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天涯社区,区块链并不是救命稻草

  在“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区块链世界里,既失去“深刻”和“腔调”、又缺少“创意”和“体验”的天涯社区,除了有“区块链”加持的字眼赚眼球,到底能带来多大能量呢?

  互联网“老炮”的落寞

  1999年,天涯社区(以下简称“天涯”)诞生。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全民话题几乎都烙着“天涯制造”的烙印。前有天下霸唱、当年明月与慕容雪村的激扬文字,后有芙蓉姐姐和犀利哥的红极一时。第一批触网的“甲乙丙丁”们充满狂热,挥撒着中国人股子里的侠义精神和“匡扶天下”的责任,“三聚氰胺”事件、“唐骏学历造假”以及红极一时的“小月月”等著名事件的爆炸式传播都是通过天涯“打造”的。

  回看历史上的天涯你会发现:它竟然有这么多耐人寻味的精彩故事。只要能在天涯爆红的事件,几天之内就会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夸张到媒体都要在天涯上蹲守热点新闻。但是当天涯还沉浸在用户数量大增的喜悦中时,新用户的良莠不齐让社区氛围逐渐变了味儿。

  2009年以后,新浪微博上线、《微信》崛起以及QQ依旧盛行,即时传播成为用户在网络中交流的主要方式。“80后”变成三十而立的“中年”,家用电脑“变成”4G手机,各类APP和新媒体平台一个接一个地闯进我们的生活。反观天涯,火热的时事杂谈变成了广告灌水,垃圾信息充斥着整个版面,质量和流量急剧下滑,冲击创业板失败,新业务举棋不定,原有业务丢单严重……,天涯陷入了恶性循环,颓势愈发明显。

  其实,早在2013年,天涯就迈上了1亿元人民币的营收门槛,而5年过后天涯的营收还在1亿元人民币的门槛上徘徊。此外,从2015年挂牌至今,天涯一直未扭转亏损局面。财报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上半年,天涯净亏损分别为1 990.7万元人民币、1 088.47万元人民币和791.9万元人民币。跟不上风口的天涯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论坛时代”亦随之落幕。

  老牌论坛难搭新车

  如今天涯式微,这个很多人心目中的乌托邦曾清高地拒绝过好几笔投资,而在最近的新闻报道里,它却想着借区块链“起死回生”。

  7月25日,沉寂多年的天涯发布了《关于区块链新型社区天涯分规则的公告》,宣布在8月8日向全民开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通证“天涯分Tianya Token”(TYT)的公测。根据公告,TYT限量900亿枚,80%用作社区奖励,20%用于团队激励、生态拓展投资以及运营推广。由此,天涯正式开启“持钻挖矿”“创作挖矿”和“投票挖矿”的计划。

  对于天涯而言,区块链似乎是最后一个翻盘机会。在天涯创始人邢明看来,区块链是能够像核武器“毁天灭地”一样全方位炸平天涯的困境。但一个公正透明、无法篡改的与分布式去中心化账本技术就能彻底解决天涯的各种问题吗?现实说明,这可能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观点。

  除了帖子质量下降、用户流失严重和版面设计老旧等问题外,天涯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被时代抛弃”。在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除了传统媒体平台,微博和微信等各种各样的新生平台接连出现,“快餐信息”不断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随着“信息快餐时代”的到来,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等成为了时下热点传播的主要平台,天涯经典的“扒一扒”爆料模式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

  未能及时的与时俱进,更是让天涯迷失了定位。最重要的是,天涯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区块链之前,天涯几乎尝试过所有互联网业务,比如博客、微博、旅游和农产品电商等,但都以失败告终。天涯曾经有一批强大且忠实的用户,在现有产品用户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玩法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增加新的思路,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良性模式。但天涯没能突破商业模式的瓶颈,无论是博客、微博、旅游还是电商,都没能持久做下去。

  由此可见,如果天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且不能在商业模式上打出新的玩法,新尝试无疑将会又一次流产。

  那么区块链是否解决了天涯的核心问题呢?从公开消息看,区块链既不是天涯的救命稻草,也绝不是天涯重新崛起的核武器。天涯结合区块链应用不能说是行业创新,仅是一次产品改革。

  天涯利用“区块链概念”进行的不过是产品形式上的改革,仅仅改变了用户内容创作的激励机制—为新用户提供在天涯发帖的动力,为老用户提供继续留在天涯的理由,仅此而已。

  在禁止ICO以及加密货币交易的中国,发行TYT面临着法律监管问题。中国境内不允许ICO以及加密货币交易,那么TYT自然不能定义成加密货币,最多被视作类似Q币的虚拟资产,还可能无法直接兑换法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拿到的TYT有什么用是未知数。而至于天涯的区块链基于哪个平台构建?TYT代币是否会在第三方平台上线交易?TYT代币的价值如何?到目前为止,也还都是未知数。

  文/浪里白条 文/OMG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