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拿出更大的魄力全面减税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税收,减税,改革,量化宽松政策
  • 发布时间:2011-10-31 11:13
  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占了中国税收总收入的40%,两税合并的改革已经触及了税收体制的核心

  早在两年多前,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漩涡之中,中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一定冲击,暴露了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当时的《投资者报》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封面文章,呼吁政府全面减税,以刺激民间经济活力、提高民众收入、改善经济结构。

  两年来,我们对减税话题的关注和讨论从未停止,因为我们认为,决定经济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民众参与经济的动力,只有减轻民众的税收负担,减少民众在赚钱和消费中的税收阻力,才能让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不断扩大,而政府高速增长的财税收入,反倒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负担。

  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应对危机的策略与我们期望的截然相反——非但没有减税,反而让财政收入远高于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速,让“四万亿”投资和天量信贷拉动经济——由此产生的后果便是GDP增速保住了,但房产泡沫、物价飞涨、民间信贷危机、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随之而来。

  很显然,上一轮金融危机时服下的猛药不能再喝第二次。当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风险时,中国正面临种种“救市后遗症”的困扰,曾经一试就灵的宏观调控手段(其实更多是微观干预)大多不管用了,因此,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考虑在减税问题上做点什么。

  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决定包括,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取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并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以解决这些行业重复征税问题。并且,这种税制改革在条件成熟时,还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这种试点,也许是政府实施宽松财政政策的开始,换个通俗的说法,政府开始考虑给实体经济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在讨论经济政策的语境中,“宽松财政政策”一直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读,许多人都认为所谓“宽松”就是政府大手笔花钱,在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当然也包括在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上的投入)。但实际上,宽松财政政策的实质是“社会宽松”而非“政府宽松”,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降低社会负担等手段,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政府近期的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以减税为中心,旨在减轻民众和企业的负担,激发消费和经济活力。相反,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需求总量,实现经济降温。

  常理上说,经济不景气时应该“松”百姓“紧”政府,但现实是,在上一轮经济探底过程中,不论是财税还是信贷,都在“松”政府“紧”百姓——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使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快速流入政府,天量货币扩张更让政府手握重金却让老百姓的钱贬值。

  这种有意无意地对“宽松财政”的曲解,让老百姓产生一种“政府很大方”的幻觉,殊不知这种宽松的本质是政府对自己太大方,而由此带来的政府与民争利、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过高,成为抑制经济活力的重要原因。

  将在上海试点的增值税改革,让久议不决的税制改革有了实质性进步,而且,如果改革未来能在全国的运输和服务业推行,一方面可以降低商品物流成本使消费者直接获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服务业的获利空间,使之获得更广泛的发展。重要的是,实施税制改革的行业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发展领域,改革将刺激民间的创业和投资,为民众就业和收入增长创造空间。

  减税是经济最好的强心剂,其给企业带来的激励和给消费带来的刺激,给经济的正向影响,远高于在公共领域的大规模政府投资,其中的道理并不高深,也无需复杂的经济理论证明,纵观中国历史上历次社会大发展,几乎都与当时“休养生息”的减税政策直接相关。

  上海的税改试点是个好苗头,被当做“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的开始”。但“结构性减税”却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从字面上,可以把它理解为减税,更可以把它理解为“有增有减”的税收结构调整,甚至增多减少——否则,结构性减税2008年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为何税收占GDP的比重,只增不减呢?

  结构性减税,很容易成为在减税问题上避实就虚的托词。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需要全面刺激内需、刺激民间经济活力,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减税——真正的减税,减少税收总额及其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

  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占了中国税收总收入的40%,两税合并的改革已经触及了税收体制的核心,既然如此,何不用“全面减税”的概念替代“结构性减税”的说法?毕竟,人们更希望看到政府对待改革的透明和魄力,而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矫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