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凌雄:新商业时代的生态梦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俞凌雄,浙商实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15 11:39
浙商实业董事长俞凌雄信奉一句话:“敢从骨子上创新,才是时代英雄。”
2008年,俞凌雄白手起家,进入培训业,服务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短短8年,他领导浙商实业进军金融、互联网、教育等多个事业领域,拥有员工近5000名。
公司规模成倍成长,俞凌雄的初心依然是扶助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创所未想、构所未建”。以培训为起点,他步步为营,他所憧憬的企业级服务的市场,将是一个数千亿交易规模的大蓝海。
俞凌雄希望,联合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构建一个新商业生态大平台,携手推动一场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
直击“痛点”
浙商实业的上海总部,位于漕河泾开发区内,毗邻腾讯大厦。俞凌雄办公室内的书桌,整齐摆放着各种最新书籍与期刊。他告诉记者,培训是浙商实业的基石,为保持领先,他要求所有员工不断学习进化,适应新环境,拥有持续对外输出知识的能力;他个人也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学习,曾对话传奇CEO杰克.韦尔奇,问道股神巴菲特,与金融大鳄罗杰斯直接交流。
回忆创业初衷,俞凌雄告诉记者,早年闯荡商海,他发现,中国经济的上一代主力干将——50后、60后企业家群体,走过从0到1的“野蛮成长期”后,由于时代进步与产业变迁,逐渐力不从心,显露出若干共有的痛点:企业家自身修炼不足,对新生事物的反应速度慢,团队执行力弱,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俞凌雄认为,决定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关键在领导者的能力与远见,业务的突破一定源自思维的颠覆,尤其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当下,传统的生产思维亟需转变为用户思维。掌舵人要求新求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学习提升自己。
基于企业家群体的痛点,俞凌雄创办了“汇聚领航”,开发原创课程,其关键词就是“学习”、“转型”、“落地”,由四大系统课程支持(分别是领袖修炼系统、企业改造系统、核心竞争力打造系统以及企业商学院落地系统),以求实现培训的集成化、协同度以及操作性。由于其实用性和实战性,短短3年时间,公司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企业家人脉资源渐渐汇聚,公司的企业家生态圈逐步形成。
有意思的是,很多学员上课后会经历一场相似的蜕变:由传统制造业涉足新兴服务业,由重资产变身为轻资产。俞凌雄坦承,不论课程内容如何迭代更新,他的一个逻辑始终不变: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出路,一定要进军现代服务业。
美、英等发达经济体,服务业的GDP占比超过80%,而中国服务业的比重刚过50%,仅有半壁江山,且大量集中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领域,“(传统产业)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弱,而金融、环保、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有潜力的产业,民营企业家因其能力和信息的限制,有资金也不敢投。”俞凌雄分析说。
2013年,宁波国骅集团董事长丁国年主动找到俞凌雄,满是困惑,地产主业增速放缓,下一步,何去何从?在访谈调研后,俞凌雄的建议直截了当:收缩地产开发业务,全力进军环保和金融产业,鼓励其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深思熟虑后,丁国年迅速启动战略转型,以经营纯电动客车为主,集车辆租赁、销售、营运、融资租赁、充电桩经营、投资、研发等为一体,构建了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功为下一轮发展进行了占位。
一般培训机构采用“收费—授课—走人”的模式,俞凌雄起初就为汇聚平台设定两大任务:一是培训学习,二是资源整合。“我们的定位非常清晰,基于培训服务打造企业家共享平台,以此推动中小企业主营业务与盈利模式的创新。”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产业升级提速,移动互联、金融创新、共享经济等新生事物集中爆发,“新商业”层出不穷,受限于知识结构和产业背景,大量民营企业家满是迷茫和困惑。同时,汇聚企业家群体日渐壮大,彼此交流的需求迅速增长,俞凌雄顺势推动汇聚的战略进化和升级。
“教育培训业务逐渐成熟后,我琢磨更多的是,如何在新商业生态下,带动更多企业家转型进化?如何持续发挥好平台的资源价值,提供更加切实的服务?”俞凌雄坦率地表示,最初他的商业设想非常简单,就是多途径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进入高成长的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家将资源配置到未来产业中去。
教育培训业务开始新一轮进化,即通过提供革新性的教育平台、连接器和内容服务,借以实现“教育生态化”:一方面,以汇聚领航为核心平台,商学院为连接器,通过创新驱动、开放生态,帮助企业家实现多维度升级、深维度进化;另一方面,以培训咨询为入口,以互联网+为引擎,以资本创新为爆发点,将10万以上企业家资源与中国最具潜力的市场协同起来,构建一个创业服务的“新商业生态系统”。
“三生一进”
2013年,俞凌雄着手多产业扩张,陆续布局金融和互联网,他认定,这两大领域是中国民营企业“提速增效”的基础设施;2013年,他成立第一资本,进入资产重组、股权投资、企业上市等业务板块;2014年,整合旗下公司,重新梳理业务板块,正式组建“上海浙商实业集团”,立志打造一个领先的战略投资集团。
俞凌雄坦言,从创立汇聚到组建浙商实业,是一种格局的提升和集团角色的“再定位”:核心的教育培训业务变成了入口,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的平台服务和生态圈模式,并希望借此发育出五大重要的创新要素:迭代新模式,链接新圈层,构建新基因,创造新势能,孵化新资本。
复盘浙商实业的演变,逻辑并不复杂,四个字总结,就是客户需求,“传统民营企业资源有限,商业模式落后,必须借助互联网进行改造、对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们以金融、互联网、教育培训为三大核心服务,构建一个业务再造的闭环,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级服务生态圈。”俞凌雄解释说。
众所周知,生态圈并非一个新概念,各行各业都曾践行过。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就有这样的表述:“我们经营的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圈,一个很大、很长、很累人也很激动人心的圈,通俗的说法,把它叫做产业链,更形象的说法,应该称它为‘企业生态圈’。好似奥林匹克标志,大圈里面有小圈,原料圈、资本圈、制造圈、市场圈、品牌圈,五环闭合首尾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生态圈’。”
而“无化反,不生态”的乐视,则是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一个垂直生态系统,以终端作为内容的延伸,以UI作为提供服务的入口,向终端用户谋求内容与服务的盈利模式。俞凌雄将其总结为:“一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生态‘化反’。”
这些年,企业在进步,生态圈思维也在迭代:从自身闭环价值竞争的生态圈1.0到平台式价值竞争的生态圈2.0,再到开放式价值竞争的生态圈3.0模式。
俞凌雄则将浙商实业的生态圈称为“泛中心化、生态进化和多维互联”的生态圈4.0,“浙商的生态构建过程,与以消费用户为核心的模式完全不同,是以产业服务的人脉聚合为推力,重新塑造企业和企业家圈层,积少成多,积慢成快,不断打磨、整合、重塑,最终形成一个新商业生态。所以,我们的生态圈不仅仅是‘化反’过程,更是一场‘量子进化’。”
俞凌雄将该生态的特征归纳为“三生一进”:共生、互生、再生与进化。“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生态圈模式的最大特征。”
其中的“共生”,即共同创造价值,创造一个价值平台,其中每一个成员均有机会成为事业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
以浙商实业旗下的浙融投资为例,区别传统财富管理行业的代理人模式,其采用“生态合伙人”方式,打破“客户”身份,强调“生态合伙”的概念,共享金融产品投资开发的收益。浙融团队可以吸引传统金融界的一线精英,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顺势提高,通过利益共享,产业的正循环随之诞生。
“互生”,说的是生态圈内,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成就,并且分享价值的成本足够低。
阿泰餐饮董事长江忠泰就是一个“互生”的例子。2004年,江忠泰创办阿泰包子铺,至2012年已发展到40家,野蛮生长后,江忠泰迅速到达能力的瓶颈期,他迫切意识到,公司要学习集约化的管控模式,员工执行力与素质亟待提高,且扩张的资金捉襟见肘,简单说,缺管理,缺人才,又缺本钱。
2013年,阿泰餐饮加入浙商生态圈后,公司管理层持续学习,累计参与课程达百多人次,其后,重新梳理战略规划,调整分配机制,推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效率明显提升。短短1年,公司由当初的61家分店发展到100多家分店,产值增长357%。由于自有资金不充足,阿泰餐饮一度无力扩张。所幸,平台经常举办各种论坛沙龙,撮合愿意加盟或者投资的企业伙伴,不到2年时间,包子铺增开到150多家。
“三生一进”战略的“再生”与“进化”,则是企业在产业寒冬中的改造升级。俞凌雄认为,产业有其发展规律,要抵抗下行周期,必须大胆创新,实现自我的瞬间迭代和快速进化,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阶到更宽广的市场空间。
东拓集团是其中一个范例。作为一家传统物流公司,东拓的低效率在互联网环境下暴露无遗。2015年,浙商实业入股东拓,成为第二大股东,启动“物流业的滴滴”战略计划,共同打造“智通三千”物流信息平台,以“互联网+物流”理念,帮助东拓推进O2O的商业模式转型。企业和货车司机可线上面对面直接交易,绕开物流中介环节,降低企业物流费用,同时提高车辆配货效率和收益,一批有好口碑的货车司机,与需求企业可进行低成本对接。
“这样一来,企业不必改变入口,不改变交易习惯,物流司机也不用放弃原有的运营基础,这种随环境变化而持续创造价值的特性,即再生与进化,是生态圈优于传统价值链模式的一种体现。”俞凌雄直言,借助投资或者入股的方式,浙商实业会部分参与企业日常运营,但多数是类似“智通三千”这样的生态链投资,帮助制定战略,整合生态内资源协力推进,财务回报水到渠成。
千亿级展望
可以说,乐视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其成功整合了旗下众多产品和服务。在一个平台上,消费者可同时消费电视、手机、影视内容甚至打车服务等资源,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搭配销售,实现“打破边界,生态化反”。
在俞凌雄看来,“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在现代服务业”,浙商实业的多元生态圈是以“企业家”的产业服务为核心,借助自身的资源和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升级进化,以成就“泛中心”的发展,实现平台价值的增长,可谓“成人达己”。2014年浙商实业整合旗下资源后,俞凌雄着手将自身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逐步完善一个企业级服务的生态型网络。
浙商实业的生态逻辑简单明了,“就是将企业家的资源导流到各个平台上,各个平台会自发形成系统,系统最后形成各自的生态圈,彼此互动互生又互相延伸。”俞凌雄自信,在其规划和推动下,大量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将会汇聚到平台,形成各种群落和“自组织”,最终形成各自的生态圈。
2015年,浙商实业将其战略进一步具象化:通过金融大生态、互联网+、企业家全维进化三大战略,加快多元生态圈的创建。用俞凌雄的话说就是“跟上国家大势,踏准时代节拍”。
其中两大举措颇引人注目:第一,全面布局金融生态圈,相继成立、入股各类专业公司,在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二级市场量化投资、财富管理、创新孵化等领域,多管齐下,将传统产业中的闲置资金引入投资领域,将中国传统企业家转化为投资家、金融家;第二,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互联网改造、资源整合、金融服务等方式帮助创新企业快速成长,并且建立各种创新孵化基金,帮助无论是国内高校还是海外留学的创业者,扶持他们成长。据俞凌雄透露,浙商实业正在孵化“共享教育视频平台”。
如今,政府力推供给侧改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大,很多评论认为,中国经济将进入结构调整的艰难爬坡期。创业8年,俞凌雄历经金融危机、股市起伏、资本寒冬,坚信自己的构想可以帮助中国民营企业家升级转型。
“成功企业的特质基本相似,关键是济世情怀与利他精神”,俞凌雄解释说,他本人已公开宣布“裸捐”,“吸引伙伴的关键,在于成就员工的格局、分配机制与培训体系。”据他透露,从公司创办的第一天起,就设计了“年薪+股权”的超级合伙人制度。现在,集团每8个人中有1个人就可以享受到企业成长的红利。
“近些年,浙商实业每一年的利润都成倍增长,未来三到五年,将有望呈现跨越式发展。”在俞凌雄的构想中,公司会陆续进军券商、银行、保险公司。他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5年内,其营造的生态圈内,产生数千亿的交易规模,将社会优势资源导向创新产业,推动中国新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刊记者 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