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发现自己有勃起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我老了,不中用了”,于是就此远离性生活,冷落老伴,而不是积极寻求治疗。
中老年ED多为器质性的
ED(勃起功能障碍)是唯一与年龄有关的性功能障碍。50岁以后,E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从病因上讲,ED可分为:器质性——由血管、神经、内分泌或海绵体的异常或病变引起;心理性——没有器质性损伤而由勃起机制的中枢抑制引起;混合性——由器质性和心理性因素混合引起。
器质性ED的致病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全身性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老年性痴呆、多发性硬化、阴茎硬结症、抑郁症、焦虑、其他精神疾病、甲亢、甲低、性腺机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手术与创伤(前列腺及其他盆腔手术、脊髓损伤、骨盆骨折等);药物(降压药、抗精神病药、镇静剂、降糖药等);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过度紧张)等。
但对中老年人而言,ED主要是血管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因素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原因,当然心理因素可以加重器质性因素的影响。年过50,男性会出现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变化:(1)在性兴奋阶段达到勃起的时间比年轻时推迟,而且勃起的程度也较差。(2)射精时节律性收缩的次数减少,时间缩短,射精无力,有时不是射出而是流出。精液量也将减少1/3~1/2。(3)射精后阴茎迅速疲软。(4)射精后的不应期显著延长。不少老年男性尽管出现了上述性反应模式的改变,但其勃起能力并不一定丧失。
有病就要治
中老年ED是否需要治疗?有病当然应该治疗,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多出于以下几种原因:有些老年人想接受治疗,也希望能找大夫咨询,但怕别人知道了笑话他,认为他“一把年纪了还整天想着那事”;有些人则认为老年夫妻没有过性生活的必要了;有些人是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有些人则认为,ED不治又不会引发其他疾病。其实这些担心都是不对的,因为ED可引起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家庭幸福与美满。
治“标”有方
很多患者总期望吃上几副或十几副药就可以完全治愈ED或能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所以非常在意和关心医生处方的药物能否“去根儿”或“治本”。
开发和研制增进性功能的药物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成功者寥寥无几。直至1998年,人类第一种口服治疗ED的药物西地那非(万艾可,俗称“伟哥”)问市,才扭转局面。不过,西地那非也只能“治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老年ED主要是器质性因素造成的,必须承认靠服药无法改变不可逆的器质性问题。比如动脉血管已因硬化而狭窄,白膜弹性下降而不能钳闭静脉,或海绵体已纤维化而不能充分膨胀,再吃药也不能恢复其年轻时的状态,只能通过药物在需要时帮助克服器质性问题带来的困难,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因此也就不存在治愈。只有心理性ED才能治愈,但那也是从心理上解决了“本”,而非药物的功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教授 马晓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