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怎能如此成功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皮克斯,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2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28 16:21
6月24日在美国上映、8月底在国内上映的皮克斯动画的《赛车总动员2》(Cars 2),由皮克斯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担任导演,并延续其一手缔造的“汽车传奇”。
拉塞特透露,《赛车总动员2》的创作理念源于2006年《汽车总动员》(Cars)上映时主创团队的全球宣传活动——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优美风光都给拉塞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就想,“如果我们拍续集的话,一定得让主角们环游世界”。
《赛车总动员2》整部影片动用了14500块处理器,是《玩具总动员3》的三倍。皮克斯没有透露制作成本,但保守估计也在2亿美元左右。
“故事决定一切”
他们将一部动画电影全部制作时间的3/4都花在故事处理上,从原始构想到画出脚本,最后定稿完成,整个过程常常要经历好几年时间。好莱坞的动画电影竞争日益激烈,拍出《怪物史瑞克》(Shrek)和《功夫熊猫》(Kung FuPanda)系列的梦工厂,正在准备第二部《驯龙高手》;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的《冰河世纪》(Ice Age)系列和《里约大冒险》(Rio)不管是评论还是票房都有口皆碑;连皮克斯的老东家卢卡斯影业也开始涉足电脑动画,制作出的《兰戈》(Rango)虽没赶在今年暑期档大卖,但反响也颇为热烈……但皮克斯仍能在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这不仅仅因为其出神入化的CG技术,他们成功的秘诀还有两个字:故事。
“故事决定一切”正是皮克斯人的座右铭。因此他们将一部动画电影全部制作时间的3/4都花在故事处理上,从原始构想到画出脚本,最后定稿完成,整个过程常常要经历好几年时间。与真人电影要在预排摄前确定剧本不同,在皮克斯,陈列剧情的故事板、声音草图、影片粗剪几乎是同时协同工作的。如此一来,拉塞特修订剧本时,就可以做到由故事板艺术家们把剧本所讲述的故事在纸上描绘出来;美工设计师则开始设计场景和角色;剪辑师根据各种信息确定各要素的时间和顺序,与声音初采样一起剪辑成初期粗剪视频。皮克斯有一个专门的智囊团队伍,由顶级导演和制作人组成,只有被智囊团一致通过的故事,才能正式建立拍摄项目。
细节的价值
为了制造出更完美的海洋特效,皮克斯聘用了一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力学博士。开场镜头中海面上水花泡沫散发出雾气的6秒钟镜头,一位特效工程师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
在剧本、故事板和其他创造性头脑风暴式的灵感和工作之后,艺术部门开始着手艺术插图的绘画,主要的任务是场景设定和角色设定,以及各种道具和细节的设计。在这个阶段,颜色、服装、道具、视觉质感等要素,哪怕再细小都要被精确地设计到位。
然后是画面动作安排和灯光处理团队。在《赛车总动员2》中,杰里米·拉斯基(J e remyLasky)负责设置每个场景的位置及入镜时机;莎伦·卡拉罕(Sharon Calahan)带领手下对动画美工交来的灰度图进行加工,制作出复杂的色彩变化,利用表面色彩和纹理,以及数字灯光来强化各个场景的氛围。
对细节的把握是皮克斯战无不胜的法宝。《赛车总动员2》制作期间,团队两次远渡重洋:2007年的意大利国际汽车大奖赛和法兰克福车展都留下了拉塞特手下专业美术人员的身影;2008年,他们又造访了将在影片中出现的几大地点,包括东京、伦敦和意大利里维埃拉。
技术研发团队也是《赛车总动员2》引以为傲的亮点。影片开场,载着“特工车”的轮船在海浪中驶向几十架石油钻塔。颠簸的海浪和轮船驶过时溅起的水花,这些逼真的细节已经超出了观众的预期。为了制造出比《海底总动员》和《超人特攻队》更完美的海洋特效,皮克斯聘用了一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力学博士。
有多少观众会注意到开场镜头中海面上水花泡沫散发出的雾气?但皮克斯的一位特效工程师为了六秒的镜头,在这雾气上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
文化性先于技术性
他们更注重题材的开拓、引人入胜的内容以及剧情的内在意义。
皮克斯每制作一部电影,都会相应地在技术上取得一项重大突破。《虫虫危机》中对植物叶片的透明处理,《怪兽公司》(Monsters, Inc.)中的毛发效果,《玩具总动员2》的烟尘,《海底总动员》中的潜水滤灯,到今天《赛车总动员2》中逼真的海面雾气特效。即便如此,皮克斯从来不满足于在CG动画技术方面抛离对手,正如拉塞特所说:“皮克斯的文化核心在于开拓。”他们更注重题材的开拓、引人入胜的内容以及剧情的内在意义。
迄今为止,皮克斯生产制作的11部动画长片中有5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18部动画短片中3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另有6部获得提名。同时多部作品还取得金门奖、金尼卡斯奖等众多奖项。全球总票房累计达63亿美金。在2009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五位导演被集体授予金狮终身成就奖。
被拉塞特尊为“兄长”的皮克斯老板斯蒂夫·乔布斯如今已经无法继续像从前一样经常参与公司决策。谈到皮克斯下一个25年规划,拉塞特对自己的使命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史蒂夫是一个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梦想家,他会向我们描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样子。他永远是乘风破浪中皮克斯号的舵手,对我,他从来只有一个要求:尽善尽美。”
皮克斯的企业文化
六十年前,“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建立一个世外桃源般与世无争的国度,一个拥有质朴价值观,能让孩子和相信童话的大人们纵情徜徉在幻想之中的王国。
今天,皮克斯公司的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正书写着同样的传奇。
颠覆传统的孩子王
走进位于加州的皮克斯工作室,就像走进了一个孩子的梦想王国。眼花缭乱的玩偶模型与动画电影场景随处可见,概念性的图画遍布各个角落。办公大楼几乎是一个成人版游乐场,员工们甚至被允许在办公室里玩滑板、睡觉、吃零食和打游戏。每天早餐和午餐时间,200名“皮克斯人”在宽阔的总部餐厅一起享用丰富的食品。公司主楼旁边坐落着皮克斯学院,为员工们提供超过110门培养提高专业水平的内部课程,从技术培训到艺术教育,甚至包括黏土模型制作和帮助员工们养神静心的普拉提课。任何一位皮克斯员工,无论是动画师、会计、警卫还是营销人员,都可以在这里自由选择课程。
拉塞特本人的办公室更是各种玩具和模型的天堂。现年54岁,酷爱花花绿绿夏威夷衬衫的拉塞特虽然已是5个孩子的父亲,却仍是个十足的孩子王:“我喜欢上班,喜欢每天都见到不一样的东西。在皮克斯的25年中,每一天都妙不可言。”
就像没人会质疑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一样,约翰·拉塞特始终是铸就皮克斯的灵魂人物。受到从事美术的母亲影响,孩提时代起拉塞特就痴迷于动画制作。1975年,18岁的拉塞特进入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当时迪士尼公司正在筹备一个动画专业,这是个具有开创性、融合美术、设计和摄影为一体的课程,拉塞特成为该教学计划接收的第二名学生。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的四年间,拉塞特制作的动画作品《小姐和台灯》(Lady and theLamp)和《恶梦》(Nitemare),连续两年为他赢得了学生奥斯卡奖。
毕业后拉塞特如愿进入迪士尼公司工作。接受了迪士尼经典教育的拉塞特本应顺理成章地成为动画王国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然而,出于对技术的狂热与对梦想的执著,拉塞特不断尝试将传统手绘动画与电脑制作的摄影动作和背景进行结合。最终,这位传统动画艺术家们眼中离经叛道的狂徒终于被迪士尼扫地出门。
幸运的是,拉塞特当时已经小有名气。梦碎迪士尼的拉塞特被计算机图形专家艾德·卡特姆(Ed Catmul l)招揽进乔治·卢卡斯(GeorgeLucas)为拍摄《星球大战》系列所创立的电影动画部门,该部门致力于融合当时最新兴的电脑图像技术与传统的动画艺术。1986年,乔治·卢卡斯将这个不赚钱的动画部门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随后,乔布斯联合约翰·拉塞特和埃德·卡特姆共同创办了皮克斯公司。雄心再次被唤醒的拉塞特全身心地投入到三维动画制作中。1987 年,拉塞特独立制作出第一部三维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Luxo Jr.)。如今该片中经典的小台灯形象已经被视为皮克斯“乐观与决心”精神的象征。
25年间,皮克斯推出的11部动画电影部部获得了3亿美元以上的票房,在开启美国动画新时代的同时更创造了好莱坞电影业的奇迹。皮克斯这个部部作品都赚大钱的精品生产线彻底震撼了以“风险投资”模式运作的好莱坞。
2006年,功成名就的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亿美元和“绝不干涉创作的自由”的承诺收购。荣耀回归的拉塞特同时担任迪士尼和皮克斯两家公司的创意总监。
大家长乔布斯
如果说拉塞特的志向为皮克斯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方向,那么乔布斯予以的精神和资金支持,及其在商业领域前瞻性的视野和成熟老到的手腕,则为皮克斯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985年,退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决定找“几个天才”一起制作一些“酷毙了的玩意儿”。显然,“几个天才”指的就是拉塞特和艾德·卡特姆,3D就是乔布斯眼中“酷毙了的玩意儿”。新公司起初着眼于利用电脑技术将二维的造影扫描图转为可旋转的3D图像。然而这一看似有利可图的行业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可观利润,公司数次处于破产边缘,全靠乔布斯一人出资挽救。直到1995年,随着公司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大卖,皮克斯迅速走红,拉塞特也因为制作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而荣获奥斯卡奖。
《玩具总动员》成为当年最抢眼的票房黑马后,在乔布斯的支持下,皮克斯公开上市,成为独立的制作公司,结果皮克斯一举成为当年度IPO价值最高的公司。此后的10年间,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关系始终不温不火,都是乔布斯积极从中斡旋。2005年鲍勃·伊格尔(Bob Iger)接替麦克·艾斯尼(Michael Eisner)成为迪士尼CEO,乔布斯与其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谈判。最终促成了2006年迪士尼重金收购皮克斯,乔布斯也从此成为手握迪士尼7%股权的第一个人大股东。
业内对乔布斯的管理方式一直有这样的传闻: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之前,每个月底乔布斯都会现身公司,扔下一张支票,并对着全体员工大吼一番:“如果你们下个月还不能拿到什么奖,这就是你们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也许真实情况并没有描述得那么夸张,但导演皮特·道格特(Pete Docter)还记得他在夏威夷第一次遇到乔布斯的情景——当时道格特正在忙着制作《怪兽公司》:“乔布斯提出要和我走一走,我满心以为他要称赞我的工作,结果正相反:他说:‘这么做不行,你得把所有内容优化整合到一起。’听完这句话,我好久都没睡好觉。”
另外一位动画片导演李· 昂克里奇( Le eUnkr ich)回忆,“有一次我们在内部试映《虫虫危机》(A Bug‘s Life),史蒂夫也在,我们围坐在一起等着他发表意见,结果他冒出一句‘我只说一点,我不喜欢这个角色’。当时气氛很紧张,我们的沮丧可想而知,但抵触情绪过后大家都承认,他的确说到了点子上。我们仔细讨论并修正了角色设定。史蒂夫给出的独创性建议,总是非常直接,简单明了又一语中的。”
编译/翌 安
……
拉塞特透露,《赛车总动员2》的创作理念源于2006年《汽车总动员》(Cars)上映时主创团队的全球宣传活动——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优美风光都给拉塞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他就想,“如果我们拍续集的话,一定得让主角们环游世界”。
《赛车总动员2》整部影片动用了14500块处理器,是《玩具总动员3》的三倍。皮克斯没有透露制作成本,但保守估计也在2亿美元左右。
“故事决定一切”
他们将一部动画电影全部制作时间的3/4都花在故事处理上,从原始构想到画出脚本,最后定稿完成,整个过程常常要经历好几年时间。好莱坞的动画电影竞争日益激烈,拍出《怪物史瑞克》(Shrek)和《功夫熊猫》(Kung FuPanda)系列的梦工厂,正在准备第二部《驯龙高手》;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s)的《冰河世纪》(Ice Age)系列和《里约大冒险》(Rio)不管是评论还是票房都有口皆碑;连皮克斯的老东家卢卡斯影业也开始涉足电脑动画,制作出的《兰戈》(Rango)虽没赶在今年暑期档大卖,但反响也颇为热烈……但皮克斯仍能在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这不仅仅因为其出神入化的CG技术,他们成功的秘诀还有两个字:故事。
“故事决定一切”正是皮克斯人的座右铭。因此他们将一部动画电影全部制作时间的3/4都花在故事处理上,从原始构想到画出脚本,最后定稿完成,整个过程常常要经历好几年时间。与真人电影要在预排摄前确定剧本不同,在皮克斯,陈列剧情的故事板、声音草图、影片粗剪几乎是同时协同工作的。如此一来,拉塞特修订剧本时,就可以做到由故事板艺术家们把剧本所讲述的故事在纸上描绘出来;美工设计师则开始设计场景和角色;剪辑师根据各种信息确定各要素的时间和顺序,与声音初采样一起剪辑成初期粗剪视频。皮克斯有一个专门的智囊团队伍,由顶级导演和制作人组成,只有被智囊团一致通过的故事,才能正式建立拍摄项目。
细节的价值
为了制造出更完美的海洋特效,皮克斯聘用了一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力学博士。开场镜头中海面上水花泡沫散发出雾气的6秒钟镜头,一位特效工程师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
在剧本、故事板和其他创造性头脑风暴式的灵感和工作之后,艺术部门开始着手艺术插图的绘画,主要的任务是场景设定和角色设定,以及各种道具和细节的设计。在这个阶段,颜色、服装、道具、视觉质感等要素,哪怕再细小都要被精确地设计到位。
然后是画面动作安排和灯光处理团队。在《赛车总动员2》中,杰里米·拉斯基(J e remyLasky)负责设置每个场景的位置及入镜时机;莎伦·卡拉罕(Sharon Calahan)带领手下对动画美工交来的灰度图进行加工,制作出复杂的色彩变化,利用表面色彩和纹理,以及数字灯光来强化各个场景的氛围。
对细节的把握是皮克斯战无不胜的法宝。《赛车总动员2》制作期间,团队两次远渡重洋:2007年的意大利国际汽车大奖赛和法兰克福车展都留下了拉塞特手下专业美术人员的身影;2008年,他们又造访了将在影片中出现的几大地点,包括东京、伦敦和意大利里维埃拉。
技术研发团队也是《赛车总动员2》引以为傲的亮点。影片开场,载着“特工车”的轮船在海浪中驶向几十架石油钻塔。颠簸的海浪和轮船驶过时溅起的水花,这些逼真的细节已经超出了观众的预期。为了制造出比《海底总动员》和《超人特攻队》更完美的海洋特效,皮克斯聘用了一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流体力学博士。
有多少观众会注意到开场镜头中海面上水花泡沫散发出的雾气?但皮克斯的一位特效工程师为了六秒的镜头,在这雾气上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
文化性先于技术性
他们更注重题材的开拓、引人入胜的内容以及剧情的内在意义。
皮克斯每制作一部电影,都会相应地在技术上取得一项重大突破。《虫虫危机》中对植物叶片的透明处理,《怪兽公司》(Monsters, Inc.)中的毛发效果,《玩具总动员2》的烟尘,《海底总动员》中的潜水滤灯,到今天《赛车总动员2》中逼真的海面雾气特效。即便如此,皮克斯从来不满足于在CG动画技术方面抛离对手,正如拉塞特所说:“皮克斯的文化核心在于开拓。”他们更注重题材的开拓、引人入胜的内容以及剧情的内在意义。
迄今为止,皮克斯生产制作的11部动画长片中有5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18部动画短片中3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另有6部获得提名。同时多部作品还取得金门奖、金尼卡斯奖等众多奖项。全球总票房累计达63亿美金。在2009年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五位导演被集体授予金狮终身成就奖。
被拉塞特尊为“兄长”的皮克斯老板斯蒂夫·乔布斯如今已经无法继续像从前一样经常参与公司决策。谈到皮克斯下一个25年规划,拉塞特对自己的使命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史蒂夫是一个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梦想家,他会向我们描述下一个目的地的样子。他永远是乘风破浪中皮克斯号的舵手,对我,他从来只有一个要求:尽善尽美。”
皮克斯的企业文化
六十年前,“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建立一个世外桃源般与世无争的国度,一个拥有质朴价值观,能让孩子和相信童话的大人们纵情徜徉在幻想之中的王国。
今天,皮克斯公司的首席创意官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正书写着同样的传奇。
颠覆传统的孩子王
走进位于加州的皮克斯工作室,就像走进了一个孩子的梦想王国。眼花缭乱的玩偶模型与动画电影场景随处可见,概念性的图画遍布各个角落。办公大楼几乎是一个成人版游乐场,员工们甚至被允许在办公室里玩滑板、睡觉、吃零食和打游戏。每天早餐和午餐时间,200名“皮克斯人”在宽阔的总部餐厅一起享用丰富的食品。公司主楼旁边坐落着皮克斯学院,为员工们提供超过110门培养提高专业水平的内部课程,从技术培训到艺术教育,甚至包括黏土模型制作和帮助员工们养神静心的普拉提课。任何一位皮克斯员工,无论是动画师、会计、警卫还是营销人员,都可以在这里自由选择课程。
拉塞特本人的办公室更是各种玩具和模型的天堂。现年54岁,酷爱花花绿绿夏威夷衬衫的拉塞特虽然已是5个孩子的父亲,却仍是个十足的孩子王:“我喜欢上班,喜欢每天都见到不一样的东西。在皮克斯的25年中,每一天都妙不可言。”
就像没人会质疑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一样,约翰·拉塞特始终是铸就皮克斯的灵魂人物。受到从事美术的母亲影响,孩提时代起拉塞特就痴迷于动画制作。1975年,18岁的拉塞特进入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当时迪士尼公司正在筹备一个动画专业,这是个具有开创性、融合美术、设计和摄影为一体的课程,拉塞特成为该教学计划接收的第二名学生。在加州艺术学院学习的四年间,拉塞特制作的动画作品《小姐和台灯》(Lady and theLamp)和《恶梦》(Nitemare),连续两年为他赢得了学生奥斯卡奖。
毕业后拉塞特如愿进入迪士尼公司工作。接受了迪士尼经典教育的拉塞特本应顺理成章地成为动画王国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然而,出于对技术的狂热与对梦想的执著,拉塞特不断尝试将传统手绘动画与电脑制作的摄影动作和背景进行结合。最终,这位传统动画艺术家们眼中离经叛道的狂徒终于被迪士尼扫地出门。
幸运的是,拉塞特当时已经小有名气。梦碎迪士尼的拉塞特被计算机图形专家艾德·卡特姆(Ed Catmul l)招揽进乔治·卢卡斯(GeorgeLucas)为拍摄《星球大战》系列所创立的电影动画部门,该部门致力于融合当时最新兴的电脑图像技术与传统的动画艺术。1986年,乔治·卢卡斯将这个不赚钱的动画部门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随后,乔布斯联合约翰·拉塞特和埃德·卡特姆共同创办了皮克斯公司。雄心再次被唤醒的拉塞特全身心地投入到三维动画制作中。1987 年,拉塞特独立制作出第一部三维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Luxo Jr.)。如今该片中经典的小台灯形象已经被视为皮克斯“乐观与决心”精神的象征。
25年间,皮克斯推出的11部动画电影部部获得了3亿美元以上的票房,在开启美国动画新时代的同时更创造了好莱坞电影业的奇迹。皮克斯这个部部作品都赚大钱的精品生产线彻底震撼了以“风险投资”模式运作的好莱坞。
2006年,功成名就的皮克斯被迪士尼以74亿美元和“绝不干涉创作的自由”的承诺收购。荣耀回归的拉塞特同时担任迪士尼和皮克斯两家公司的创意总监。
大家长乔布斯
如果说拉塞特的志向为皮克斯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方向,那么乔布斯予以的精神和资金支持,及其在商业领域前瞻性的视野和成熟老到的手腕,则为皮克斯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985年,退出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决定找“几个天才”一起制作一些“酷毙了的玩意儿”。显然,“几个天才”指的就是拉塞特和艾德·卡特姆,3D就是乔布斯眼中“酷毙了的玩意儿”。新公司起初着眼于利用电脑技术将二维的造影扫描图转为可旋转的3D图像。然而这一看似有利可图的行业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可观利润,公司数次处于破产边缘,全靠乔布斯一人出资挽救。直到1995年,随着公司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大卖,皮克斯迅速走红,拉塞特也因为制作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而荣获奥斯卡奖。
《玩具总动员》成为当年最抢眼的票房黑马后,在乔布斯的支持下,皮克斯公开上市,成为独立的制作公司,结果皮克斯一举成为当年度IPO价值最高的公司。此后的10年间,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关系始终不温不火,都是乔布斯积极从中斡旋。2005年鲍勃·伊格尔(Bob Iger)接替麦克·艾斯尼(Michael Eisner)成为迪士尼CEO,乔布斯与其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谈判。最终促成了2006年迪士尼重金收购皮克斯,乔布斯也从此成为手握迪士尼7%股权的第一个人大股东。
业内对乔布斯的管理方式一直有这样的传闻: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之前,每个月底乔布斯都会现身公司,扔下一张支票,并对着全体员工大吼一番:“如果你们下个月还不能拿到什么奖,这就是你们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也许真实情况并没有描述得那么夸张,但导演皮特·道格特(Pete Docter)还记得他在夏威夷第一次遇到乔布斯的情景——当时道格特正在忙着制作《怪兽公司》:“乔布斯提出要和我走一走,我满心以为他要称赞我的工作,结果正相反:他说:‘这么做不行,你得把所有内容优化整合到一起。’听完这句话,我好久都没睡好觉。”
另外一位动画片导演李· 昂克里奇( Le eUnkr ich)回忆,“有一次我们在内部试映《虫虫危机》(A Bug‘s Life),史蒂夫也在,我们围坐在一起等着他发表意见,结果他冒出一句‘我只说一点,我不喜欢这个角色’。当时气氛很紧张,我们的沮丧可想而知,但抵触情绪过后大家都承认,他的确说到了点子上。我们仔细讨论并修正了角色设定。史蒂夫给出的独创性建议,总是非常直接,简单明了又一语中的。”
编译/翌 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