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如何迎接业已发生的未来?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分享经济,汽车业,北汽新能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6-09-12 14:11

  --一位觉醒的管理者内心的忧虑

  在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看来,分享经济正在改写整个汽车业,面对其中的挑战和机遇,企业需要培养自我批判和反省的文化,放弃习惯的路径依赖,对创新要有充分的接纳。

  有一个流传了一段时间的消息最近被证实,今年底,北汽新能源将入主位于北京亦庄开发区的原诺基亚绿色环保大楼。与此同时,有一个好消息在北汽内部广为传颂: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16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北汽集团以54932.9百万美元营业收入,排名第160位,比上一年度提升47位。

  对于这两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却表现得相当“意外”:“老实说我目前有一种强大的忧虑,传统的汽车公司是否会遇到当年诺基亚同样的问题--你在原来的跑道上最牛最棒,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跑错道了,而且等你发现时,你已经再也追不上后来的领先者了,因为规则和方向发生了变化!”这就是郑刚在接受《新智囊》专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分享经济时代到来,市场、用户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我最担心的是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已经身处其中,但等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担心的背后,是对分享经济有着更大的期待

  《新智囊》:其实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北汽新能源已经在过去四年,创造了中国市场占有率销售第一和全球第五的佳绩。但作为北汽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您为什么还总是忧心忡忡?不管怎么说,北汽新能源公司能从京郊的采育搬到亦庄原来的诺基亚绿色环保大厦是也一种实力的显现。

  郑刚:总体形势的确喜人,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分享一下--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规模跃升至新台阶。据中汽协会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5万辆,销售33.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当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到汽车整体销量的1.35%,市场份额比2014年增长了3倍。而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也相当喜人。但我所担忧的是公司上下会不会因此滋生未富先奢的心理?发展速度过快但管理能力能否跟上?而更大的担心是,诺基亚的悲剧在这座绿色大楼里会不会再次重演--一群最优秀的人,在一个最完美的组织里,造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当前,大企业垄断地位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事情已经不少了,如果看不到他们倒下的原因,我们也有可能随时会倒下……但要说明一下,我本人不是悲观主义者,在我担心的背后,其实是对未来的分享经济有着更大的期待!

  分享经济时代:拥有用户,才能拥有未来

  《新智囊》:最近大家热议的两件事都跟汽车分享经济有关,一是网约车取得合法地位,二是两大专车巨头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宣布“闪婚”。在分享经济的带动下,专车、P2P租车、拼车、分时租赁业务等用车类平台都在各类资本的支持下获得了大规模发展,应该说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由此被改写,这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郑刚:汽车行业130多年的发展历史都是满足人的移动的需要,汽车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研究应该制造什么样的车,比如最常用的就是竞争分析对标,但总的来说,做一款新车都是在原有车型的架构上渐进式的提升,100多年没有变化这就是现状。到了今天,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由于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形态、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这里面有几个最重要的:

  一是消费个体的消费习惯和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的风气在倡导环保、自然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租车、拼车,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不再去买车。

  二是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带来了“平等”和“资源”,这个平等是从信息的平等到一切的平等,实现了平台化、规模化下的平台经济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互联网有两类:一类是消费互联网--信息和商品的自由流转;一类是工业互联网,带来大量的物联网、智能化,实现个性化产品的低成本制造。

  中国是消费互联网发达,工业互联网落后,而欧洲相反,美国比较平衡。分享经济现在看起来是消费互联网,但很可能变成工业互联网的输入--通过大数据转化消费互联网的需求,转化成工业互联网的信息输入端。现在这样的例子已经有了,就是家电行业。

  《新智囊》:在“分享经济”模式下,汽车行业的客户已经由传统的B2C变成B2B,分享经济独角兽企业,类似滴滴和Uber这些掌握了大量客户信息的平台企业将成为车企的客户,客户需求已经从享受驾驶的快感转变为出行的便利--这样的环境下相比以前会发生哪些新变化?

  郑刚:当分享经济的平台化公司垄断了所有的客户需求,在汽车领域出现了“巨无霸”--它知道所有的用户需求,来向制造厂商提供千万级的客户订单,加上资本的力量,就能整合汽车厂商,成为价值链的新型垄断者,居于生物链的最顶端。

  互联网有内生的逻辑,我们大多人固守行业的,因为有各种壁垒,我们认为自己太牛了;但这是老的规则,诺基亚不就是这样倒下了,同样的事在手机行业发生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优势,在资本的时代都不存在了,人更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核心是用户!这个时代谁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核心用户,才真正的拥有未来。而互联网时代,恰恰让用户成为真正的中心。

  我们知道,分享经济要能够完整运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是体验的重构,包括产品设计和易用性在内的体验颠覆;第二个是价值的重构,主要是指对碎片化时间以及闲置物质资产的价值释放,这也是分享经济最显著的特征;第三个是连结方式的重构,这是对传统商业体系的重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连接成本,以及提供新的连接方式。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恰恰让分享经济的这三个“重构”成为可能。于是,在我看来,在未来的“分享经济”模式下,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其实就是已经被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行动互联终端”。其互联网行业特征远远大于传统的汽车行业。

  直面挑战,自以为非

  《新智囊》:如您所说,互联网时代下分享经济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但也催生了许多独角兽企业。对于当下的企业而言,分享经济带来更多的是挑战,还是机遇?

  郑刚: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未来私人可能不需要买车了,而是用最方便的方式选择你的用车--开始因需出行、按需出行。因为再有钱也不能满足你的所有需求--用车的需求多元化了。虽然现在还没出现满足这样需求的租赁公司,但是当无人驾驶和智能化的技术成熟,这些就会实现了。人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移动的需求了。因此我们用户最后都是那几个B--共享出行服务公司。现在“滴滴+优步”已经出现了,下一个还会继续出现。

  所以,对北汽新能源来说,一个是我们去当这个B端,要不就是把我们的业务模式对接好消费互联网的平台大公司,与他们的需求做整合。了解B端的需求是什么?安全、低成本、充电速度快、按需使用……我们的工业互联网怎么去适应这样的改变?有人预计,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4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需求来自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市场,除了私人家庭需求之外,单位需求和出租租赁、公共交通、市政环卫以及物流等领域等都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智囊》:人人共享带来的合作能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品质发生着改变。创造力、创新、复原力和信息冗余是每一个人人共享组织的本质特征。北汽新能源如何应对这个挑战?

  郑刚:最大挑战就是:内部有没有打破这个鸡蛋的力量,从里往外是新的生命。如何做,知易行难啊!发力点在哪儿?如何断臂求生,这是对全球车企的考验。我们北汽新能源资产非常轻,旧有的优势不是包袱,对新的东西接受度比较好。如果北汽集团是大蜥蜴的话,徐和谊董事长把我们这个尾巴剁了下来,让我们自己成长--这就是新能源,我们需要的是去大胆地探索,实现变革,果断变革,等人家倒逼你就已经晚了。必须主动求变,而且要有技巧。全面的变革和倒逼的结果基本一样,找到变革的实现路径。组织上可以进行自我切割,做成试验田。失败了不伤元气。成功了大量嫁接。对内相对独立,对外协作开放。最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培养自我批判和反省的文化,不轻易形成自己的路径依赖,对创新的要充分的接纳。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新”

  《新智囊》:未来,面对新的客户群体,北汽新能源提出什么样的研发理念和品牌主张可以更有效地撬动客户的需求点,和我们产生共鸣?北汽新能源在未来发展哪些着力点?

  郑刚:面对“十三五”,北汽新能源提出了“卫蓝事业3.0”的计划目标,到2020年前集团要实现6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其中北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50万辆,国内第一、全球第三是公司追求的宏伟目标,全新平台20万辆,出口要达到20万辆,力争达到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公司,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企业转型--从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型、互联网化转型。

  二是创立年轻品牌,比如我们的新产品ARCFOX就定位于“高品质年轻化时尚生态品牌”,

  与北汽新能源目前旗下的热销车型实惠大众不同,相比全新品牌ARCFOX更具独立个性化。鲜明、热情、尖端、智能、时尚……成为新品牌标签,也为北汽新能源贴近“玩乐”新时代消费群打下基础。

  三是掌握核心技术,成为技术驱动的公司。一是打造全新平台,实现开发--造车技术的提升;二是智能互联上实现超越。

  四是以设计的思维驱动创新。借助新平台,实现整个运营模式的特区化,探索众创的研发模式,从品牌到技术到智能硬件,全面地引入众创。我们通过向公众开放部分设计权限,让自身产品成为一辆用户自己主导和设计的车,通过众创将重新创造新形态的电动汽车和生活。新能源汽车加快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应用,而是要让制造型企业以用户思维,生产出超越用户期待的产品,要以产品和商业模式的融合为抓手,重视在价值链前端的商业模式研究,把创新和用户的思维融入到企业的体系和文化中去。

  五是是实现国际化。从市场到技术到人才到品牌,全面实现全球化。

  《新智囊》:在分享经济这个概念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实际上是分享经济的一个应用创新,北汽新能源在此方面有哪些举措?

  郑刚:目前,北汽新能源拥有国内目前最大的分时租赁的运营团队,有着6000台左右的市场运营规模,推出了行业首个电动车服务品牌,建设了全国最大的自营充电网络,开发并量产了换电模式出租车的商业模式。由北汽新能源及其两家控股公司--绿行、绿狗租车,实现了三家并行发展的生态链。其中,绿行已经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对公新能源租赁公司;绿狗租车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分时租赁公司。

  《新智囊》:未来我们的新能源产品将不单单是一辆汽车,更是一个行动的移动互联平台,是一个行动的互联网,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中,是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的?

  郑刚:不久前我们发布了智能网联品牌“i-link?”,打破了传统车联网的模式和思维,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开创智能互联的用车新体验。我们采取采用“三步走”方式。2015年到2016年是i-link?1.0阶段,将在重点上市车型中实现人、车、机、桩互联和车车互联,以及整车电子化控制和影视娱乐内容生态功能。2017年到2020年为i-link?2.0时期,届时北汽新能源旗下主力车型将实现绿色出行、物联社交、半自动驾驶,并融入内容及O2O服务。到2025年,也就是i-link?3.0阶段,北汽新能源旗下全系车型将标配以高度自动驶为核心,实现智能能源、智能硬件、O2O服务、入口及内容和绿色智慧出行之间的无缝链接,打造生活+智能全生态网联平台。

  总体来说,北汽新能源公司一直在产品和商业创新上用两条腿走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场景为中心的多层次的产品定义代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从人工智能的超级在线终端到场景的订制,情景能源的使用,未来汽车将通过互联科技等手段,最终做到人、车和生活的高度融合。

  总之,面对业已发生的未来,光担忧是不够,只有持续创新,才有出路!其中包括:技术创新(全新平台开发)、组织创新(建立新的内生型创新殖民地)、流程创新(让创新制度化、流程化)和文化创新(危机意识,和批判思维,实施自以为非)。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一代从汽车行业走出来的人才能尽早觉醒,才能走向更加激动人心的未来。

  ◎本刊记者 杨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