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东方启航 首站降临《长城》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奇东方,电影,长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28 16:42
作为以运作好莱坞大片而闻名的制片公司, 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近两年在亚洲动作频繁,尤其是在今年宣布发起成立传奇东方公司(LegendaryEast)之后。2011年8月25日,这家总部设在香港的新合资公司正式对外公布首个电影项目——《长城》(The Great Wall)—— 这是一次备受瞩目的合作,汇集了中美两地的一线公司,除了负责制片的传奇及传奇东方,《长城》在全球范围的发行将由华纳兄弟负责,而中国地区的发行则由传奇东方在内地的合作伙伴华谊兄弟负责。
好莱坞版《长城》
虽然开拍日期还未确定,但作为传奇东方公司的开山之作,《长城》迅速在中美电影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影片的剧本创意来自传奇影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图尔(Thomas Tul l)和《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的作者迈克斯·布鲁克斯(Max Brooks)共同发展的一个故事,根据传奇东方的描述,该片将“揭示出长城这个时代传奇背后的重大奥秘:究竟这宏伟的建筑是如何被创造的”。
主创方面,传奇影业为《长城》选择的导演人选是著名导演爱德华·兹威克(Edward Zwick),兹威克上世纪90年代初凭《光荣》(Glory)和《秋日传奇》(Legends of theFall)成名——后者曾获3项奥斯卡提名,前者则为丹泽尔·华盛顿(DenzelWashington)带来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在好莱坞,兹威克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执导路数较宽,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市场和奖项的主流导演,其近年来的导演作品包括2006年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主演的《血钻》(BloodDiamond)和2008年的《反抗军》(Defiance)。此外兹威克还作为监制参与了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和2000年的《毒品网络》(Traffic)等知名电影。
虽然从影履历不俗,不过兹威克能够获得《长城》的导演职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其之前在亚洲合拍方面的成功经验——2003年,他为华纳兄弟执导了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背景的高成本古装动作片《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领衔主演的该片收获了不错的评价和4项奥斯卡提名,并且获得了北美1.11亿、全球4.57亿美元的优异票房。目前,《最后的武士》的编剧、兹威克的长期合伙伙伴马歇尔·赫斯科维兹(Marshall Herskovitz)也已确定将执笔《长城》的剧本。传奇影业的创意总监、同时也是传奇东方公司顾问的乔·贾希尼 (JonJashni)对这对编导组合表示了充分的信任:“爱德华和马歇尔精于对历史情怀的诠释,以及对情感和视觉奇观的表现,两人的合作此前也已多次取得成功。选择与他们这样优秀的电影人合作,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对传奇东方的创作雄心及财务承诺的肯定”。”
制片团队方面,贾希尼和图尔这两位传奇影业的掌舵人将亲自担任《长城》的监制,而导演兹威克和编剧赫斯科维兹也将获得制片人的头衔。影片的制片人还包括阿特拉斯娱乐公司(Atlas Entertainment)的查尔斯·罗文(Charles Roven)和阿莱克斯·加特纳(Alex Gartner),前者目前正在监制《蝙蝠侠崛起》(TheDark Knight Rises)和《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这两部影片同样是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的合作项目。
传奇的亚洲棋局
相比好莱坞其他很多电影公司的悠久历史,传奇影业的历史并不算长——2004年,现任公司总裁的托马斯.图尔利用5亿美元的私募投资创立了这家制片公司。次年,传奇即与华纳兄弟签署了一份为期7年、合作40部影片的协议。目前双方已合作了25部电影,包括今年还未上映的3部大制作新片——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Nolan)执导的《蝙蝠侠崛起》、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执导的《超人:钢铁之躯》以及《诸神之战2》(Wrath of the Titans)。在好莱坞,传奇是一家以制作高票房的大片而闻名的制片公司,其以往参与制作的22部作品中有10部在北美的票房都超过了1亿美元。
作为好莱坞顶尖的制片公司,传奇影业近年来国际市场上也进行了不少布局,尤其是在亚洲和中国。2010年9月,内地的橙天嘉禾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传奇影业3.3%的股份。而在今年6月,传奇影业宣布联手香港企业家胡景邵(Kelv inWu)和内地的华谊兄弟,共同发起成立了传奇东方。投资银行出身的胡景邵曾任橙天嘉禾的首席执行官,之前也正是其一手促成了橙天对传奇的投资。
在传奇东方公司中,传奇影业将拥有40.1%的股份,华谊兄弟则持股9.9%。就在《长城》对外公布之前,传奇东方刚刚获得了香港保华建业集团(Paul Y. EngineeringGroup)2.205亿美元的注资,以换取其5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工程企业,之前并无影视业相关经验,此次投资传奇东方似乎也意味着公司的整体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保华建业现任高层中的陈国强也是之前收购TVB的三方投资者之一。此外,作为传奇东方的新任首席执行官也是保华建业集团的新任董事,其持有后者价值约3500万美元的股份。
随着传奇东方的成立,传奇影业在中国的举动也渐趋高调——6月,图尔高调亮相北京,和华谊兄弟的高层一起出席了传奇东方的发起新闻发布会;随后,他又现身上海电影节。在电影节的国际论坛上,图尔表示传奇东方的主攻方向就是中美合拍片,“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制作能获得全世界欢迎的电影”,《长城》正是该思路的首个产品。
作为一家制片公司,传奇东方计划每年制作1-2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中美合拍片。图尔等公司高层对外的表述中也一再强调“全球市场”的定位。胡景邵之前也表示传奇东方的制片方向是内地前所未有的大制作,其关键词同样落在了“高成本”“中国故事”和“英语片”等字眼上。此外,他还暗示公司也计划将一些好莱坞的热门类型,比如超级英雄电影引进中国,“我们相信这样的电影在内地是有广泛空间的。”
就制作规模而言,好莱坞的海外合拍可以分为两种——除了《最后的武士》等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更多还是像《谍海风云》(Shanghai)这样以当地明星为主的中等制作。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奇东方的制片方向似乎倾向于前者,毕竟传奇影业本身就是以制作高成本的好莱坞大片而闻名的企业。目前,虽然《长城》的预算尚未公布,但业界普遍预期会是一部北美标准的大制作。
合拍大片的定位似乎也符合传奇东方目前各方合作伙伴的口味——例如传奇影业在北美的主要发行伙伴华纳兄弟,之前耗资1.5亿美元的《最后的武士》正是出自其门下。此外,作为内地领衔的民营电影公司和传奇东方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华谊兄弟在2009年成功上市后也在积极策划制片领域的大片升级。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之前在接受《综艺》采访时也曾多次提到参与高成本英语片的想法,“比如《三百勇士》(300)那样的电影,只是要用中国的故事和题材”。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勇士》正是典型的传奇影业产品,由此来看,《长城》似乎和华谊目前的国际战略是一致的。
文/马巍
传奇影业全球十大卖座电影(单位:美元)
片名 导演 北美票房 全球票房 年份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克里斯托弗·诺兰5.3335亿10.192亿2008
《盗梦空间》(Inception) 克里斯托弗·诺兰2.9258亿8.2553亿2010
《宿醉2》(The Hangover Part II)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2.5421亿5.8121亿2011
《诸神之战》(Clash of the Titans)路易斯·莱特里尔(Louis Leterrier)1.6321亿4.9321亿2010
《宿醉》(The Hangover) 托德·菲利普斯 2.7332亿4.6748亿2009
《斯巴达300勇士》(300)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2.1061亿4.5607亿2007
《超人归来》(Superman Returns)布莱恩·辛格(Bryan Singer)2亿3.91亿2006
《蝙蝠侠诞生》(Batman Begins)克里斯托弗·诺兰2.534亿3.2771亿2005
《守望者》(Watchmen) 扎克·施耐德 1.751亿1.8526亿2009
《史前一万年》(10,000 BC)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9478万2.6978亿2008
……
好莱坞版《长城》
虽然开拍日期还未确定,但作为传奇东方公司的开山之作,《长城》迅速在中美电影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影片的剧本创意来自传奇影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图尔(Thomas Tul l)和《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的作者迈克斯·布鲁克斯(Max Brooks)共同发展的一个故事,根据传奇东方的描述,该片将“揭示出长城这个时代传奇背后的重大奥秘:究竟这宏伟的建筑是如何被创造的”。
主创方面,传奇影业为《长城》选择的导演人选是著名导演爱德华·兹威克(Edward Zwick),兹威克上世纪90年代初凭《光荣》(Glory)和《秋日传奇》(Legends of theFall)成名——后者曾获3项奥斯卡提名,前者则为丹泽尔·华盛顿(DenzelWashington)带来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在好莱坞,兹威克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执导路数较宽,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市场和奖项的主流导演,其近年来的导演作品包括2006年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主演的《血钻》(BloodDiamond)和2008年的《反抗军》(Defiance)。此外兹威克还作为监制参与了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和2000年的《毒品网络》(Traffic)等知名电影。
虽然从影履历不俗,不过兹威克能够获得《长城》的导演职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其之前在亚洲合拍方面的成功经验——2003年,他为华纳兄弟执导了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背景的高成本古装动作片《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领衔主演的该片收获了不错的评价和4项奥斯卡提名,并且获得了北美1.11亿、全球4.57亿美元的优异票房。目前,《最后的武士》的编剧、兹威克的长期合伙伙伴马歇尔·赫斯科维兹(Marshall Herskovitz)也已确定将执笔《长城》的剧本。传奇影业的创意总监、同时也是传奇东方公司顾问的乔·贾希尼 (JonJashni)对这对编导组合表示了充分的信任:“爱德华和马歇尔精于对历史情怀的诠释,以及对情感和视觉奇观的表现,两人的合作此前也已多次取得成功。选择与他们这样优秀的电影人合作,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对传奇东方的创作雄心及财务承诺的肯定”。”
制片团队方面,贾希尼和图尔这两位传奇影业的掌舵人将亲自担任《长城》的监制,而导演兹威克和编剧赫斯科维兹也将获得制片人的头衔。影片的制片人还包括阿特拉斯娱乐公司(Atlas Entertainment)的查尔斯·罗文(Charles Roven)和阿莱克斯·加特纳(Alex Gartner),前者目前正在监制《蝙蝠侠崛起》(TheDark Knight Rises)和《超人:钢铁之躯》(Man of Steel),这两部影片同样是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的合作项目。
传奇的亚洲棋局
相比好莱坞其他很多电影公司的悠久历史,传奇影业的历史并不算长——2004年,现任公司总裁的托马斯.图尔利用5亿美元的私募投资创立了这家制片公司。次年,传奇即与华纳兄弟签署了一份为期7年、合作40部影片的协议。目前双方已合作了25部电影,包括今年还未上映的3部大制作新片——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Nolan)执导的《蝙蝠侠崛起》、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执导的《超人:钢铁之躯》以及《诸神之战2》(Wrath of the Titans)。在好莱坞,传奇是一家以制作高票房的大片而闻名的制片公司,其以往参与制作的22部作品中有10部在北美的票房都超过了1亿美元。
作为好莱坞顶尖的制片公司,传奇影业近年来国际市场上也进行了不少布局,尤其是在亚洲和中国。2010年9月,内地的橙天嘉禾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传奇影业3.3%的股份。而在今年6月,传奇影业宣布联手香港企业家胡景邵(Kelv inWu)和内地的华谊兄弟,共同发起成立了传奇东方。投资银行出身的胡景邵曾任橙天嘉禾的首席执行官,之前也正是其一手促成了橙天对传奇的投资。
在传奇东方公司中,传奇影业将拥有40.1%的股份,华谊兄弟则持股9.9%。就在《长城》对外公布之前,传奇东方刚刚获得了香港保华建业集团(Paul Y. EngineeringGroup)2.205亿美元的注资,以换取其5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工程企业,之前并无影视业相关经验,此次投资传奇东方似乎也意味着公司的整体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保华建业现任高层中的陈国强也是之前收购TVB的三方投资者之一。此外,作为传奇东方的新任首席执行官也是保华建业集团的新任董事,其持有后者价值约3500万美元的股份。
随着传奇东方的成立,传奇影业在中国的举动也渐趋高调——6月,图尔高调亮相北京,和华谊兄弟的高层一起出席了传奇东方的发起新闻发布会;随后,他又现身上海电影节。在电影节的国际论坛上,图尔表示传奇东方的主攻方向就是中美合拍片,“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制作能获得全世界欢迎的电影”,《长城》正是该思路的首个产品。
作为一家制片公司,传奇东方计划每年制作1-2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中美合拍片。图尔等公司高层对外的表述中也一再强调“全球市场”的定位。胡景邵之前也表示传奇东方的制片方向是内地前所未有的大制作,其关键词同样落在了“高成本”“中国故事”和“英语片”等字眼上。此外,他还暗示公司也计划将一些好莱坞的热门类型,比如超级英雄电影引进中国,“我们相信这样的电影在内地是有广泛空间的。”
就制作规模而言,好莱坞的海外合拍可以分为两种——除了《最后的武士》等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更多还是像《谍海风云》(Shanghai)这样以当地明星为主的中等制作。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奇东方的制片方向似乎倾向于前者,毕竟传奇影业本身就是以制作高成本的好莱坞大片而闻名的企业。目前,虽然《长城》的预算尚未公布,但业界普遍预期会是一部北美标准的大制作。
合拍大片的定位似乎也符合传奇东方目前各方合作伙伴的口味——例如传奇影业在北美的主要发行伙伴华纳兄弟,之前耗资1.5亿美元的《最后的武士》正是出自其门下。此外,作为内地领衔的民营电影公司和传奇东方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华谊兄弟在2009年成功上市后也在积极策划制片领域的大片升级。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之前在接受《综艺》采访时也曾多次提到参与高成本英语片的想法,“比如《三百勇士》(300)那样的电影,只是要用中国的故事和题材”。值得注意的是,《三百勇士》正是典型的传奇影业产品,由此来看,《长城》似乎和华谊目前的国际战略是一致的。
文/马巍
传奇影业全球十大卖座电影(单位:美元)
片名 导演 北美票房 全球票房 年份
《蝙蝠侠之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克里斯托弗·诺兰5.3335亿10.192亿2008
《盗梦空间》(Inception) 克里斯托弗·诺兰2.9258亿8.2553亿2010
《宿醉2》(The Hangover Part II)托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2.5421亿5.8121亿2011
《诸神之战》(Clash of the Titans)路易斯·莱特里尔(Louis Leterrier)1.6321亿4.9321亿2010
《宿醉》(The Hangover) 托德·菲利普斯 2.7332亿4.6748亿2009
《斯巴达300勇士》(300)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2.1061亿4.5607亿2007
《超人归来》(Superman Returns)布莱恩·辛格(Bryan Singer)2亿3.91亿2006
《蝙蝠侠诞生》(Batman Begins)克里斯托弗·诺兰2.534亿3.2771亿2005
《守望者》(Watchmen) 扎克·施耐德 1.751亿1.8526亿2009
《史前一万年》(10,000 BC)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9478万2.6978亿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