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虫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接吻虫,锥虫,嗜睡
  • 发布时间:2011-08-25 14:27
  接吻虫,是人们对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锥蝽的别称。这个称呼听起来温馨浪漫,可实际上来历却另有缘由。

  不熟悉接吻虫的人绝对想不到,它其实是一种嗜血成性的昆虫。接吻虫最喜欢吸食哺乳动物,尤其是人类的鲜血。它们主要叮咬人体的暴露部位,特别是毛细血管丰富、皮肤黏膜交界的地方,比如口唇部位,这也就是“接吻虫”绰号的来历。

  接吻虫常常在人们熟睡的时候“作案”,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饱饮鲜血后迅速逃之夭夭。被接吻虫叮咬的后果是严重的--为了将肚子腾空,最大限度地储存血液,它们会一边叮咬一边排便,当接吻虫的粪滴落到受害者的皮肤上之后,更大的危险就会接踵而来。

  接吻虫体内有一种名叫“锥虫”的寄生虫,如果锥虫随着粪便落到人们的皮肤上,就会经过伤口侵入到人体。在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短则两周,长则数年),锥虫就会爆发性繁殖,大量吸食血液。更严重的还有,锥虫会在人体内四处乱窜,侵害中枢神经系统。此时,感染者会慢慢觉得四肢无力、痉挛、嗜睡,继而罹患弥散性脑膜炎、脑皮质充血和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便会有生命危险。

  本世纪初,由接吻虫叮咬而导致的“嗜睡症”(即锥虫感染)在非洲中部、西部肆虐,患病人口达上千万之多,一些国家的经济甚至因此而倒退。2005年,联合国会同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征调大批医生和药品支援非洲,经过3年努力,当地“嗜睡症”愈演愈烈的势头才终于被遏制。

  无独有偶,100多年前的1835年,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随“比格尔”号军舰作环球旅行途中被接吻虫叮咬,染上锥虫病。幸运的是,当时达尔文年轻体健、抵抗力强,加之“比格尔”号上药品充足,半年后达尔文终于恢复了健康,但他的体重却整整下降了十公斤。在后来写给亲友的信件中,达尔文详细记录了患病的经历:“这真是令我痛不欲生,锥虫感染引发了胃溃疡,每天呕吐出的东西比我吃进的食物还多,整天昏昏欲睡,有时又头痛欲裂……我真的怀疑自己能否活着渡过太平洋……”

  在我国,“接吻虫”在历史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但近些年分布范围已越来越小。由于扑杀和宣传工作得力,现在接吻虫叮咬治病的案例已非常少见,但愿这种鬼魅般的昆虫能远离我们的世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