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军民结合 加速三转型
- 来源:中国品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虹,彩电,军民结合,转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01 13:14
2011年7月8日,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虹集团)副董事长、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在公司总部誓言,未来3年长虹集团将成为千亿元级企业。
长虹集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牢牢把握着彩电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龙头地位,可谓盛极一时。长虹集团依靠军工品质为支撑,集中力量于彩电业,迅速发展成为彩电行业跨国巨头;而其军工产品防空导弹指挥车、“歼十飞机”电源系统,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的许多设备,都在为中国军工发展做出贡献。
毫无疑问,长虹集团成为了中国军民结合的典范。
长虹集团新的目标是,到2013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这意味着这家曾经依靠军工品质在家电领域叱咤风云并创造行业神话的军工背景企业,再度亮剑,直指家电行业龙头地位。
产业报国
长虹集团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从成立之日起,“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深深烙印在长虹身上.
1972年12月,长虹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拉开“保军转民”的大幕。在激烈竞争的民品领域的多年打拼,长虹为“军民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消费者开始对彩电消费释放出需求,而以日资为首的外来品牌占据着中国彩电业的高端市场,价格高昂,以飞跃、熊猫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却依然徘徊在黑白世界里,彩电领域难觅民族品牌的踪影。此时,长虹用“长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树立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名牌”的品牌形象,并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尊重。
“太阳最红,长虹更新”,这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告语曾经铺天盖地地响彻神州大地。虽然这句话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然依稀变得模糊,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年长虹集团在军转民的发展中经历了几多沧桑与挫折,但最终成功蜕变,成为一个庞大无比的彩电王国。
长虹集团利用成熟军工技术及先进生产资源发展民品产业,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振兴军工
在长虹集团彩电行业盛极一时之际,长虹集团也在利用民品产业的品牌、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服务于军工课题预研、型号研制及产业化等工作。
2007年11月,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是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国防科工委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国营长虹机器厂、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虹欣锐科技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大型军工企业集团。
作为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之一,长虹电源公司始建于1971年,原名五洲电源厂(国营第756厂)。1998年1月,五洲电源厂加入长虹大家庭,成为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长虹在民品方面的机会、思路以及资源,都成为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发展的坚实支撑。
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加入长虹大家庭后,实现联合采购等,连接器产品在长虹找到很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步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时期。
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成为长虹军工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正在力争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军工电子系统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基地。其成果已经显著:2007年2月,长虹电源公司成功自主研发“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2008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在中国科技城——绵阳,有一群人一直紧紧盯着电视屏幕,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就是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他们研发生产的连接器,装备着“神七”的诸多系统;2009年6月,长虹新型光电探测系统经过项目组技术人员4年的不懈努力,其主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指标,目前科研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展示了长虹国防装备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实力。
目前,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已经在综合电子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航空电源、电连接器、军用电子陶瓷、机载火控雷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再度亮剑
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也无法保证一直以均匀的高速发展。这正如射箭,再强的弓也无法保证射出的箭永不低头,波浪式前进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004年亏损36.8亿元,也就是说长虹上市10年来总赢利的44%全给亏掉了。从昔日的“中国彩电大王”、“民族工业标杆”、“老牌绩优股”,到巨大亏空,以及海外营销受阻,产业升级乏力,市场格局改变……长虹集团一路辉煌之后,在21世纪之初不断遭到市场的严峻挑战。
长虹人经历过从无到有的缔造,当然不惧怕这种波动。在其新的一轮扩张战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长虹集团军工品质的再度亮剑——到2013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
为了保障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长虹集团在加速“三个转型”的战略推进,即从装配型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从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另外,从组织架构上,长虹集团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调整,形成了多媒体、家用电器、服务、军工、海外、新兴产业、零部件等7个产业集团和长虹置业、长虹佳华、国虹通讯等3个直属事业部。
长虹集团将对上述产业集团进行权力下放,即将自主经营权及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权下放给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战略管控中心,而集团则担负财务管控中心的职责,主要负责投资决策、资源的协调与分配等;在产业布局上,长虹将继续推进PDP、LCD、OLED等核心显示器件项目建设和合作,以谋求在核心技术上的主动权。另外,将智能压缩机争取在2013年做到全球第一;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重点巩固欧洲市场、突破北美市场,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海外销售的占比达到20%。
长虹集团副董事长刘体斌认为,“三个转型”的战略,以及上述组织架构的调整,将开启长虹发展的新阶段。刘体斌宣称,2013年,长虹集团电视机市场占有率要实现全国第一,冰箱压缩机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要达到全球第一,巩固集团多媒体产业群及产业群在国内的领导地位,重塑行业龙头形象。
本刊特约撰稿人 宋凡
……
长虹集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牢牢把握着彩电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龙头地位,可谓盛极一时。长虹集团依靠军工品质为支撑,集中力量于彩电业,迅速发展成为彩电行业跨国巨头;而其军工产品防空导弹指挥车、“歼十飞机”电源系统,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的许多设备,都在为中国军工发展做出贡献。
毫无疑问,长虹集团成为了中国军民结合的典范。
长虹集团新的目标是,到2013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这意味着这家曾经依靠军工品质在家电领域叱咤风云并创造行业神话的军工背景企业,再度亮剑,直指家电行业龙头地位。
产业报国
长虹集团始创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从成立之日起,“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深深烙印在长虹身上.
1972年12月,长虹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试制成功,拉开“保军转民”的大幕。在激烈竞争的民品领域的多年打拼,长虹为“军民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消费者开始对彩电消费释放出需求,而以日资为首的外来品牌占据着中国彩电业的高端市场,价格高昂,以飞跃、熊猫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却依然徘徊在黑白世界里,彩电领域难觅民族品牌的踪影。此时,长虹用“长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树立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名牌”的品牌形象,并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尊重。
“太阳最红,长虹更新”,这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广告语曾经铺天盖地地响彻神州大地。虽然这句话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然依稀变得模糊,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年长虹集团在军转民的发展中经历了几多沧桑与挫折,但最终成功蜕变,成为一个庞大无比的彩电王国。
长虹集团利用成熟军工技术及先进生产资源发展民品产业,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振兴军工
在长虹集团彩电行业盛极一时之际,长虹集团也在利用民品产业的品牌、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服务于军工课题预研、型号研制及产业化等工作。
2007年11月,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是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国防科工委和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国营长虹机器厂、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虹欣锐科技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大型军工企业集团。
作为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旗下的核心成员之一,长虹电源公司始建于1971年,原名五洲电源厂(国营第756厂)。1998年1月,五洲电源厂加入长虹大家庭,成为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长虹在民品方面的机会、思路以及资源,都成为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发展的坚实支撑。
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加入长虹大家庭后,实现联合采购等,连接器产品在长虹找到很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步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时期。
四川电子军工集团成为长虹军工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正在力争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军工电子系统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基地。其成果已经显著:2007年2月,长虹电源公司成功自主研发“歼十飞机工程”电源系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2008年9月25日,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在中国科技城——绵阳,有一群人一直紧紧盯着电视屏幕,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就是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他们研发生产的连接器,装备着“神七”的诸多系统;2009年6月,长虹新型光电探测系统经过项目组技术人员4年的不懈努力,其主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指标,目前科研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展示了长虹国防装备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实力。
目前,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已经在综合电子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航空电源、电连接器、军用电子陶瓷、机载火控雷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再度亮剑
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也无法保证一直以均匀的高速发展。这正如射箭,再强的弓也无法保证射出的箭永不低头,波浪式前进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004年亏损36.8亿元,也就是说长虹上市10年来总赢利的44%全给亏掉了。从昔日的“中国彩电大王”、“民族工业标杆”、“老牌绩优股”,到巨大亏空,以及海外营销受阻,产业升级乏力,市场格局改变……长虹集团一路辉煌之后,在21世纪之初不断遭到市场的严峻挑战。
长虹人经历过从无到有的缔造,当然不惧怕这种波动。在其新的一轮扩张战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长虹集团军工品质的再度亮剑——到2013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破1000亿元、净资产倍增至400亿元;到2015年,长虹集团计划整体收入突破1500亿元。
为了保障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长虹集团在加速“三个转型”的战略推进,即从装配型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纯制造业向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服务业转型、从本土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另外,从组织架构上,长虹集团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调整,形成了多媒体、家用电器、服务、军工、海外、新兴产业、零部件等7个产业集团和长虹置业、长虹佳华、国虹通讯等3个直属事业部。
长虹集团将对上述产业集团进行权力下放,即将自主经营权及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权下放给产业集团,使之成为战略管控中心,而集团则担负财务管控中心的职责,主要负责投资决策、资源的协调与分配等;在产业布局上,长虹将继续推进PDP、LCD、OLED等核心显示器件项目建设和合作,以谋求在核心技术上的主动权。另外,将智能压缩机争取在2013年做到全球第一;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重点巩固欧洲市场、突破北美市场,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海外销售的占比达到20%。
长虹集团副董事长刘体斌认为,“三个转型”的战略,以及上述组织架构的调整,将开启长虹发展的新阶段。刘体斌宣称,2013年,长虹集团电视机市场占有率要实现全国第一,冰箱压缩机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要达到全球第一,巩固集团多媒体产业群及产业群在国内的领导地位,重塑行业龙头形象。
本刊特约撰稿人 宋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