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的“新三国”“新西游”“新红楼”之后,鞠觉亮执导的“新水浒”终于在与网络盗播鏖战之后,进入上星频道热播,古典文学名著剧集的重拍热,算是打上了一个漂亮的分号。
和另外几部“新”翻拍剧一样,“新水浒”的表现也不能算十全十美:过于站在现代人角度为“淫妇”翻案、宋江“英雄化”外露,吴用失之于阴柔,卢俊义少了丰神俊朗,“武松杀嫂”整出戏的情感过渡有点偷师《金瓶梅》……这些都是剧集在原著前黯然失色的地方。但剧情在改编时,以最小的情节和人物失真,最大程度吻合了影像的叙事特点,这在迄今为止所有的古典名著改编上,是具有纪念意义的。
一部《水浒》,只要打得好看,观众就会多少原谅别的错误。更何况剧集在步将肉搏之余,对马上和水上的打斗,都做了荧屏上前所未有的创造与尝试。这方面,再挑剔的看客除了前述几项,也说不出更多不满。它说明了拍摄各方在尊重原著神韵、公众看待名著的民意方面,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影视改编名著,最怕费力多多,观众最后却认为你拍的是另一部书,在这方面,新水浒、新西游,乃至最受议论的新红楼,多少都是有可取之处的,表现出了几部戏的改编团队在文化品位上的追求。这样的追求,老版剧集不能说没有,但不突出。这里面有技术、资金的原因,也有不同时代,拍摄者对人性的领悟与演绎功底。
名著的改编,最容易彰显影视人的文化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古典名著剧集,国外的其实也一样。记得早在1980年代之初,央视曾经引进过英国广播电视公司拍摄的《大卫.科波菲尔》《亚瑟王》《罗宾汉》《卡斯特桥市长》《老古玩店》等一系列名著剧集,在内地观众中的反响,均要强出后来好莱坞同题材的电影。有时跟看过它们的朋友聊起来,大家都觉得这些剧集里的人物举止,更遵循原著的描写,也更靠近它们所属的年代。影视遵循文学原著,是件很难的事——貌似亦步亦趋、没有创意,其实难度都集中在影像语汇与文字语汇表现功能上的转换。相比之下,那些过于强调二者不同,大砍大削式的“改编”,倒是在偷懒了:它们把改编当成了一件纯粹的活计,放弃了对意境的再造、对回味的追求。
相比之下,剧集以外的电视产品,对文化感的追求,则要比改编文学名著复杂得多。立足当下寻找趣味与回味,绝不是简单地增加或缩减娱乐成分的比例问题。娱乐性一旦过小,电视的新闻性和传播功能,多少就会显出枯燥;娱乐色彩如果过重,管理者和偏于保守严肃的观众,又会嫌弃它过于浮浅和“与民同乐”。其实浮浅一直是现代传媒的“属性”之一,“与民同乐”总比“视观众为下属”强,真正的难度或许仅仅在如何“取中”——让大家享受欢乐,但又不要向文盲与低贱沉沦。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
生于1967年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现居天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