纲大罟三百尺,拦截中流若环堵。丁卯夏日病后强弱手书,春帆七兄雅属,雪琴彭玉麟。”

  “这是彭玉麟的一幅中堂,其字英宇奇峭,洒脱率真。”刘鑫说,彭玉麟是个英气勃发的奇男子,所书也与众不同,英宇之气尽在笔尖。此作应为晚年作品,英气中屡现他一贯书风的奇峭险峻,但又逐渐归于平淡,与老年病后不无关系。此外,彭玉麟以“不恋官,不贪财,不怕死”闻世,是个洒脱率真的性情中人,“从本作不难看出,他作书法很少卖弄过多的技巧,而是直抒胸臆,尽显性情中的率性。”

  “相比而言,胡林翼的书法则圆润劲挺,雍容宁静。”刘鑫拿出一幅中堂,只见上书:“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经,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之中泉也。每岁旱,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刘鑫说,这幅胡林翼的墨宝,通篇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一笔一划的得失,一气呵成。“胡林翼的书法治学都受其父嘉庆探花胡达源、岳父两江总督陶澍影响,格调很高,从欧阳询入手,参米芾、赵孟,兼受同时代馆阁体影响,整体上雍容华贵,儒雅宁静,才华与坚毅性情并举。”

  “文字具有极强的交流功能,表意清楚。看似简单的几个笔画,在书法家笔下,却给人带来壮丽之美、和谐之美、幽静之美、高古之美,让人心旷神怡。”

  待到收齐“曾左彭胡”,刘鑫赋小诗一首以自勉:曾左彭胡诚英才,挥毫如剑别面开。文武双全兴忧患,湖湘文化造平台。

  赏字思人

  红尘疲累,得失鸡虫之间,只落寞枯坐,百般无味。每每此时,刘鑫便会对着一幅佳作,临窗把玩,研究书法的笔感、走势、布局。“闷心的时候,捧出一幅墨宝,身心便会如入忘川。”

  刘鑫指着宣纸上笔划沉吟道:“你看,点如坠石,撇如惊风,竖若撑天之柱,横如长虹卧波。读之再三,忽然与古人心会,各中滋味,无有穷尽。”赏玩之际,若饮醇酒,先是沉醉心跳,继而会心悦神爽。

  书法讲究“行笔如行犁,入木三分”。刘鑫说,古人以心为墨,以血为汁,日日年年与孤独为伴、倚寂寞相携的不辍探索中,才可淬化得意出天然,笔精墨妙之炉火纯青。“这样的精血之作,得之何其幸运。”刘鑫每每想到这,心头便为之一震。

  文如其人,字如其性。曾国藩刚劲内敛;左宗棠豪迈大度;彭玉麟洒脱率真;胡林翼圆润宁静。刘鑫坦言,研磨其人其字,一来可以清赏思人,二来可以悟道寻谏。

  刘鑫手上有副王运的书法,是他特意远赴杭州,从一个老者手上买来。书云“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而不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改”。于刘鑫而言,这就是他交朋友的最好阐释。

  千百年来,书法中自有爱恨悲欢、忠奸成败,研磨挥洒之间,已然人事代谢,世局如幻了。文辞中自有诗文才情、儒道释禅,穿过波澜般的岁月,曲曲折折流入历史的深处。

  于是,滚滚红尘中便生出刘鑫这等痴人来,千金买墨宝,远胜过千金买良田美屋。“收藏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对话刘鑫]

  藏必学

  记者:湖南近代名家书宝,为什么要选择收藏这样一个体系?

  刘鑫:中国古代名家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不能漫无目的,照单全收,而是要有方向、有规格地收入某个系统。人人都说,一部湖南近代史,等于半部中国近代史,曾左彭胡合称清晚期“中兴四大名臣”,他们个个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典型代表。当我收入曾左书宝后,我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收湖南的、辛亥革命以前的近代名家作品。

  记者:这个行业水很深,你怎样鉴别?

  刘鑫:别看收藏是一件波澜不惊的事儿,其实,经常是“险中又险”。你要鉴别一幅书法作品,要了解作品的故事,装裱,宣纸、印章、落款,要反复甄别,要不断地翻历史资料。我家有个二十多平方米的书房,里面存的都是我的资料,比如湖南近代名人的人物传记、相关印章、落款等的研究资料,很多都是绝版资料,我一直在不断地充实。藏必学,以学提升眼力和审美能力,增添文化修养,方可去伪存真,去粗留精。

  记者:你如何保存你的藏品,以后有什么打算?

  刘鑫:我在书房做了一个保险柜,这些藏品就收在里面。我这些藏品也并不是秘不见人,只是这些墨宝本就有些年代,绢本保存不易,打开一次可能就损毁一次。对于以后的打算,我以前想建个私人博物馆,但是现在越来越不敢想了。一个博物馆,如果没有一定规模,没有传承,不如不建。至于以后会不会,那就要看机缘巧合了,不过我还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走。

  记者:浸润环保行业多年,收藏和你的事业都怎样相互影响?

  刘鑫:做环保,我关注土壤、空气、食品、水源。穿一件衣服,吃一样东西,我都习惯先在心里打个问号,这件衣服、这种食品化学物质超标吗?同样,对于一件藏品,我首先也要在心里打个问号,宣纸、装裱有问题吗?笔势、印款都对吗?另外,收藏以后,让我做企业更专一,更稳重,更注重质量,更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刘鑫资深收藏家,东莞市华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东莞协会副会长、永州市浯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劳模。自2007年以来收得“曾左彭胡”等湖南近代名家书法作品近百幅。

  文|胡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