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传奇

  上世纪80年代,刚刚开放的怒江大峡谷地区迎来的不是游客,更不是诗人、作家,而是淘金者,他们在这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仍处于原始状态的地方避开了商场的竞争,用最低的成本创造了最高的价值。当然,他们必须知道,他们需要在这里淘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可以卖出好价钱。

  野牛皮、麝香、天麻、三七、贝母……这条被深锁在大山的峡谷里充满了奇迹,最早进入这里的药材商现在已经成为亿万富翁。当然,在解放前一直依靠狩猎和采集生存的怒族和独龙族是最了解这片土地的人,他们一直依靠当地的山货换取来自外面的先进铁器。

  实际上,这片土地上还蕴藏着色彩斑斓、自然结晶的石头。但对于刚刚走出原始社会的怒族和独龙族来说,那些在阳光下会折射出绚丽光芒的石头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直到它们被摆放在日本东京新宿的大商场里,或者在泰国珠宝加工工作室里、香港珠宝行里……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了它们宝贵的价值。

  碧玺的前世今生

  这种石头是一种宝石,在中国叫做“碧玺”。据资料显示,这种宝石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16世纪中期,葡萄牙探险队在巴西发现这种宝石后,便取名为“托玛琳”(Tourmaline),意思是“多彩宝石”、“红玉骨绥”、“混合宝石”。这种天然硅酸盐类矿物,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一种天然生化陶瓷,更是一种宝贵的矿物资源。从那时开始,由托玛琳制作而成的名贵饰品,一直在欧洲贵族中流行,并跻身于世界十二大宝石的行列。1730年,荷兰人发现这种宝石能吸灰,因此又取名为“吸灰石”。1880年,大科学家居里夫妇揭开了这种宝石的秘密--托玛琳晶体具有永久的自发电性,晶体两端都带有正、负电核,表面流动着微电流,因此就有了“电气石”这个学名。研究表明,托玛琳是地球上现存的唯一带有永久性电极的矿物质。

  其实在中国,发现这种石头的年代就更早了。公元644年唐太宗征西时就得到了这种奇异的石头,并将它刻制成印章,“碧玺”之名由此而来。尽管碧玺很早就被中国宫廷所收藏,但由于产量比钻石、红宝石高,因此在十大宝石中,碧玺的价格与观赏价值一直难成正比。据故宫史料记载,仅从1900年庚子事变到1908年慈禧太后归天这8年间,慈禧几乎每年都要让宫廷造办处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采购几吨各色碧玺,其中尤以粉红色碧玺居多。当时慈禧所用的数量庞大的碧玺,可以说几乎全是从美国进口而来。虽然慈禧喜欢红绿渐变的西瓜碧玺,但碧玺并没有像翡翠那样很快在中国流传开来,也未被上流社会普遍接受。只有个体特别大的才被人收藏。

  1989年,一支由Heitor Barbosa率领的宝石探勘队,在巴西东北方的帕拉依巴省发现了一种具有鲜艳土耳其石蓝的碧玺。这种宝石的鲜艳蓝绿色闪耀出电光石火般的霓光,立刻惊艳了世界宝石界。接着在2000年,宝石探勘队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尼日利亚也相继发现帕拉依巴碧玺的新矿脉。这样的发现致使宝石界最具名望的实验室资料协调委员会(LMHC)于2007年宣布:从巴西、莫桑比克及尼日利亚开采出来的含铜的碧玺,正式定名为“帕拉依巴”。

  帕拉依巴碧玺因此一举跃升为全球十大宝石之一,这种含铜的碧玺虽个体不大,但是很快得到了国际珠宝市场的认可。在帕拉依巴碧玺的拉动下,全球碧玺价格开始猛涨。过去碧玺按照每克来计算价格,现在和钻石一样,按照克拉来论价。虽然中国云南怒江所产的碧玺并不含铜,但是杂质少,火彩好,所以同样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因此价格也不菲。

  20年前,碧玺价格等于面条

  云南怒江大峡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碧玺矿藏,是中国碧玺的原产地。从六库出发,到福贡县、贡山县,再过独龙江,然后从41号界碑往西进入缅甸,在这条层层叠叠的山谷中,都可能找到碧玺矿点。

  如果你在20年前知道碧玺为何物,知道碧玺今天的价值,而且知道怒江有碧玺,那你可以花几块钱就收藏今天价值百万的碧玺。

  中国最早发现碧玺的地方是新疆,但由于当时皇家特别喜欢碧玺,在那里大肆收刮,至今在新疆已经很难找到很有收藏价值的碧玺了。而怒江的碧玺,虽然现在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在泥石流体中轻易找到,但这里仍然是容易获得碧玺的最佳之地。

  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大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逐渐苏醒时,怒江依然被深锁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峡谷里,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马驿道依然是进入这条峡谷的唯一途径,而这里的怒族和独龙族依然保持着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原始生活状态。那时的贡山县城,被人们叫做“马粪城”,因为当时贡山县城还没有通汽车,马帮是保障物资进出贡山县的唯一方式,所以县城里到处都是马锅头们搭建的临时帐篷,至于那满街的马粪,当然就成了这个县城最显著的特点。

  一些老人告诉我们,当外面的农民开始大量涌入沿海大城市打工,村里的人们开始大办乡镇企业的时候,贡山感觉到的唯一变化就是大家无需再互相批斗,马帮进出的频率比以前高了一些,物资相对丰富了一些,还有外面的人讲着当地人听不懂的话进到了贡山。

  当然,最早进入怒江的人是那些淘金者,其中又以日本人收获最大,他们不是来收熊皮或者麝香的,他们暗中发现了一种石头--碧玺的价值,便以5毛或一块人民币的价格来大量收购这样的石头,并带回日本。当时有文化的人也觉得这种石头就是水晶,没有太多的价值,所以5毛钱就可以买走一根小指头粗,没有任何瑕疵和杂质的石头;一块钱就能买到一根大指头粗的石头。

  随后,一家东南亚的公司进入怒江,他们赶着马队进入贡山,马背上驮着怒族和独龙族最缺乏的面条,他们在贡山县城拉起摊子,在地上摆上矿石标本,鼓励人们去寻找这种石头。一把面条可以换一小捧这种奇异的石头,而10把面条可以换到一公斤。就这样,这家公司用面条换走了将近两面盆碧玺。

  小县城里的大收藏家

  说到怒江碧玺,就不得不说到当地最有名的碧玺收藏家兰慧明。兰慧明的父亲是搞地质勘探的,家里放着很多矿石标本,儿时的兰慧明就已能分辨多种矿石标本,而其中有一种叫做硅酸盐矿的标本,一直以来都是他最喜欢的东西,父亲把这种东西叫做“电气石”,这种晶莹剔透,带着色彩的石头在阳光下会发出美轮美奂的光彩。兰慧明自小就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些关于电气石的知识,虽然他知道这种奇怪的石头是珍贵的矿产资源,却没有记住那些收购石头的人,更不知道他们会把这些石头用去干什么,这些石头到底值多少钱。

  上世纪90年代末考上大学后,兰慧明第一次深度接触了外面的世界,也有了经济意识。他每年放假回家都要下乡收购野牛角、盘羊角、熊牙,还有捕猎用的弓弩等,这些在怒江司空见惯的东西到了昆明以后,价格就可以翻几番。通过转手买卖怒江的山货,他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毕业时存折上已有两万元。

  毕业后回到老家贡山县,揣着两万元的兰慧明一心想做生意。但是在父母的高压下,他还是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最终成为了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同时,因为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上生长着品种繁多的兰花,他又开始种起了兰花。

  但就在兰慧明专心种兰花时,收购电气石的人越来越多,石头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尽管价格已经从原来最高不超过10把面条,变成了30万~60万元一公斤,但这还是未能阻挡外来人的收购热情,丽江人、大理人……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怀揣着发财梦进入怒江,他们在地上放上电气石标本,守株待宝。

  2001年,兰慧明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考察旅游开发,在那里他见到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石头。熟悉的是这种石头本身,因为他从小就认识这种石头;不熟悉的是价格,这些石头的价格简直是天价!他后来在东京看到了大量标明来自中国怒江的碧玺放在名店里出售,价格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经过了解他才知道,宝石级的电气石被中国人称为“碧玺”,自唐代以来,碧玺就成为了皇家贵族的收藏品。清代,由于慈禧太后喜欢红绿渐变的西瓜碧玺,在其死后,随葬品中便有一块重达1056.23克的碧玺莲花雕件,时价为75万两银子。

  在兰花的泡沫破灭之前,兰慧明已经开始收购电气石,他把在兰花上赚到的几十万元全部投入到了电气石的收购,看上去像个票友,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直到不久前,他的一家碧玺专卖行在六库开张,里面成千上万的碧玺首饰、挂件,还有价值几百万的原矿,如此大规模的碧玺专卖店在国内实属罕见,使他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具实力的碧玺收藏家。

  怒江寻宝记

  从六库出发,经过石月亮、福贡,然后到达贡山,然后进入独龙江,从孔目到巴坡,再从马库到达41号界碑,我们一路寻找传说中的碧玺,但始终未能见到碧玺原矿。其实一路都有碧玺矿脉,但是早就受到了国家保护,不允许开采。在上世纪80年代,多数碧玺是因为岩石崩裂,或者随着泥石流冲出来的,村民只需要去捡拾就可以得到,但是随着收购者越来越多,现在几乎不可能在露天捡到碧玺了。

  兰慧明刚刚入行收购碧玺时,第一单生意就亏了5000元。“我听说有一根很大的绿色碧玺,就赶紧跑过去,花了5000块把它买下来。”但等他把到手的碧玺拿到县城同行那里去展示时,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人用竹片做成六边形模具,然后将烧化的玻璃倒入模具中,就做出了这样一根假碧玺。由于竹片上的纹路和原矿上的纹路特别像,几可乱真,没有经验的人很容易上当,至今仍有人在玩这种骗人的把戏。但是今天的兰慧明不会再上当了,他在5米开外就能看出碧玺的真伪。就在石月亮乡的路边小店里,我们看到了这种用玻璃做成的假碧玺。但老板见我们看出了问题,就直接说这是一根假碧玺,而另外一根品质极差、不足3克拉的碧玺却要价3000元。

  兰慧明说,如今仍然有一些村民在偷偷开采碧玺,他们主要是先寻找碧玺伴生矿,然后用炸药炸开。但是这种开采方式很容易破坏碧玺的原状,很多拿到的只是一些碎片。如今兰慧明不用再到乡下去收购碧玺了,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收购网络,线人遍布怒江各地,一旦有好货就会首先通知他。

  兰慧明一聊到他收购碧玺的故事就眉飞色舞:一个缅甸人从缅甸密支那过来,在路上找到了一块很大的碧玺,加上小块的有一大堆,其要价是10件啤酒、10件雨衣、4条小红河香烟,兰慧明一口就答应了。到了商店里,缅甸人一直在看一套迷彩服,兰慧明二话没说又给他加了一套衣服。后来兰慧明把其中一块不算很好的石头打磨后卖出去,就得到了7万元。

  遥想在20年前,碧玺--这种彩色石头的观赏价值远远超过了收藏价值,但当我们懂得去欣赏它的时候,必须花相应的钱才能拥有。怒江地区总是比现代社会慢,而且慢很多,所以才留住了让人惊叹的美丽风光;因为慢,才留下了让人乍舌的奇特人文;因为慢,才留下了让人神往的多彩石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