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于已今年5月发布。新版膳食指南虽然是在2007版基础上修订,但内容还是有很大程度改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薯类。2007版膳食指南中,薯类与蔬菜水果一起被提起,而2016版则指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这一次,薯类正式与谷类一样成了主食。
从我国历史上看,薯类很早以前就是作为主食被食用的,只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和对饮食精细化的追求,薯类渐渐淡出了主食的行列。而从营养方面来说,薯类可以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鲜薯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占其干重的80%左右)。既然薯类也可以作为主食,那它与谷类在营养上又有哪些差别?食用上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谷物PK薯类,营养差多少
1.薯类热量低
与谷类相比,薯类的热量更低,且餐后的饱腹感也更强,只要采取适当的烹饪方式,每天食用适量的薯类,有利于减少脂肪摄入,可预防肥胖及肥胖引起的各种慢性疾病。
2.薯类矿物质多
薯类含有钙、镁、铁、钾、磷、硅等多种矿物质,且多数都高于蔬菜。值得一提的是,薯类是典型的高钾低钠食品,按干重计算的话,薯类钾的含量是精白大米的10倍以上。适量食用钾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于平稳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3.薯类维生素丰富
薯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我们常吃的精白米面,只是含有少量的B族维生素。
薯类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与叶菜相当,是苹果、葡萄的6~20倍;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是精白大米的6~10倍。部分薯类,如红薯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含量与部分蔬菜、水果相当,而精白米面几乎不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是抗氧化物质,有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
4.薯类纤维含量高
薯类属于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却比粗粮的口感好。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可吸水膨胀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人体排便预防便秘;膳食纤维还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减少餐后血糖波动;同时它还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结石。
薯类食物中的山药和马铃薯还含有抗性淀粉,它们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却可以延缓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水解速度,对控制餐后血糖、减肥均有一定的帮助。
薯类虽好,食用4注意
1.生熟有别
吃薯类最好要吃熟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生薯类中的淀粉细胞膜不经高温破坏很难消化;第二,薯类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氧化酶,它容易在肠道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打嗝、排气等问题,高温可以破坏一部分氧化酶,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过量食用薯类,即使是熟的也可能因为氧化酶破坏的不彻底而引起腹胀、排气等问题。
2.避免油炸
炸薯条、炸红薯饼、拔丝山药等油炸菜品,虽然口感更好,却会让我们摄入过多的油脂,并且会将薯类的益处大打折扣。烹饪薯类建议选择蒸煮的方式,并可适当地延长烹调时间。
3.不在饭后食用
薯类既然已作为主食登上餐桌,当然是要作为正餐食用的。所以不建议在饭后将薯类作为零食食用。如果实在是喜欢薯类入菜或没忍住餐后吃了烤红薯等,就要适量减少当天主食的摄入量。
4.注意与谷类搭配
薯类虽然是理想的主食选择,但它却不能完全代替谷类,每日50~100克即可。建议薯类和谷类搭配食用,这样可以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营养也比较均衡。如,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精白米面正是缺少这种氨基酸,二者同食可以发挥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提升营养价值。
公共营养师 刘广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