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价14亿美元 ofo终将接受收购?

  近日,某共享单车行业内资深人士透露,ofo涉及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是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作价14亿美元,同时还将另外承担ofo合计2亿美元的债务。

  拉锯中危机不断爆发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3月的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到2018年3月E2-1轮的8.66亿美元融资,ofo三年来仅公布过确切数字的融资额就已经累计超过21亿美元。值得戴威(ofo创始人)骄傲的是,在ofo的身后站着阿里巴巴、滴滴、蚂蚁金服和经纬中国等巨头。

  然而,共享单车行业疯狂吸金的同时,很难独自造血盈利的难题悬在众多行业参与者的头上,2017年初开始便不断有中小平台宣布退出市场或停止运营。作为行业领先者的ofo和摩拜单车一直明争暗斗,但行业地位的争夺让它们对资金输血的依赖越来越重。

  在能够实现盈利之前,找到更好的资金来源成了继续前行的必要选择,摩拜单车“卖身”美团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与此相关。ofo显然并不愿意被收购,即便是屡次传出存在潜在收购要约,ofo均予以否认。但没办法实现自给自足的ofo,在坚持独立发展的拉锯过程中,坏消息却像雨点般密集砸来。

  在不断爆发的危机当中,最严重的当属资金问题。“财新”报道称,2018年5月,ofo单月成本高达2.5亿元人民币,其中运维成本为1.3亿元人民币,其他费用为1.2亿元人民币,而其账面上可用的资金已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事实上,ofo也在积极试水其他业务缓解现金流紧张,包括信息流业务以及区块链业务,但短期都很难看到成效。

  由此可见,如此高昂的成本支出,让此前累计拿到的20多亿美元都显得捉襟见肘。而假如一直无法通过用车或其他方式变现,ofo的资金链很可能遭遇危机情况。

  在车辆运维方面,ofo也遇到了一些麻烦。此前,一家智能锁物联网通信服务商向媒体透露,ofo已经超过半年没有支付智能锁通信服务费,服务商将陆续停止业务所涉及的300万辆单车的智能锁服务。这意味着,将有数百万辆ofo共享单车无法正常使用。

  与此同时,ofo海外市场业务的不断收缩,也让这个走向20个国家的共享单车平台再一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除了一系列内部危机,ofo也面临来自外部的一些考验。日前,《上海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发布,要求禁止在共享单车车辆上设置商业广告,一旦此政策确定实施后,ofo将无法在上海投放车身广告。可以说,ofo的一条变现之路很可能将被堵死。

  进入2018年以来,共享单车行业变化波谲云诡,而ofo的遭遇则更为坎坷。整个行业的趋冷是诱因之一,但ofo自身也在坚持独立的同时暴露出更多问题。

  逃不开的宿命与价值

  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的确变幻莫测。从最开始的“90天结束战争”,到传出ofo与摩拜单车合并、滴滴对ofo发起收购要约和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再到滴滴此次传出收购ofo等一系列事件来看,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合并或收购对头部企业来说,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不可抗拒的事。

  一方面,ofo除了需要面对上述诸多问题。同时,来自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以来,摩拜单车和哈罗单车纷纷宣布用车免押金,ofo的竞争优势受到冲击。

  而且,ofo的单车也出现很多运维难题,在北京、上海和杭州等多个城市,ofo都存在一定数量被损坏和随意丢弃的车辆,日前被报道出来的共享单车坟场则更加触目惊心,坏车的大量出现会进一步牵出维修和运转问题,也会影响可用车辆数量和用户体验,市场规模可能受冲击。

  另一方面,ofo管理团队的出走,也给其发展带来很多变数。在5月中旬ofo动员会上,戴威对独立发展仍然信念坚定,“如果你们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无独有偶,据《中国企业家》报道,主管运营的ofo副总裁池文明已于今年5月离职,而首席产品官陈为和技术部多名核心人员也都已离开。

  虽然无法确定ofo核心人员离职和缩减运维人员与戴威所说的“可以离开”是否直接相关,但现实的情况却是ofo确有管理团队出走。故事好看与否,往往就在于是否有强烈的戏剧性,ofo的发展就具有较强戏剧性。而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共享单车企业“卖身”也具备一定合理性。

  从摩拜单车“卖身”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一个逻辑,就是在互联网领域当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合并或被收购,更符合投资收益的期望,尤其是共享单车行业,被收购似乎是逃不开的选择。

  虽然ofo已是难题缠身,看起来接受收购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甚至让摸爬滚打数十载的投资人都摸不清套路,但加之戴威此前对收购以及合并一贯的抗拒态度,仍然会让ofo的前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文/孙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