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看美元 中期看货币 长期看规划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美元,货币
  • 发布时间:2010-11-08 09:21
  刚刚过去的10月是极富象征和指引意义的一月。美元走势跌宕起伏;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初步平抑货币战争危险;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确认经济企稳;央行启动加息;十七届五中闭幕,月末“十二五”规划建议发布。在当前纷繁的经济事件中,我们提供的一个解读视角是:短期看美元,中期看货币,长期看规划。

  美元指数仍在矛盾中挣扎

  本轮全球经济的波动始于美元,美元指数出现了一轮脆弱的短期反弹,但趋势仍不明朗,短期我们仍要关注美元走势对于全球资产价格、资金流向、生产及出口条件带来的影响。

  毫无疑问,美元是这一大链条的源头,在商品、资产价格已经处于高位的情况下,美元走向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敏感的因素。11月将出现影响美元走势的三个重要时间点。

  11月2日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11月初开始的美国中期选举、11月12日的G20峰会是影响美元走势的三个重要的时间点。

  我们维持前期对美元的判断是基于美元的超卖状态,美元向下空间已经不大。如果美联储会议没有超预期规模的量化宽松方案出台,短期美元继续目前的反弹和价值修复将是大概率事件。

  中期,在美国实体经济不断转好的影响下,美元可能在震荡中延续短期走势,向下的76、向上的79和81 是重要的技术标志位。但美元强劲的反转基础并不存在。

  从历史经验来看,构筑中期强势基础必须依赖于通胀的升温和美国加息预期的形成。在当前偏通缩的美国经济状况和美联储政策之下,预计这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长期是较为确定的事件,所有上述论断和美元长期重心的下移并不矛盾。

  货币政策影响国内资产市场

  一些微妙的政策迹象显示当前通胀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压力较大。10月27日,发改委称“物价总水平也可望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然而,从25日温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的要求来看,七项工作要求有三项以上在实质上都与稳定价格有关,当前通胀和物价上涨的压力无疑依然较大。

  基于我们前面的判断,预计年内仍有加息一次的可能。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过于频繁加息并不理性。同时,我们在四季度宏观报告中已经预测的“中性货币政策”并不只包含加息,它是一个升值、加息、货币供给适度回归的三者综合体。加息是反周期的利率政策回归中性,升值是反周期的汇率政策回归中性,信贷收缩是反周期的货币供给政策回归中性。

  关于人民币升值,我们认为15日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反复将有助于打消热钱冲击的压力,而年内升值2.5%-3%目标不变,明年会有一个幅度更大一些的升值。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期货币供给的状况。其一是与被动性货币供给关联的贸易顺差的情况,从三季度数据来看,顺差已经回落到常规性规模,目前的情况尚不足判断未来趋势,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10月、11月数据。其二是2011年的信贷投放目标,具体要等待2011年初的央行年度工作会议,但政策口风在第四季度就会初露端倪。我们预计“宽财政、紧货币”的风格会逐步显现,并且将配合“十二五”开局,实行结构性的“有紧有松”。但预计11月不会有明显的承接,否则就相当于货币政策的硬着陆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近期信贷规模问题。国家信息中心李若愚近日指出全年信贷可能超过7.5万亿,但将保持在8万亿以内。这和我们之前的预测相近,我们曾预计四季度信贷将适度收紧,月均新增信贷规模在40000亿-5000亿之间,全年可达7.8万亿左右,略超全年目标值(《货币调控“稳于预期”市场流动性偏向宽裕:9月货币信贷数据点评》)。如果未来事实如此,四季度货币政策整体是软着陆态势,流动性目前尚属于乐观范围。

  我们之所以对利率、升值、信贷三者做出明确判断,是因为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货币环境整体偏宽松的背景下,这三个指标止于何处,就意味着政策接受的“资产合理泡沫化程度”止于何处。从截至目前的情形看,尚无超预期的悲观因素。

  “十二五”规划“三大看点”

  理解“十二五”规划是理解中国中长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变动的一把钥匙。综合来看,“十二五”规划有三大主题可以被认为是新的,我们可以称之为“三大看点”。

  其一,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区域主体功能区主题。

  参考历史经验数据,我们假定“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化速度回升至1.5%,即略高于1996年开始的黄金十年的水平,那么,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为55%,递推下来的2020年的城镇化率为62%左右。这一水平略低于四小龙初步完成工业化阶段的70%左右的水平,仍低于当前俄罗斯75%和巴西85%左右的水平。考虑到20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可以设想这一城市化速度不能再低了,应该是一个保守估计的合理数值。

  其二,收入分配改革-扩大消费主题。

  国内已有的实证研究显示,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消费增长率分别在前五年、十年、二十年提高0.02、0.015、0.014个百分点,所以我们预计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为未来的消费率提高提供进一步的保证。

  其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

  当前,我们能看到的官方版预计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目前,这些产业占GDP比重不到22%。

  我们假设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当前占GDP的比重为1.9%,“十二五”期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十二五”至2020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7%,则根据我们的估算,新兴战略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必须为52%,而接下来的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必须为37%。行业被赋予这样高的整体增长率意味着其一线龙头企业的增长将会更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