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中国好经济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 关键字:创新,经济,金融危机,投资
  • 发布时间:2016-07-21 10:09

  对资源配置和创新的阻碍导致了经济停滞,只有恢复活力,才能提供有着持久出路的希望

  几十年沉重缓慢的经济增长,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大部分地区学人们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一系列剧烈转变。

  停滞源于生产率放缓

  不可否认,人们口中常说的长期停滞困扰着发达经济体:财富越积越多,但实际工资并没有上升,劳动参与率也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然而更糟糕的是,决策者们对此束手无策。这种停滞的背后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率增长的放缓。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这种生产率提高的根源--自主创新--受到严重堵塞(主要集中在已建立起来的行业里),2005年时更是如此。

  现在,随着税率降低,削减税收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增加,债务水平与财政赤字均已到达较高水平,而且未来可能面临更高水平。所以,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现在最好也是最明智的办法是利用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建立的理论。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当“总需求”低于产出时,产出应根据需求而定。这里的需求指的是家庭、企业、政府和海外消费者最终愿意花费在本国国内商品上的真实支出水平。

  新需求引发新投资

  需求学派的概念有些陌生,他们认为私人需求是自主的,购买行为不能用理论或理性选择去解释,要靠自然本能的驱动,凯恩斯称之为“动物精神”。消费者需求本质上是自主的,因为所谓的引致需求也会通过边际消费倾向而与自主投资联结起来。所以当自主需求下降、就业不振时,政府手段是提升就业和促进增长的仅有手段。在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中,紧缩需求可引发两种类型的复苏。

  第一种是适应新出现的机会。当公司遇到产品需求减少时,他们会使用更好的企业家进行更好的经营,或者直接让一些员工离开公司。每当经济衰退期到来,大街上就会有很多店铺关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店铺(往往优于之前倒闭的)就会出现。

  第二种是自主创新。商界人士各种改变思路的新想法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因为需求减少而促使企业减少雇佣人数时,一些选择留下的人会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去构想新产品、新方法,并组织初创公司去发展它们。

  在自家企业辛勤工作的有抱负的创新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他们可能会自己制造一些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新初创企业的增加将逐步提高投资需求,从而通过诱导需求促进增长。

  能否在压低收入的同时增大资本筹集?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一直在努力争取贷款,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的“大衰退”使这变得更加困难了。不过经济衰退也未能阻止这些公司去硅谷、伦敦、柏林寻找资金。这也是美国、英国和德国或多或少都恢复了经济增长的原因。

  还有两种经济体难以恢复。法国和意大利缺少有志成为新创业者或创新者的年轻人,即便有为数不多的这样的年轻人,也受到“顽固”企业和其他特权阶级的阻碍。希腊不缺乏有志成为创业者和创新者的人,但缺乏天使资本和风投资本体系。一些希腊人成立了初创企业,但这些项目并不在希腊本土。

  恢复活力才能重塑希望

  需求学派表示,创新只会让经济更难恢复,因为它促使企业在员工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去满足现有需求。因此,他们呼吁将每年的公共投资提升到充分就业所需的水平。但是,如果经济通过适应性或创新性活动重新达到较高的就业水平,那么这种基础设施投资将远超曾经的水平。实际上,这种投资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因为它替代了本能带来更高就业和更快增长的资源配置和创新。

  此外,西方的创新依然受到狭隘的限制,需求派的大量持续性基础设施投资流承诺--同理,供给派类似的私人投资流承诺--一定会带来越来越少的回报,直至经济不可避免地达到近乎静止状态。

  正如凯恩斯所想的,提供更多相同的老式商品永远“不会创造它自己的需求”,但提供新商品却能达到这个效果。不是财政紧缩,而是对资源配置和创新的阻碍引起了经济停滞。只有恢复活力,而非更多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才能提供有着持久出路的希望。

  中国需关注劳动力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转向中国现在的发展,有人说要将资源从投资转向消费,从重工业转向服务业,从私人部门转向公共部门。但令我震惊的是这些观点只专注于改善经济内部的产出组合,却丝毫不关注劳动力。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存在这一现象,但是在中国,这一现象特别明显。从某些指标看,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毫无疑问,中国必须抑制继续在笨重的钢铁厂和闲置的房地产上进行投资。与此同时,中国必须更加关注劳动力,提升其工作体验--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到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大批经济学家无不都以此作为经济思想的核心。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一观点。在工作体验这个问题上,许多人--特别是欧洲大陆人--认为最优配置(带来运转良好的机构)如能加上教育投资便已足够。毕竟,意大利人、德国人和法国人的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但他们工作努力而且出色,因此拥有很高的单位时间生产效率和工资水平--比美国和英国都要高。

  但欧洲大陆人似乎工作得并不十分快乐。间接的证据是他们爱好创纪录的休假,以及他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参与度。而职业满意度调查研究的数据则提供了直接证据:在西方大国中,欧洲大陆工人所认可的职业满意度最低。

  这并不令人奇怪。总体而言,欧洲公司已不再是让工人的思维去接受新刺激和新挑战的场所。但如果中国避免追求效率的欧洲模式,又应该追求什么模式?

  好经济才能提供好生活

  我曾在我的《大繁荣》(Mass Flourishing)一书中指出,正确的模式应该是“好经济”(good economy)。好经济就是提供“好生活”(good life)的经济。最优资源配置(效率是其中一部分)是“好经济”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事实上,一根筋式地只是专注于提高国内消费,可能导致中国领导人不再关注“好经济”所需要的其他政策。

  在这一点上,我不同于其他的许多经济学家,包括我的好朋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让-保罗·费托西(Jean-Paul Fitoussi)和弗拉基米尔·柯文特(Vladimir Kvint)--他们喜欢使用生活质量标准去衡量“好生活”。而他们所谓的生活质量主要是指充足的消费和充足的闲暇,以及优质的公共产品,比如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物、安全的街道、市政公园和体育场的文娱设施。

  这是自古有之的理想的详细版本。我不反对这些服务,也不反对由国家来提供这些服务,但它们并不添加在哲学家的“好生活”概念中。亚里士多德曾打趣说,我们需要这些服务来恢复自己的精力,从而能够在第二天继续工作。

  另一位好朋友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指出,经济学家对消费的关注忽视了人们对工作的需要。不过对此,他研究得还不够深远。其实,人们并不想处于他们没有自主权的工作项目中。

  人需要在工作中得到认可

  为了得到“好生活”,人们需要在工作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认可。他们希望能够带领一部分人,并做着令人愉快的工作。人们珍视表达自己的时机,即说出他们想法的机会和展示他们才华的平台。

  换句话说,人们珍视凭自身努力取得的成就。我用“欣欣向荣”(prospering,来自拉丁语prospere,意思是“如希望或期望的”)来描述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成功体验:手艺人看到自己的技能获得其他人的高度评价而得到满足;商人看到自己的货物大销而得到满足;学者从荣誉教职中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人们还很看重可能来自其职业生涯中的个人成长和镀金的机会。我用“如日中天”(flourishing)来描述进入未知领域的旅途所带来的满足感--即挑战自我和克服障碍的诉求带来的雀跃感。事实上,成就、“欣欣向荣”和“如日中天”都是指体验性的奖赏,无关金钱。

  中国应发展创业创新经济

  什么样的经济体能带来这种“好生活”?历史表明,答案是创业者民族(敏锐于容易被忽视的机会,并采取行动尝试新事物)和创新型民族(想象新事物,发展新概念并转化为商业产品和方法,并把它们兜售给潜在客户)。这样的“好经济”的参与者包括从社会最底层草根到社会最顶层精英的所有人。

  我希望中国能发展出这样的经济。当然,在艰难时世,一国也许无法立即实现“好经济”,其人民首先希望获得清洁的空气和安全的食物。矛盾的是,要充分满足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需求,就需要一个异常庞大的公共部门,这就很可能会排挤私人部门的创新活动。

  重视私人部门

  中国必须认识到,在许多目前由公共部门供给的服务方面,私人部门完全可以赶上或超过公共部门。地铁就曾经是私人企业家所创造的产物。如今,最具革命性的城市交通工具是优步。而在不久的未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可能是自动驾驶汽车--它们都是私人部门的产物。

  当然,一些愤世嫉俗者认为,中国不具备作为创新者的先进性和成熟性。但对中国和G7国家自主创新的估算表明,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名列第四;而在此后十年,英国和加拿大逐渐掉队,中国已经跃居第二,并且距离美国已经不远。

  事实上,美国的创新数量已经大不如前,而欧洲的创新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中国完全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创新源之一,赶上或超过美国。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无比宝贵的机会--也是值得让世界其他国家欢迎的发展趋势。

  (作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王艺璇译)

  □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S.Phelps)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