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后请膜拜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融资,纳斯达克
  • 发布时间:2011-10-09 13:09
  《融资:奔向纳斯达克》是由刘建华和安迪.樊共同创作的,于2009年9月出版,至今已过去两年,两年间各类环境变化翻天覆地,而本书却经受住了考验。这是由两位熟悉海外资本市场操作和运营的黄皮肤龙人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所量身定制的赴美上市实战宝典。

  作者通过自己亲身参与OTCBB中小企业买壳的操作经历和看到企业对资本市场运作的渴望,将众多的上市梦想落实到具体的相关内容中,从而产生了这样一本专门解读企业OTCBB买壳、融资、成长、上市的书。

  《融资:奔向纳斯达克》一书的开篇造势宏大,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题词,而作者安迪.樊对此的解释为,克林顿的题词是对安迪个人多年在中美交流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一种褒奖,并非对书,而是基于对安迪个人多年的了解所写下的“谢谢,安迪”。

  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前助理、美中贸易发展协会主席Robert Goodman的推荐,众多著名企业家、财经名人的推荐,以及长达18页一众的金融界、律师界、审计界专业人士的导读都将这本书的开头装点得“金碧辉煌”,将读者的注意力一吸再吸、一引再引,拉向后文。

  《融资:奔向纳斯达克》被称为赴美上市最新、最权威、最实用的实战宝典,一经上市便在财经界引起轰动,成为了热销书籍。

  它首先是本有些讨巧的书,其次是比较实在的书,最后它才是一本好书。

  正如赵兴根(美国普利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所长)在导读所提到的“这是一本及时雨的书”,不论是2009年中国创业板启动背景,还是当时所处的世界经济衰退期,融资遭受到巨大的阻力和困境,在这样的一个逆时的时机下,引用各家观点去讨论赴美上市的事宜,包括大篇幅的题词、推荐和导读,推高读者的期望,应景得很,也很讨巧。

  讨巧不仅如上述。此前,相关融资具体细节的书基本没有,它“填补了这个空白”。

  写作也“讨巧”,就在书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其大量运用教科书的做法,对OTCBB上市前期准备、OTCBB上市程序、融资方式、完成融资、后市工作五个方面做了简介和阐述,有名词解释,有简单的列举,个别的也有具体的感悟与介绍,像《论语》的朱子集注。

  例如,第三章OTCBB上市程序中,第一节上市申请中的第二个大标题所写到财务报表,作者先用了两段话,第一段为一句话解释财务报表的定义,第二段简单介绍财务报表的主要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和附注。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资料”。然后引出“应详细填写各项财务报表内容”到“资产负债表”,而对“资产负债表”的部分,作者在一句话解释资产负债表定义之后,对于编制步骤是这样描述的:“1.将企业资产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进行分类,于资产负债表中列示;2.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3.将所有者权益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于此,资产负债表部分结束,转入“利润表”,以此相似的形式类推。

  类似这种极为简易的“ 迷你教科书”写作模式,叫人费解和失望。

  作者在后记中所提到的“ 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度出现停止、徘徊”的字样,笔者也仿佛能明白了一些——赴美融资上市的过程步骤“这样说是说不尽的,不这样说也是难以说尽的”。“讨巧”得粗糙但情有可原,指望一本书能够解决实战,毕竟不现实。

  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这是作者的“厚积而薄发”之作。作者的实在之处就在于,将赴美上市的广泛讨论、内容阐述和案例故事相结合,着重定位于为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阐述介绍美国创业板OTCBB上市融资模式。换言之,是让中国的中小企业知道有赴美上市这么一条路。

  一本书再清晰,也无法道尽所有的操作与模式。

  刘建华和安迪.樊联手将OTCBB连同美国式投资内涵一并呈上,给读者展现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而该书让人感觉很妙的一个地方就在于,它通过作者的实战经验与案例分析,向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小企业即便不是最大,不是最强,亦有希望采用迂回的战术,通过OTCBB转入纳斯达克。 所以,中小企业不孤独,也不是没有未来。

  《融资: 奔向纳斯达克》看到最后,感触良多。整本书二位作者的细致用心与严谨态度跃然纸上,阅读的过程更像是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审视并不断地思考,一点一点地咬文嚼字地向前行走着、探索着。

  除此之外, 《融资: 奔向纳斯达克》的最后附录部分还将世界几大创业板市场的情况概览和规则介绍,以及美国上市相关内容(美国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纽约证券交易所、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摘要)等有所体现,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现实主义实战教科书。它抓住了企业上市的梦想,也抓住了商场、战场,而所谓的财务审计、买壳上市、商务计划书等等信息点,不过是从各环节为读者描述一张融资全景图,从理念、战略、商业模式和执行力上,尽可能地提供参考和标准,引导企业衡量与思考。

  归根结底,资本市场是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借力模式,立足根本,企业只有做到自己最好最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才能上路。

  (作者系本报记者)

  文/占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