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欣赏 无需理解

  • 来源:mangazine精英
  • 关键字:现代舞,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艺术
  • 发布时间:2016-01-21 16:23

  第12届广东现代舞周

  时间:2015年11月7日-11月15日

  地点:广州,广东粤剧艺术中心、蓓蕾剧院、

  广东现代舞团剧场等

  “这个现代舞到底是在讲什么?”每次看完现代舞,都能听到一些新观众这样发问。人们觉得现代舞不好懂,是因为舞者并不直接在舞台上演绎具象的故事。不讲故事的表演,让许多观众对现代舞产生了“晦涩难懂”的感受。

  我们欣赏艺术时,故事性总能让普罗大众更易于接受,同时产生想要了解的兴趣。但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而言,故事性真的是必要的吗?当我们在欣赏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的时候,几何图案和色彩搭配有故事可言吗?但这无碍于他们成为大师,更无碍于观者为他们的作品着迷。更勿论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乐,节奏和旋律构成了其灵魂本身,带动着听者情绪的起伏,无需故事,也能感受个中奥妙。

  现代舞也是一样,你无法从中读出一个具象的故事。有时它甚至拒绝场景和氛围,连核心都是模糊的;有时它又只着眼于极其微观的一个小细节,将某一时刻的情绪无限放大—舞蹈不像文字,能够精准而直接地描述时代,现代舞更甚,它更像是某一类诗歌或是图画,只抽象地勾勒一个大概,至于里头的内容,你可以揣摩、解读,甚至可以用自己的逻辑和经历去填充、置换。

  2015年,广东现代舞周迎来第12届,带来20场40部海内外作品。在现代舞周的舞台上,广东现代舞团总监曹诚渊总是会在开场前做一个简短的介绍,有时会点破这个舞剧的核心,有时则会直接告诉你“这是个难以定义的现代舞”。曹诚渊之所以如此点拨,原因之一是现代舞编者纵然拥有极其敏感的思维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却不一定有最佳的语言组织能力去讲述自己所想要表达的画面。

  现代舞不是阳春白雪,它在受关注的同时就默默为自己设置了门槛,对观者做了初步的筛选。对于入门级的现代舞迷而言,“看不懂”是最大的阻碍,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信息,来加深他们对现代舞的了解。但对于很多死忠的现代舞迷们来说,他们并不喜欢、也不需要用语言描述出来的现代舞—某种程度上,他们更愿意带着探索和揭秘的乐趣,理解编者在舞蹈中赋予的情绪和思考。毕竟观看舞蹈的目的,并非是要去理解,而是去欣赏。因此,我们看到每一年广东现代舞周在剧目的挑选上都颇具心思,有普罗大众能接受的主题鲜明的类型,也有更为抽象的、以意识形态为重的类型。

  我曾多次向第一次看现代舞的朋友推荐香港城市当代舞团的作品。该舞团此次携编导庞智筠的《生日快乐?》来到现代舞周。作品以一个热闹的生日派对为开端,讨论当代的社交生态,同时也将编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全盘托出。虽然不讲故事,但直白的名称,辅以指代清晰的角色和场景,观者完全可以揣摩出编者和舞者的表达。庞智筠是香港第三代现代舞编舞家,这一代年轻的编导不仅有专业舞蹈训练的背景,同时因为生在香港而随手掌握着各类潮流资讯,因此作品的风格灵动机巧,选材也更贴近生活。

  选材同样源于生活的还有来自荷兰的巴拿马映画舞蹈团带来的《阿发职场手札》。作品以职场日常为背景,再现了身穿西装的职场精英在权力场上的各种斗争,最终将他们跟在野外嘈杂不休靠着本能生存的猴子相比较,延伸出对权力与欲望的多重理解。

  如果上述两个作品的主题已经几近于挨到了“故事性”的边,那么德国俗气公园剧团《幽灵》对于故事性的演绎和表达更是直白。这个又像话剧又像纪录片的作品,似乎更应该出现在戏剧节的舞台上。《幽灵》直接地把杂技这种表演形式完整地搬上舞台,杂技演员用旁白、歌者用独唱、舞者用肢体,道出关于杂技在中国的种种历史和现实。作品中甚至出现了大段《狂人日记》的背诵。

  与前面几部作品不同的是广东现代舞团的《本初》,作品脱离了明晰的主题,旨在探讨人性之本真及身体运动之初形。在身体的运动之中,观者感受到的是更为纯粹自由的舞蹈体验。同样是以肢体表达为主的作品,侯莹舞蹈剧场的《涂图》给观者的感受则更为有趣。这部纯肢体动作性的舞蹈作品并不生涩难懂,通过涂抹这种对身体运动方式的不断解构,肢体的可能性在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段落中被无限地拓展开去。

  我们在现代舞周看到的,到底是舞蹈还是戏剧?意识的自由与肢体的解放如何实现共存的和谐?社会现实的介入又能否赋予现代舞以重量?而多元表达形式的出现,是让现代舞变得难以接近,还是带来更多可能?大抵许多从剧场走出的现代舞观众,心头都会带有几个类似的疑问。

  这些问题,依然只有现代舞本身才能解答。曹诚渊曾经这样形容他第一次看到的现代舞:自由、没有束缚,甚至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代舞的魅力大概也就在这里吧。

  文|王不留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