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在无力下艰难前行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6-24 16:38

  6点,闹钟第一次响,张林挣扎着翻身摁掉。之后,每隔10分钟闹钟再响,摁掉,再响。整个早晨都倍受“叮铃铃”声的折磨,直至忘记它的存在。12点躺下,设置一个6点的闹钟,成了张林上班以来的习惯。她把其视为一种激励、催促,6点起床,原本应是一天充满希望的开始,二十分钟运动,二十分钟洗漱,十五分钟吃早餐,完美地错开早高峰。可现实却是,闹钟快要震碎张林的脑袋,每天都跟起床怄气,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美好生活。而且最近头疼得厉害,去医院体检——神经痛。无奈,张林选择了心理咨询。

  不顺

  去年九月,张林进入一家体制内单位,每天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风尘仆仆地走进陈旧的大楼。楼里腻着一股油漆味,空空的肚子止不住地反胃。窝在四面围着人的格子间,张林每日的工作就是写新媒体文案。词、句的堆叠和罗列,之后又是无止尽的修改。为了赚一份糊口的钱,交得起下月房租,张林强压着沮丧。

  工作上的烦闷越来越不敢和朋友们倾诉,说多了怕打扰别人,这种心绪自然也无法传递给父母。毕业后坚持留在北京,不如意似乎是自找的。电话更多地是问“工资够花吗”“多跑腿,勤快点”。对于一个孤独的女孩来说,她多希望父母问问自己,“今天开心吗?”

  除了工作日,大多数时间张林便赖在沙发床里。用两天的时间追完一个星期错过的电视节目。常常是看困了就睡觉,醒了继续,循环往复。

  谁说的,“人不可能活成一个孤岛”,而张林分明活成了孤岛。躺在出租屋的单人床上,街上日常杂音在耳边被放大,放学回家的孩童在楼下玩纸牌游戏,老人们在遛狗,更远的,还有人在叫卖。

  此时的张林,渴望一个专业的倾听者。

  在一个提供心理咨询的网站上,张林快速滑动页面,输入自己的自然情况和需要提供情绪疏解的问题。一次咨询费600元,倾诉、吐露的欲望容不得再有迟疑。

  咨询的开始并不顺利。家庭、人际关系、对金钱的态度、外貌、如何对待赞美和批评……谈论一切却没有目的。

  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毫无逻辑,“这个……那个……”,扶着额头,眉心拧成一团。这些话题张林从未与人聊过,心理咨询是以疑问作为起点。

  张林总是不耐烦地说:“那些不过是小事啊。”

  咨询师却说:“那是对你重要的小事。”

  就这样,一团乱糟糟的毛线,被抽出一个一个线头。

  不停歇的闹钟就是在抽线头的过程中发现的。张林提到,被闹钟一遍一遍折磨的早晨,人该是多么的愤怒。大学舍友常被闹钟吵醒,用翻身、叹息来抗议闹钟。闹钟所带来的隐隐不安,如同编辑的催稿,愧疚感一再袭来,最后只能用拖延来抵抗。这种矛盾存在的感觉极其不舒服。

  逃避

  咨询不如预期的积极。这一年咨询了28次,张林却翘掉了一半的咨询。两三次的咨询之后,线头抽不动了。在大场景的回忆面前,张林眼前只有雾色弥漫的风景,情绪、快照深深刻在记忆中。

  她想起自己高中时,成绩一落千丈,抬不起头,身子藏进肥大的校服里。更害怕的是不敢说话。她看着“梅艳芳”,心里默念“不能读成梅兰芳”,脱口而出就是“梅兰芳”。周围同学爆发出一阵笑声,张林的脸涨得通红,用胳膊圈出一个空间,埋进去。

  这些不好的记忆总会被回想起来,咨询师常问,“你在想什么?”“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甚至在一段咨询之后,咨询师会对张林说“心理咨询是没有用的”。快结束的时候,咨询师说:“有时候,只有你一个人行走在沙漠里,我想搭着梯子来够你,但是找不到搭梯子的材料。”

  这个漂在海面的孤岛,被浓雾笼罩,模糊得连自己都看不清了,没有人来救了。之后,张林与咨询师交流了内心的失落和绝望。

  “对不起,我为令你如此难过说对不起!”咨询师回应。

  张林愣在那里,“好像从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声对不起。”

  在过往的24年里,张林是妈妈爸爸的孩子,一名按部就班的学生,一个机构里的职员。听话、温顺、服从,自我的语言总是被更大的集体话语裹挟,对抗的方式就是沉默。

  太多的鸡汤教你怎么做女生,怎么做员工,怎么做子女,可笑的是,仔细翻一翻,大多自相矛盾。对与错,美与丑,道德与反道德,没了秩序,失了标准。焦虑、不安、失落,就好像那只闹钟,在神经里隐隐作响。

  这时候,有一个人跟你说“对不起”,好像从前强加在身上的愧疚感,自己与自己的较劲,在一霎那松懈了。张林慢慢熨平心里的褶皱,关掉嗡嗡作响的闹钟。

  剖析

  从张林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走出校门不久,独自在大城市“漂泊”的女生,每天要面对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困惑和人际关系中的孤单。

  在都市中,这样的年轻人最为常见,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难免堕入迷茫,如果支持性资源也相应地匮乏,则更易体验到孤独,这份孤独可能不是指没有朋友,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能否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这些困难都可能成为焦虑或抑郁的应激源。

  据《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2016年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城市人群中,18~35岁为成年早期的挑战阶段,此阶段人群往往会经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社会关系变更,从单身到组建家庭的人际关系变化,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身份转换,从故乡到他乡的生活环境转折……他们,是需要帮助的一个群体。

  故事中的张林面对困局时来找心理咨询师。尽管求助过程本身,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刚刚接受心理咨询的朋友会隐约在想:或许心理咨询可以帮到自己,但具体能有怎样的帮助,能帮到什么程度,又是不那么确定的。

  在心理咨询正的过程中,绝非如朋友聊天般令人愉悦,甚至有时候会备感艰难与无力。不过尽管如此,似乎又可以在某种支持下继续前行。

  心理咨询究竟可以带来怎样的改变,这一直是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或说难以有确定性的答案。这位作者描述的情形非常真实,可以看出,她甚至在中间经历过中断和拖延……实际上,不顺利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作为来访者一旦出现这种感受,一定要和咨询师讨论,而不是退缩。实际上,一次讨论可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为了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在打算咨询之初,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心理咨询不是全能的,它关注的问题只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有关。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因为常常处理不好亲密关系,而寄希望心理咨询可以帮他找到一个伴侣,那么这个期待就很可能不是心理咨询恰当的工作目标;而如果将目标转为“为什么我总是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才是心理咨询可以工作的方向,而做这样的自我探索,其结果或有可能会帮助其找到合适的伴侣——区别在于,“找到伴侣”并不是咨询工作的目标,“做自我的内心探索”才是。

  第二,需要有适当的心理准备。一份对5000位付费来访者的抽样调查显示,至少80%的来访者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一方面,他们对心理咨询了解得更多,渴望自我探索;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探索有条件保持在一个较为开放的心态下。

  毕竟,真正的心理咨询过程,与电视里那些以调解生活矛盾、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所谓咨询类节目有着本质区别。人们的情绪困扰,很多可能源于其漫长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历,而心理咨询帮助人梳理、修补、重新建构、尝试接纳那些经历,所以,改变就往往不是区区几次咨询所能达成的。

  此外,来访者的经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来访者宜选择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以保证咨询顺利持续进行。同时,收费机制作为心理咨询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心理咨询设置了一个必要且有意义的门槛。

  当然,对来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咨询师。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在其博客、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媒体上发表专业文章,这当然可以成为我们感受、判断咨询师的途径。此外,一些专业的咨询师网站(平台)也是有效的选择途径之一。平台上汇集了相当数量的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咨询师以供来访者甄选,我们也可以借由咨询师的相关资料背景、视频影像、文章观点等去了解、感受与自身的契合度。

  当你走进咨询室,几乎前10次都不会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这时候,咨询师基本是处于资料收集和初步评估状态。一般来说,来访者带来的问题是他们认为要解决的问题,但随着讨论的增多,问题会随之变化,咨询也会更加深入,处理时间更长。当咨访双方都感受到逐渐触碰到核心问题时,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有时会发生咨询中断,来访者常常会说是由于“经济原因”。但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来访者在咨询中遇到了“难以描述、不愿面对或难以觉察”的困难,而下意识地选择了经济压力这个借口来体面地中断。

  之所以用“难以描述”等字眼来描述这种“困难”,是因为这些困难往往与潜意识中的某些内容密切相关,即所谓“尚未觉察时,便已为此付诸行动”。导致咨询中断的原因大概有:

  ◇你总觉得咨询师没有听懂你想表达的内容。

  ◇咨询师的某些做法让你非常愤怒。

  ◇咨询的最初阶段对咨询师抱有太多理想化的幻想,而真正进入咨询后失望了。

  ◇在咨询过程中,因为有可能触及来访者的某些曾极力想要掩盖的伤痛,使得来访者出于恐惧而选择中断,以缓解焦虑。

  ◇对咨询师不满(原因各异)却又难以表达,没有力量和能力表达,甚至会觉察不到自己因此而产生的愤怒,继而在下意识里以中断咨询来“惩罚”咨询师。

  中断的原因纷繁各异,难以尽述。对于初始接受咨询尤其是接受咨询不久便萌生中断或终止念头人来说,那些中断和终止咨询的念头与行为,恰恰有可能是未来咨询工作的契机或平台,如果在这个时机能告诉咨询师有这些想法,进而与咨询师就此做一番讨论,最有可能推动咨询发展深入,这也是建立咨访关系不可错过的契机。

  所以说,不是不可以、不应该中断咨询,而是在怎样的情境下中断咨询,对来访者最为有益。至于咨询的结束,这一过程是复杂且自然的。它复杂到很难用几句话去说清楚;说它自然,是因为这一过程往往是咨访双方由讨论而达成的自然结果。

  文/尚春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